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都是胃酸過多惹的禍嗎?(一)

來源: 曾華文學健康 2023-10-20 12:42:4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848 bytes)

真的都是胃酸過多惹的禍嗎?(一)

曾華 寫於二零一九年一月二十三日

百禍從口出,百病從口入。胃腸是生命之源,健康之本,我想大家應該會認同吧。

維持生命的三大基本要素:空氣,水和食物,後兩者都是通過我們的胃腸係統完成的。

表淺的看,胃腸係統是一個兼具管道,儲存,消化,吸收,排泄的多功能器官。深入了解的話,胃腸糸統還是一個防衛和排毒的重要器官,而且近年來科學研究發現,我們人體80%免疫功能依賴於胃腸係統。這裏麵的學問可大了!

被稱之為胃腸道是因為它作為一個類似管道樣子的器官,凡是沒有吸收入血液循環和淋巴循環的東西都屬於在體外,盡管在你的肚子裏。這有一個好處,就是隨時可能被踢出去,作為防衛器官我們大家可能都會有些概念,如果吃了什麽有毒物質或壞了的食物,大多數人都會立即有惡心嘔吐的生理反應,若是在胃裏就吐出去,以避免進一步消化吸收到血液循環去,若是已經到腸子裏就拉肚子(腹泄),而被拉出來。別小看這些平常不打眼的惡心嘔吐拉肚子,著實在保護你。你一定是吃了不該吃的,喝了不該喝的(這裏應該排除早孕反應或化療放療等特殊情況),機體出於自衛反擊而產生的生理功能。這是最簡單直白的方法。

成人的胃腸道有九米長,隻是消化係統的一部分,完整的消化係統除了胃腸道以外,還包括舌,唾液腺,胰腺,膽囊,當然不要忘了還有我們人體的大管家肝髒。

人們常說,喜歡與簡單的人打交道,最怕陰心子的人了。陰心子人整死人。怕就怕不打招呼陰著來。胃腸功能也是這樣,很多時候,毒素或壞的東西就給你小量的,慢慢的,長期的,不經意的混搭在飲食中,不知不覺地改變你的胃腸環境,功能和防範能力而患上各種心身疾病。

在講消化功能之前,我們必須先大致了解一下消化道分段和不同部位的pH值,以及每一分段的主要功能特點是什麽。否則你就像在坐飛機一樣雲裏霧裏,咋個讀也讀不懂。

pH值是標定液體的酸堿度的數字。以7為中心即中性,數字向上走為堿性,數字越大越堿,到頂為14。數字向下走為酸性,數字越小越酸,0.1為最酸。人的血液pH正常應是7.35 至7.45 之間。人體各器官各部位因功能和解剖結構不同而維持著不同的pH值水平,主要靠機體自身的酸堿平衡機製來自我調節,以達到最佳健康狀態所需要的酸堿平衡。其中以與?界直接相通的呼吸係統和胃腸消化係統為主打。其中呼吸係統是通過調控吸入氧氣和呼出二氧化碳含量來完成。胃腸道則通過調節胃腸黏膜及消化係統的腺體如膽和胰分泌的酸或堿來作平衡。人體內部如血液和體液等的酸堿平衡調節則常常會動用骨細胞的鈣鏻鎂等礦物質元素。其實上述任何一種pH值調節代謝功能, 都是維護我們健康的重要保障。

酶是一類大分子生物催化劑。酶是人體各種細胞組織新成代謝和維持各種生命體征正常的生理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pH和溫度又是決定酶的各種化學及生物化學反應的關鍵因素。

口腔的pH值在6.5-7.5,唾液分泌的澱粉酶和少許脂酶已經開啟了殺菌,分解澱粉和油脂的工程。牙齒和嚼肌對瓦解碎食功不可滅。

所以,當食物進入口腔,消化功能其實從口腔唾液的一些酶就開始了。食道約25厘米長,隻是一個通道而已,因此食道下端的pH值在6.8-7 左右,與口腔差不多。

胃則是主要的消化蛋白質的場所,胃上端突出的部位叫胃竇pH值4.5-6.5,由於體位及重力的原因(一般人都是坐著吃飯),加上胃腸蠕動功能,食物多朝胃下端堆積,而胃的下端叫幽門,pH值為1.5-4,此處的低pH值也即是強酸性作用下,殺滅了絕大多數隨著食物進入到胃裏的各種細菌,真菌等微生物;使蛋白質解鏈;激活胃蛋白酶(Pepsin)使其充分發揮把蛋白質消化分解為短鏈及遊離氨基酸以便吸收的作用。

