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才是真正的養生?

在中國各個城市的公園廣場,我們每天都能看到眾多養生者的身影;報紙雜誌也幾乎期期都有養生的欄目;而電視廣播更是天天都有養生的講座。當然,這些節目的觀眾都是清一色的中老年人。

這個現象一點也不奇怪。因為現在中國的經濟發展了,大家兜裏也有錢了,人們就很自然而然地想要健康長壽。而養生就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那麽,什麽是真正的養生呢?

學術界的一些專家認為,準確的地來講,養生就是根據人的生命過程規律主動進行物質與精神的身心養護活動。但是,相信大多數人看完這個對養生的精準描述後完全不明白他在講什麽。

這句話的效果就好比一個擺攤貼手機膜的男人在相親時對女人說,他是從事高分子薄膜材料與電子通信設備的對接工作的一樣。

其實,簡單的來說,養生的“養”指的是調養、保養、補養之意;而“生”則是指的是生命、身體之意。所以,養生就是指愛護身體、保全生命。

那我們該怎麽愛護身體、保全生命呢?

遠古時期的養生鼻祖——彭祖在《彭祖經》中說:“  養壽之道,但莫傷之而已”。這裏的“之”指的是身體。所以,彭祖這一句簡單的話就已經點出了養生的真諦。

但一句話有點太簡短,很多人聽過後體會不深,很快就忘了。因此,春秋戰國時期的莊子又寫了一篇叫《養生主》的文章來具體闡述一下彭祖的智慧。

在這篇文章中,莊子講了一個庖丁解牛的故事。愛動腦筋的庖丁解牛時又快又好,而且神奇的是他用了19年的刀還跟剛磨的一樣鋒利。但是水平一般的廚師解牛的刀隻能用一年,甚至是隻能用一個月。

故事聽完後的文惠君立馬就明白了養生的道理。莊子把人的身體比作是庖丁手中的刀,而刀所遊走的牛的骨縫就好像是我們一生要走的路。我們隻有象庖丁用刀那樣小心謹慎地使用自己的身體,才能使身體不受一丁點的損傷,從而達到長壽且健康的目標。

因此,養生的真諦就是不損傷身體,這是個亙古不變的真理。但是,就象物理學中的定理和公式都有它們的使用條件一樣,這個養生的真理也有它的使用條件。而最早提出這個使用條件的是道家養生的老祖宗——老子。

《道德經》的第五十九章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這裏的“嗇”是吝嗇的意思,就是說使用身體要吝嗇,這也就是要愛護保養身體的意思。這裏的“早服”在出土的帛書版本中是“早備”,也就是早做準備,早早開始的意思。

老子的這兩句話不僅指出養生的真諦就是愛護身體,而且還注明了這真理的使用條件是早早開始。

 這“早早開始”的“早”當然是指人處於鼎盛狀態的二十多歲。但是,大家捫心自問,有誰在這個年紀聽從過父母嘮叨?父母告誡我們諸如要好好吃飯、要早點睡覺的話,都象耳旁風一樣,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殊不知,父母的這些老生常談恰恰是養生真諦的一部分。

當進入三十而立、四十不惑的年紀後,我們中的一部分人可能已經意識到身體的重要性了,也有了養生的衝動。但是,我們有幾個人能像彭祖、老子、莊子那樣悠哉遊哉地生活,認認真真地去養生?

在這個年紀的我們,誰不是上有老下有小?誰不需要努力地賺錢養家?麵對這來自方方麵麵的壓力,我們絕大多數人的選擇都是今天拿青春換明天,後天再用金錢買健康。

當然,還有許多人在這個年紀還意識不到健康的重要性,他們是主動選擇去過那種聲色犬馬、肆意妄為的快意人生的。

當我們來到五十歲左右的年紀時,絕大多數人都意識到了健康的珍貴了。原本打算以後再用金錢買健康的那些人會猛然發現,這個計劃就像夢一樣是實現不了的。

這時我們的身體已經像那把曆盡了社會風霜之後滿身豁口、鏽跡斑斑的破刀,再也不是閃閃發光的新刀了。

如果我們這時再開始按照聖人們的養生智慧去養生,效果就好不到哪裏去了。因為這時我們才開始做的養生已不滿足養生真理的使用條件——早早開始了。

這就好比是庖丁拿著我們這把破刀去解牛。雖然刀一點也沒有再受到骨頭的損傷,但這破刀是永遠也不可能在解牛的過程中修複自己的。

由此可見,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養生的真諦是不同的。

如果一個身體機能還處在巔峰狀態的人能夠認識到聖人的養生智慧的話,那按照自然之道正常地去生活就是他該遵循的養生真諦。

如果他在生活或工作中有時不得已過度使用了身體這把刀,使刀身有了細小的缺口和鏽斑,那他必需馬上采取措施修複這些損傷,使身體迅速回到最佳狀態。所以,對他來說的養生真諦是遵循自然之道的生活,再加上時不時的修複措施。

而如果到了五十歲才開始準備養生,這時我們的身體經過那幾十年的過度使用早已經是遍體鱗傷了。所以,養生的第一步是馬上遵照聖人的養生智慧停止進一步損害身體,不然我們的健康會繼續惡化。

但光有這第一步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時的身體就像那滿身缺口和鏽跡的刀一樣,隻是用磨刀棒輕輕地蕩幾下是沒多大用的。要想修複刀身可能要重新開刃重新打磨才行。

因此,養生的第二步是先去醫院找大夫調理身體,再采取一係列有針對性的養生措施,且要持之以恒。

這麽看來,養生講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很複雜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