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許多老年人對子女感恩的期望值太高而生活得不幸福;同樣,不少子女也因家蔭不夠或怨恨父母施恩不夠,也是生活不幸福。而且,這兩種怨氣常常會加載到同一個人身上,一方麵怨父母沒有花足夠得精力、心血來培養自己;後來有了自己得孩子後又期望孩子會知恩圖報卻希望落空。
是不是施恩主要還是客觀的,孩子說了算就變成是主觀的了。同樣,是不是有施恩與是否需要報恩是兩回事兒,不矛盾...
所有跟帖:
•
感覺父母對自己養育欠缺的人,日後會不斷的檢查和提醒自己對自己的子女是不是有欠缺。
-window2016-
♀
(0 bytes)
()
05/15/2025 postreply
07:2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