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新研究:用 ChatGPT 寫論文的人腦子越來越遲鈍

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在對 ChatGPT 用戶的腦部掃描中發現了一些令人震驚的結果,這進一步表明,盡管人工智能在全球範圍內迅速普及,但它正在對其用戶的認知能力產生嚴重且鮮為人知的影響。

在一篇目前正在等待同行評審的新論文中,來自該校著名媒體實驗室的研究人員記錄了使用 ChatGPT 寫作的人與未使用 ChatGPT 寫作的人的大腦活動之間的巨大差異。

研究團隊招募了 54 名年齡在 18 至 39 歲之間的成年人,並將他們分成三組:一組使用 ChatGPT 幫助他們寫論文,一組使用穀歌搜索作為主要寫作輔助工具,另一組不使用人工智能技術。這項研究持續了四個月,前三個月每組每月需要寫一篇論文,而一小部分人則在第四個月從不使用 ChatGPT 轉為使用,反之亦然。

在完成論文任務時,參與者被連接到腦電圖 (EEG) 儀器上,記錄他們的大腦活動。事情開始變得瘋狂:ChatGPT 組不僅“在神經、語言和行為層麵持續表現不佳”,而且他們每寫一篇論文就變得更加懶惰;腦電圖發現“神經連接較弱,α 和 β 網絡參與度不足”。與此同時,穀歌輔助組的神經參與度“中等”,而“純腦”組則始終表現出最強的認知指標。

這些關於大腦活動的發現雖然新穎,但在先前的研究和傳聞表明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的使用似乎正在以多種方式影響人們的大腦和思維之後,這些發現並不完全令人驚訝。

例如,麻省理工學院此前的研究發現,ChatGPT 的“重度用戶”開始對聊天機器人產生依賴,並在被切斷聯係時出現“成癮跡象”和“戒斷症狀”。今年早些時候,卡內基梅隆大學和微軟(後者已為ChatGPT的開發者OpenAI投入數十億美元)在一項聯合研究中發現,過度使用聊天機器人似乎會降低批判性思維能力。幾個月後,《衛報》在對類似研究的分析中發現,研究人員越來越擔心像ChatGPT這樣的技術正在讓我們變得更愚蠢,一位《華爾街日報》記者甚至承認自己因過度使用聊天機器人而導致認知能力下降。

除了神經係統方麵的影響之外,ChatGPT和其他類似的聊天機器人如何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也值得擔憂。正如Futurism在最近的一項調查中發現的那樣,許多用戶對ChatGPT著迷,並發展出偏執妄想,而聊天機器人正在將他們推向更深的境地。有些人甚至因為聊天機器人的指示而停止服用精神類藥物。

OpenAI在回應該報道時表示:“我們知道人們在各種各樣的場合都會使用ChatGPT,包括非常私人的時刻,我們認真對待這一責任。” “我們已經建立了保障措施,以減少其強化有害觀念的可能性,並將繼續努力更好地識別和應對敏感情況。”

綜上所述,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工智能正在對許多用戶產生深遠而令人擔憂的影響——但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任何證據表明企業正在放慢將這項技術融入社會各個領域的步伐。

所有跟帖: 

中學時曾經學會過手開方,現在加減乘除全用計算器。 -TBz- 給 TBz 發送悄悄話 TBz 的博客首頁 (53 bytes) () 06/20/2025 postreply 23:51:37

我的估算比年輕同事用計算器還快很多,:) -周老大- 給 周老大 發送悄悄話 周老大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6/21/2025 postreply 10:03:20

這是必然的。搜集資料和推導結論,都由人工智能代替了。 -譽用文人- 給 譽用文人 發送悄悄話 (144 bytes) () 06/20/2025 postreply 23:57:54

這都不用 mit 做研究,用進廢退,老祖宗早就說了 -lucky_rain- 給 lucky_rain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1/2025 postreply 05:45:38

對AI持批判質疑,每個人的認知和優勢在不同領域方向 -refill802- 給 refill802 發送悄悄話 (319 bytes) () 06/21/2025 postreply 07:35:20

以前寫論文的人是需要去圖書館查詢資料和期刊的 -ephd- 給 ephd 發送悄悄話 ephd 的博客首頁 (403 bytes) () 06/21/2025 postreply 08:16:07

簡單的說學習就是訓練頭腦,用 ChatGPT減少頭腦的訓練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6/21/2025 postreply 08:22:5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