貼詳細一點

來源: 玎璫主婦 2011-03-19 15:28: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437 bytes)

雞內金概述
雞內金是指家雞的砂囊內壁,係消化器官,用於研磨食物,該品為傳統中藥之一,用於消化不良遺精盜汗等症,效果極佳,故而以“金”命名。
【簡介】 雉科動物家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砂囊內壁。全國各地均產。殺雞後,取出雞肫,立即取下內壁,洗淨,曬幹。生用或炒用。
【性昧歸經】 甘,寒。歸脾、胃、小腸、膀胱經
【功效】 消食健胃,澀精止遺。
【炮製】 
1.生雞內金:將雞內金淨製,除去非藥用部位。
2. 醋炒雞內金,醋用量100:10,將淨製過的雞內金用文火炒至表麵顏色加深,噴淋食醋,待醋被完全吸進雞內金。
3.焦內金:用武火炒至表麵焦黑內部焦黃,噴淋食醋,吸幹後出鍋晾涼。
【應用】
1.用於飲食積滯,小兒疳積。本品有較強的消食化積作用,並能健運脾胃。廣泛用於米麵薯芋肉食等各種食滯證。病情較輕者,單用研末服有效。若治食積不化,脘腹脹滿,可與山楂,麥芽、青皮等同用。治小兒脾虛疳積,可與白術,山藥、使君子等同用。 
2.用於腎虛遺精、遺尿。治遺精,可與芡實、菟絲子、蓮肉等同用。治遺尿,多與桑螵蛸覆盆子益智仁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能通淋化石,可用治砂石淋證及膽、腎結石等,多與金錢草同用。
3.膽、腎、尿道結石:用雞內金、玉米須50克,煎一碗湯一次服下,一日2-3次,連服10天。忌吃肝髒、肥肉、蛋黃。
【鑒別用藥】 生雞內金:化石作用強,善治結石,常與海金沙、金錢草、石韋同用。
醋炒雞內金:偏於消食化積,治療消化不良,常與炒三鮮同用。
焦內金 :與醋雞內金相似,但強於它,消食導滯,治療食滯胃脘、脘腹脹滿,長於焦三仙同用。
【各家論述】
1.《本草經疏》:肫是雞之脾,乃消化水穀之所。其氣通達大腸、膀胱二經。有熱則泄痢遺溺,得微寒之氣則熱除,而泄痢遺溺自愈矣。煩因熱而生,熱去故煩自止也。今世又以之治諸疳瘡多效。
2.《要藥分劑》:小兒疳積病,乃肝脾二經受傷,以致積熱為患。雞肫皮能入肝而除肝熱,入脾而消脾積,故後世以此治疳病也。
3.《醫學衷中參西錄》:雞內金,雞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銅、鐵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積可知。(脾胃)居中焦以升降氣化,若有瘀積,氣化不能升降,是以易致脹滿,用雞內金為髒器療法。若再與白術等分並用,為消化瘀積之要藥,更為健補脾胃之妙品,脾胃健壯,益能運化藥力以消積也。不但能消脾胃之積,無論髒腑何處有積,雞內金皆能消之,是以男子痃癖,女子症瘕,久久服之,皆能治愈。又凡虛勞之證,其經絡多瘀滯,加雞內金於滋補藥中,以化其經絡之瘀滯,而病始可愈。至以治室女月信一次未見者,尤為要藥。蓋以能助歸、芍以通經,又能助健補脾胃之藥,多進飲食以生血也。
4.《神農本草經》:主泄利。
5.《名醫別錄》:主小便利,遺溺,除熱止煩。
6.《日華子本草》:止泄精,並尿血、崩中、帶下、腸風、瀉痢。
7.《滇南本草》:寬中健脾,消食磨胃。治小兒乳食結滯,肚大筋青,痞積疳積。
8.《本草綱目》:治小兒食瘧,療大人(小便)淋漓、反胃,消酒積,主喉閉、乳蛾,一切口瘡,牙疳諸瘡。
9.《本草述》:治消癉。
10.《本經逢原》:治眼目障翳。
11.《本草再新》:化痰,理氣,利濕。
12.《醫學衷中參西錄》:治痃癖症瘕,通經閉。
13.《陸川本草》:生肌收口。治消化性潰瘍
【用法用量】 煎服,8~10g;研末服,每次1.5~8g。研末用效果比煎劑好。
【貯藏】置幹燥處,防蛀
備述
1.《本經》:“主泄利。”
《本草綱目》:治小兒食瘧,療大人淋漓反胃,消酒積,主喉閉乳蛾,一切口瘡,牙疳諸瘡。”
2.本品含胃激素、角蛋白、氨基酸以及微量胃蛋白酶澱粉酶等。口服雞內金粉後,胃液的分泌量、酸度和消化力均增高,胃運動加強、排空加快。其酸提取液或煎劑能加速從尿中排除放射性鍶。
另外,雞內金對糖尿病也有很好的療效。將等量的菠菜根打碎後和打成粉狀的雞內金調和,用米湯送進肚就可以了,一天3次,一次5克左右,不多久就會有很好的療效。

雞內金是雞胃內的一層膜剝下後,曬幹,磨粉服用,一般不會有什麽副作用.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