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和雞蛋好(ZT)

來源: dudaan 2009-07-18 05:07:1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959 bytes)
“帝王病”是法國人對高尿酸血症的一種別稱,過去皇宮裏大魚大肉、飲酒無度的飲食習慣等都是導致高尿酸血症的“元凶”。同樣的原因,使得這種曾經在法國貴族中流行的疾病如今成為危害老百姓健康的因素之一。
目前,中年人的高尿酸血症的發生率40歲以上的人群約為20%左右,45歲以上的中年患者中,男性約占92%以上。中國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內科醫學博士、副主任醫師倪青說,高尿酸血症是痛風的一種初期表現,血尿酸過高的患者如果不注意飲食控製和治療,約5%~12%最終會發展成為痛風。
對中年人來說,除肥胖容易使尿酸代謝紊亂而導致高尿酸血症外,高血壓患者亂用藥也是高尿酸血症容易被忽視的原因之一,如利尿劑、止痛藥、退燒藥等帶甾體成分的藥物可以升高血尿酸。中年男子因為工作忙,業餘時間休息多、運動少,這樣也不利於身體的能量代謝。在飲食習慣方麵,經常晚上聚在一起美餐一頓,酒足飯飽後躺在沙發上看電視,這又給高尿酸血症留下了可鑽的空子。
發現有血尿酸過高的傾向時,可通過調整飲食和運動來阻止它發展,少食嘌呤類食物,如海鮮、幹菌類、動物內髒等。臨睡前少吃高蛋白質食品,如瘦肉、大豆等。多吃蔬菜、水果,每天飲水量大於2000毫升,有家族史的人定期體檢。已經是高尿酸血症的患者,除正規治療外,生活中應注意:
①平時用pH酸堿試紙檢測尿液酸堿度,使其保持在6.5~7.0之間,若小於6.5,可以口服小蘇打片,或熬粥時適量放入小蘇打。
②每天至少運動1小時,痛風患者運動時鞋子不能穿得太緊,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運動時注意血壓,糖尿病人別空腹運動.
③定期檢查血尿酸情況,注意監控並發症,如痛風、腎髒疾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並了解早期症狀的表現。大關節酸腫可能是痛風,腰酸背痛、雙下肢酸軟、起床後眼瞼浮腫或下午下肢腫脹可能是腎髒並發症,記憶力減退、頭暈、急躁易怒等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症狀。
尿酸是嘌呤代謝產物
尿酸是指人體內嘌呤(purine)代謝的最終產物。它會使體內積聚過多尿酸,造成代謝失調。
通常,嘌呤在肝髒氧化代謝後才變成尿酸,再由腎髒和腸道排出。基本上,嘌呤的生產量和排泄量大約相等。
嘌呤的生產量,三分之一來自食物,其餘是體內自行合成;排泄量則是三分之一由腸道排出,三分之二從腎髒排出。如果生產過多或排泄不出,尿酸囤積體內,會導致血液中尿酸值升高。
尿酸過高,通常跟常吃紅肉和動物內髒、年紀大、肥胖、酗酒、新陳代謝疾病如糖尿病有關。
由於尿酸會影響內皮細胞(Endothelium),阻礙平衡血管收窄的一氧化氮,引致血管內壁細胞受阻而引起中風。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應以吸取低嘌呤食物為準。
食物中嘌呤含量指標
輕微嘌呤含量(每100克含0-25克嘌呤)
牛奶、芝士、乳酪、雞蛋、大部分蔬菜、水果、米、麵、麵包、脂肪、油、茶、咖啡等。
中等嘌呤含量(每100克含25-100克嘌呤)
瘦肉、豬肉、羊肉、家禽、魚、蝦、龍蝦、豆腐、豆奶、菠菜、綠豆、花椰菜、蘆筍、蘑菇、紫菜等。
高度嘌呤含量(每100克含150-1000克嘌呤)
鵝肉、動物內髒(肝、腎、腸、心和腦)、鰻魚、鯡、魚卵、魚皮、蝦米、海味、貝類如扇貝、蠔等、發酵粉等。
高尿酸食物治療指引
①選擇輕微嘌呤含量的食品
②適量攝取蛋白,每公斤體重隻可攝取0.8克蛋白質,例如,一個60公斤的人,每天最多可攝取50克的蛋白質。
③限製脂肪的攝取量,總卡路裏的脂肪量低於30%。
④增加流質的攝取,至少每天2公升(約8至10杯),以增加尿量的排出。
⑤維持正常體重,避免體重急劇下降,因為這會破壞肌肉組織及短暫地提升尿酸素。
⑥避免或減少攝取酒精。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