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Diagnosis)和常規檢查(Screening)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大型的診斷儀器就不是為常規檢查設計的。網上有人說做全身MRI。如果把全身都掃一遍並且生成高質量可讀的片子,最少需要兩三個小時。如果不注入Contrast,醫生能看到的也是非常有限的。如果去做一個一小時以下的全身MRI,還不如去影樓拍個寫真。因為有輻射,估計沒有人去做全身CT。以前有提議給抽煙的人做低劑量肺部CT常規檢查。後來大家發現好像也沒啥用,也沒人提了(醫生從低計量無Contrast的CT圖裏看到的信息有限)。即使是非常成熟的乳腺常規檢查,現在也有人提出異議有沒有必要給沒有遺傳史的人做。好多人回國去做彩超。它測的是速度(血流,心跳等等),然後給不同的速度一個顏色。症狀一般會出現在診斷之前。比如腿疼了,那麽就可能用超聲去看看腿部血管堵住了沒有。鑒於超聲技術本身的缺陷,在沒有症狀的時候做個彩超,實在是沒有意義。在美國遵從醫生的建議做常規的檢查就行了。如果不信任你的醫生,換一個聽聽不同的意見。
過度診斷和瞎診斷帶來的壞處是非常大的。一個朋友回國體檢做胸透,醫生說他肺癌,隻能活六個月了。回來後趕忙聯係醫生去做了PET/CT。然而腫瘤專科醫生一直沒有時間見他。那段時間他很焦慮,我常打電話安慰他:肯定是醫生看了你的PET/CT,覺得問題不嚴重。他說:國內的醫生水平非常高,隻要根據胸透腫瘤的外型就能做決定,為什麽美國醫生水平這麽差。後來醫生給他安排了所有必需的檢查,在他生命預期快到的時候告訴他那兩個肺結節不是惡性的。庸醫的初衷是要他們盡快手術好賺錢。瞎說給他們全家帶來幾個月痛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