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央視新聞】;
今天(3日),多方消息證實,中國台灣女演員徐熙媛(大S)因流感並發肺炎去世,年僅48歲。
當下是流感高發期。由於其中文名稱為“流行性感冒”,許多人看到“感冒”兩個字,以為是普通感冒在流行,因而掉以輕心。然而,得了流感可能引起嚴重後果,甚至會有生命危險。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流感每年在全球可導致300萬~500萬重症和29萬~65萬死亡。
01 流感並發症有哪些?
臨床上,小於5歲、大於等於65歲,孕婦、產後2周內和有慢性基礎疾病的人群都屬於流感並發症高危人群。健康的中青年人群流感出現並發症風險並不高,但也不能就此忽視風險。
肺炎是流感最常見的並發症,典型表現是咳嗽伴呼吸困難、呼吸急速、缺氧和發熱。肺炎類型包括:
原發流感病毒性肺炎:流感發作3~5日後仍持續存在高熱,以及有肺炎表現。通常很嚴重,進展可能很快,不積極幹預會有生命危險,特別是有肺部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
繼發細菌性肺炎:流感症狀有所好轉(包括熱退)後,再次出現發熱和咳膿痰。通常出現在流感數天後(7~14天)最常見,在重症流感中約占1/3,繼發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往往危重。
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性肺炎:參考以上兩者,可表現為症狀逐步加重,也可表現為短暫好轉後加重。
除了肺炎,流感的這些並發症也要當心:
心髒並發症:主要包括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約占成人流感的12%。
中樞神經係統並發症:癲癇發作多見於兒童和癲癇患者,流感相關性腦病更常見於兒童,流感導致成人腦炎、腦血管意外、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和吉蘭-巴雷綜合征,總體上不常見。
肌肉骨骼並發症:重度肌炎和橫紋肌溶解(極度肌痛、無力、尿色加深)更常見於兒童。雖然肌痛是流感的突出特征,但真正的肌炎並不常見。
中毒性休克:在最近幾年的甲型和乙型流感暴發期間,既往健康的兒童和成人中出現了中毒
性休克樣綜合征,多跟繼發產毒葡萄球菌感染有關。
合並感染:包括肺炎(其他病毒、細菌、真菌)、菌血症、腦膜炎和曲黴菌病。對於發熱超過3~5日、退熱後再次發熱,或病程3~5天後症狀仍持續加重的流感患者,需要警惕。
02流感和普通感冒有什麽區別?
普通感冒通常表現為鼻涕、鼻塞明顯,其他常見症狀包括咽幹、癢或痛,咳嗽和不適感,成人感冒很少發熱或低熱。咳嗽較常見,往往出現在鼻塞、鼻涕症狀之後;鼻分泌物可能清稀,也可能呈膿性。
流感和普通感冒最大的差異在於其嚴重性。不同人感染流感後的症狀輕重不一。輕者症狀跟感冒類似,重者則會出現並發症。隨著疾病的發展,兩者在症狀上可能出現一些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