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都是胃酸過多惹的禍嗎?(二)

來源: 曾華文學健康 2023-10-21 11:17:4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8564 bytes)

真的都是胃酸過多惹的禍嗎?(二)

曾華 寫於二零一九年一月二十九日

前一章我們粗約的講解了一下胃腸道的大致結構和功能,以及胃腸各段的pH值和相應酶的消化作用。

如果緊跟著我的思路走,應該還記得胃酸強大的殺菌和激活胃旦白酶而分解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質功能吧?

前麵講過,胃酸主要為鹽酸(HCI),pH為1.5 - 4,其實是很保守的說法。正規一點來說,在pH1.5 - 3.5,還更酸些,不會把你嚇倒吧!而胃旦白酶最佳活性的pH值是在2,如果胃裏的pH達到了5,胃蛋白酶的活性完全喪失。

那麽什麽因素會促進胃酸分泌呢?大致說來,正常情況下分為三個時段:

第一個叫頭部期:約占胃酸分泌的30%,是通過餐前食物的味道,對即將進食的心裏準備和期盼,也就是我們平時形容的,某某人一聞到什麽好東西就會流口水。這是感官發信號,通過迷走神經,從大腦中的高級中心刺激發生,釋放一係列相關神經遞質和激素來完成的。如乙酰膽堿,胃泌素,組胺等。

第二期為胃相期: 占總胃酸分泌的60%, 是開始進食後,胃的膨脹和食物中存在的蛋白質和氨基酸刺激分泌的。

第三期為腸相:當進食之後,開始有部份食糜進入小腸時,受到十二脂腸擴張和食糜中的氨基酸刺激,剩餘的10%胃酸分泌,此過程不受胃泌素(gastrin)的影響。


既然主題是講胃酸,就不可避免的講一下酸。酸分有機酸和無機酸,兩者的主要差別是前者的分子結構中有碳原子(C),而後者沒有含碳原子。

大多數有機酸具有生物來源性,酸性相對偏弱,不能完全溶解於水,而能夠溶解於有機溶劑。生活中常見的有機酸如醋又名乙酸,pH2.4;檸檬酸又叫枸櫞酸pH 2;酒石酸源於葡萄等。又如我們人體內產生的生物源性的乳酸,尿酸和草酸等有機酸。

而無機酸則酸性強,主要來源於礦物質和無機化合物。如硝酸,硫酸和鹽酸,大多是有害的酸,如果攝入會導致死亡。

在此舉過例子你就明白了。如果你放一滴工業硫酸或鹽酸在你的手背上,皮膚馬上燒灼成嚴重燙傷,劇烈疼痛,紅腫,說不定還會燒過洞咧!而放一滴檸檬汁,則屁亊沒有,否則哪個人還敢用手去碰柑橘和檸檬呢!

那麽人人心裏都有的大問題來了,為什麽我們的胃子裏膽敢合成分泌強酸性的鹽酸為胃酸呢???難道不怕把胃底燒個大洞嗎?

我想這也是老天爺(人類進化過程中)無可奈何的,”鬥膽包天”的舉動,實則為雙刃劍。

冒著天下之大忌,非要在胃子裏麵產生如此凶猛的鹽酸。冥冥之中,在滅菌助消化功能的同時,也為此地今後的上炎下瘍留下了伏筆。難道不是嗎?

不得已,實在是不得已呀!哈哈,老天爺也有難言之隱呀!你想,口腔從萬惡肮髒的外界,連吃帶喝的拖進各種病菌和毒物。尤其是在萬年前的原始時代,又沒有火煮滅菌,更沒有抗菌素。如果沒有一點防備之舉,恐怕人類早已傳承不到今天了。

這樣想來,胃酸殺菌滅毒之舉應為首,激活蛋白酶以消化蛋白質為輔。外侵險敵不殺,人都保不住,就是消化了蛋白質又怎樣?況且大自然還有很多含蛋白質少的植物可食用。

在過去沒有抗菌素的若幹年,人類靠作胃酸殺菌滅毒的防禦功能,一路走來,定有天理。而且為了防止胃酸上竄下漏,專門進化了特定的,行之有效的,胃的上下口各一個的括約肌,噴門括約肌和幽門括約肌,就是想把酸性食物牢牢的困在胃中,想跑也得按照章法來。真是天仙配。

