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npj 新興汙染物》報道,地中海養殖牡蠣含有數量驚人的微塑料,來自工業化沿海地區的牡蠣樣本的汙染程度是欠發達地區的兩倍。
發生了什麽?
科學家檢測了地中海兩個地區養殖的扁平牡蠣:亞得裏亞海和第勒尼安海。所有檢測樣本均含有微塑料,第勒尼安海牡蠣樣本平均每克含有1.55個微塑料顆粒,亞得裏亞海牡蠣樣本平均每克含有0.84個微塑料顆粒。
汙染模式反映了當地的工業活動。在第勒尼安海海岸附近的牡蠣中,由於加裏利亞諾河流經工廠密集的區域,含有更多通常與製造業相關的球形塑料。與此同時,來自內雷特瓦河鄉村水域的亞得裏亞海牡蠣中,來自農場排水和洗衣水的纖維含量更高。
最令人擔憂的是發現的塑料碎片的大小。約80%的微塑料粒徑小於500微米,其中50至150微米最為常見。這個尺寸與這些濾食性動物自然攝取的浮遊生物完全匹配,這意味著牡蠣無法區分食物和塑料碎片。
為什麽牡蠣體內的微塑料令人擔憂?
牡蠣每小時要處理25升水,這使得它們特別容易受到塑料累積的影響。當它們過濾水以獲取營養時,它們會無意中捕獲與其天然食物大小相匹配的合成碎片。
這種汙染威脅著人類健康,因為在歐洲,牡蠣通常生吃,被視為美味佳肴。標準的除菌淨化過程隻需48小時,但研究表明,牡蠣需要96小時才能排出90%攝入的塑料。如今的食品安全法規並未將微塑料汙染納入考量,這意味著消費者會在不知不覺中攝入這些碎片。
地中海部分封閉的形狀使問題更加嚴重。公海水循環不良,加上海岸線擁擠,為合成垃圾提供了藏身之所。河流將內陸汙染輸送到距離河流入海口15至20公裏的牡蠣養殖場,加劇了這一問題。
如果您食用牡蠣,請向供應商詢問其來源以及養殖場是否監測塑料含量。支持那些優先選擇可持續來源的海鮮,這些海鮮來自欠發達海岸線附近的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