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來我得了腳氣,抹藥立即見效,隨後又卷土重來,揮之不去,拂之不走。如此反複一個冬天,不得要領。根據本壇的一些觀點,也吃維生素,喝蔬菜湯等等,皆無大用。在網上研究了一陣,發現酒精可以治療,果然抹了之後當場見效,無奈旋即又卷土重來。於是每天抹兩三次,隨心所欲,隻為片刻安寧。僵持了個把月,最近突然想起我好幾天沒抹,腳氣已經自行消失了。
那麽哲學的部分呢?腳氣雖小,茲事體大,它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很多時候,如果堅持做可能是正確的事情,那麽即使結果似乎遙遙無期,也不必放棄太早。當事物突破一個零界點,會突然呈現不同的規律,急轉直下。
例如本壇提到的除草問題,有網友回答說如果堅持用手除草,到了一定時候,雜草就失去了生存環境,此後就很容易了。再例如,一個地區持續打擊犯罪,風氣就會越來越好,到後來所需警力也不必很多。反過來也一樣,根據“破窗理論”,一個小區如果出現一個砸破的窗戶而沒人修,不在為什麽,很快就會出現更多被砸壞的窗戶,直到徹底失控。
堅持做正確的事情到一定時候,奇跡可能就會出現。從根本上講,這是因為,自然界的很多規律是非線性的。水加熱到一百度會揮發。金屬使用到過度,會突然疲勞,失去強度。投資突破某個額度,就會自動增長。學術研究如果長期專注一個領域,突破瓶頸,就會成為專家,從此遙遙領先,俗稱”開掛的人生”。
回到養生,如果持續做正確的事,例如良好的飲食,睡眠,適當鍛煉,有病就治。這樣仿佛也不會比他人身體好到哪兒去,何況每個人先天並不一樣,所以這些投入似乎並不值得。但我相信,這些回報不是短期看得到的。在未來的某個時候,或許健康的提升就會突破一個零界點,從而抵擋了許多本來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把原本是惡性循環的健康,強行推向良性循環。
有時候,什麽是正確的事情是很難提前知道的。這個時候,隻有通過權衡利弊,才能決定是否放棄。有時候,堅持多久也不會有回報,就需要靈活變通。例如數學上的級數,有收斂和發散級數兩種。堅持運算下去,級數可能會收斂,但也可能會發散。如果能提前分析出來,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