既然敢把pH0.8 的HCl放出來,就是安了心的讓你酸。這個自身細胞合成分泌的鹽酸雖然與一般的鹽酸一個樣子,但它卻是出來就立馬進入胃內食物中,加上胃壁肌肉不停的蠕動來絞拌混勻酸與食物,使酸一直有食物糜包裹著,沒有機會直接高濃度的接觸到胃粘膜,胃粘膜的其它多種細胞也不斷的分泌堿性碳酸氫鈉,並形成機械粘液膜來保護胃壁黏膜。看來,老天爺還是膽大心細的。並且還有一整套複雜的自身反饋抑製機構來調節胃酸,以防止胃酸過低或過高,其中胃泌素的反饋機製起到了功不可滅的作用。

從新鮮出爐胃酸的pH0.8 ,到被食物中和至pH1.5-3左右,胃疍白酶被激活,這樣的酸性已經夠意思了,難道還有比這更酸的嗎?什麽標準?理由在哪?證據是什麽?不是科學最講事實和證據嗎?為什麽死咬著說,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炎和潰瘍就是胃酸過多惹的禍?真是瞎掰,不夠酸才叫你哭都來不及!

至於又是些什麽因素造成胃酸不足甚至是缺乏呢?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引起胃酸分泌減少的原因。

還記得我們在講”你對激素知多少?”裏,談到過關於緊急情況和慢性壓力,使腎上腺功能無論是最初的應急狀態,還是慢性衰竭綜合征,都會影響胃腸消化功能。其中最主要的手段就是以減少胃腸供血和減少胃酸分泌,來保全其他人命更重要的器官如心髒等。你說如果一個人大難臨頭了,還有心思大吃大喝嗎?更不難理解,在一個人飽經艱辛磨難的時候,還能飯香菜濃?不是說淡然無味嗎!不想茶飯嗎!所謂的無胃口,就是胃酸不夠,無法消化大餐,也無法殺菌,幸存的細菌真菌多了,正好利用食物中沒有被消化徹底的殘渣剩飯作大餐,海吃猛喝,尤其是短鏈糖和澱粉等,更是發酵的好底物。這樣菌與糖共舞,一唱一和,有吃有喝,產氣冒酸,胃脹腹鼓,氣輕向上,直衝食道而去,就叫胃食道逆流症。剩下的濕而重的東西,則隨重力向下撞擊胃下端幽門竇,在頑皮又堅強的幽門螺杆菌幫助下,不斷騷擾幽門和十二指腸社區,挑戰堅固的幽門括約肌的耐心,稍有疏忽,就像小三上身,終生纏綿,你說煩人不煩人?

還有一些引在胃酸分泌減少的原因,如任何其地器官糸統的慢性疾病引起的機體基礎代謝率降低,全身慢性營養不良,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及微量元素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肝腎功能障礙,包括年紀大了的自然代謝功能減退等,都會影響胃酸分泌。

另外一些容易理解的原因,包括胃腸部分切除如胃旁路手術,胃放射治療,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產生對抗胃壁細胞的抗體使胃酸產生減少。一些萎縮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也會因胃壁受損而中遭。

當然還有臨床上廣泛應用的各種,想方設法”解決胃酸過多”的抗酸劑,H2受體拮抗劑或質子泵抑製劑。造成多種依賴胃酸吸收的重要維生素礦物質和維量元素吸收受損,反過來又加重胃酸合成分泌的原材料缺乏。是因是果,一塌糊塗,天知地知,就是你我不知!這也是我為什麽要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美國功能醫學著名專家 Dr. Jonathan Wright 等醫生們,用無創傷性海德堡胃酸診斷測試方法(non-invasive Heidelberg Gastric Analysis),調查了無數的胃十二指腸炎症和潰瘍及食道反流病症的患者,絕大多數都是胃酸分泌不足,診斷為胃酸缺乏症。

過去說什麽都怪胃酸過多,是靠臆念想像瞎編的。現在人證物證據全,檢測結果擺在麵前,看你怎麽說?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