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
“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我想保持這種狀態,”史密斯說。他是200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81歲的美國現任總統拜登(Biden)和77歲的前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最近都在記性方麵出了岔子,這引發了一場關於如何在80歲以後保持思維敏銳的討論。
研究衰老的科學家表示,沒有什麽靈丹妙藥可以維持思維敏銳或預防癡呆症。但是,遺傳基因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再加上清潔的空氣和良好的教育等因素,被認為有助於長期保持思維敏捷性。
史密斯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中有三位都活到了90多歲,他母親的一位祖輩更是活到了105歲。但科學家們表示,基因隻是幫助解開這個謎題的一小片答案。史密斯從不吸煙,總是吃健康食品,還積極鍛煉,喜歡社交——所有這些行為都與長壽以及在晚年保持思維敏銳有關聯。
“你整個身體的健康程度越高,你的大腦應對抗衰老過程的表現就越好,”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神經學家戴維·沃爾克(David Wolk)博士指出。
沃爾克說,健康成年人的認知能力在20多歲到30多歲的時候達到頂峰。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腦會萎縮,外層會變薄,較深層的區域會變得傷痕累累,神經元之間的溝通效率會下降。
保持活躍度
大腦的這些變化會導致記憶、推理和其他認知技能的下降。但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的神經心理學家雅科夫·斯特恩(Yaakov Stern)指出,有些人可以比其他人更好地延緩認知能力下降。
斯特恩說,這些人的大腦可能對變化有更強的適應力或者有更好的“認知儲備”,也就是適應大腦變化的能力。遺傳基因被認為在大腦維護中發揮重要作用,此外,飲食、鍛煉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是影響因素。可以增強認知儲備的相關因素包括更高的教育程度、腦力鍛煉和社交聯係。
加強大腦維護和認知儲備可能有助於預防癡呆症的症狀。根據2021年美國退休人員協會(AARP)的一項調查,在40歲及以上的人士中,有將近50%的人認為自己可能會患上癡呆症。2022年的一項研究顯示,在65歲及以上的美國成年人中,癡呆症的實際患病率接近10%。
試試練太極
睡眠太少——或者太多——也會導致認知問題。研究表明,包括瑜伽和中國傳統武術太極在內的活動可以幫助改善認知功能。
聽力損失也是癡呆症的一個風險因素。Healthy Brain Clinic首席醫療官Dung Trinh博士表示,聽力喪失可能會導致大腦更快萎縮,並使人們變得更加孤立。助聽器可以幫助保持心理健康。
“我們的大腦就像肌肉一樣。用進廢退,”他說。
研究“超級老人”(也就是心智能力比同齡人年輕幾十歲的80歲以上的老人)的研究人員表示,牢固的社會關係對於保持大腦敏銳度非常重要。
這一點同樣適用於100歲以上的老人,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神經科學家、新英格蘭百歲老人研究中心(New England Centenarian Study)聯合主任史泰西·安德森(Stacy Andersen)表示。
安德森說:“他們有自己的目標。他們有每天想要出去做的事情。”
史密斯說,他的工作和家庭讓他充滿熱情和動力。
“我想至少活到106歲,”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