胃下端的酸性環境是整個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的最最重要環節。這個酸性環境是靠胃酸來完成的。胃酸又叫胃液是在胃中形成的消化液,正常成人每天約分泌1.5升胃酸。胃酸主要成分是鹽酸(HCI),由胃腺體中的壁細胞產生,其分泌過程複雜而耗能。進食是促進胃酸分泌的主要原因,但兩餐間也有持續少量分泌,以確保胃下端pH在1.5-4之間,酸度由質子泵H+/K+ ATP 酶維持。壁細胞在此過程中將碳酸氫鹽釋放到血液中,導致血液循環的pH 值短暫的升高,此效應被稱為堿性潮。也就是說機體在胃內產生胃酸的同時,在血液循環中產生堿性效應以此達到平衡與和諧。

胃酸分泌出來的時候最低是pH值0.8,但在胃腔裏被食物及其他東西稀釋至pH1.5-4,神奇的是胃壁粘膜中除了壁細胞外,很多種細胞都產生碳酸氫鹽,一種堿性液體來隨時緩衝胃酸,以確保胃液不會太酸至pH1.5以下,而且這些細胞還會產生一些粘性液體以物理屏障的方式防止胃酸損害胃粘膜。


人類胃腸係統的進化過程非常精細而嚴謹。為了分解食物中最難消化的蛋白質,胃的解剖生理結構和功能真是非常奇妙。首先上接食道下端以接納經口腔牙齒咀嚼後的食物,此處有一個環狀結構的特殊肌肉,在醫學上叫括約肌,像一個現代居住小區的門衛一樣,雖然有人把守,但基本上是人都能進門,但它卻是單行道,原則上是隻進不出,除非是緊急情況下,如吃錯了東西非要嘔吐時,才讓食物逆行倒流。這個括約肌叫噴門括約肌,平常是緊閉的。食道下端的粘膜是由粉紅色的三層鱗狀上皮細胞構成(與胃粘膜的深紅色單層柱狀細胞形成鮮明對比)有點兒像皮膚,堅韌,耐磨,而且具有相對快速的代謝周轉期,以達到抵抗粗糙食物的研磨作用。沒有任何消化吸收功能,隻是起到一個過道的作用。記住,此處的pH值在6..8-7左右。

胃的下端緊接小腸的上端叫十二指腸。小腸彎彎曲曲,總長度約為6-7米,是我們的主要消化吸收器官,尤其是食物中的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主要在小腸消化吸收,在胃裏沒有完全消化的蛋白質也會在小腸進一步消化吸收。小腸以功能,長短和結構不同而細分為三段,分別為十二指腸(25至38公分長),中段為空腸,後段叫回腸。

而人體消化脂肪的酶主要由肝髒合成通過膽汁排入十二脂腸,胰腺則分泌消化碳水化合物,脂肪以及短鏈氨基酸的酶,小腸尢其是十二指腸壁細胞也分泌多種酶來確保食物的大分子物質被消化分解成能夠被小腸充分而有效吸收的小分子營養物質。而最令人費解的是,偏偏這種必須在小腸,尤其以十二指腸為主場對陣的消化環境非要在堿性pH值7-8.5進行。突然從胃幽門部的極酸性pH1.5-4立馬躍升至十二指腸的堿性pH值7-8.5。 你說這不是強人所難嘛。怪不得這一轉地段那麽容易出問題,真是高風險地區,若是不搞清楚,怎能談預防呢?

幸好,老天有眼,在胃的最下端幽門與十二指腸交界處安紮了一個比上端食道噴門括約肌還要嚴實的幽門括約肌,這可不是一般的門衛工作所幹得了的。至少要有國安局的警衛能力,要不大量的酸性食物糜一窩風的掉進十二指腸,那不是把整個小腸都要燒灼成風窩洞了,食物和微生物全漏到腹腔,人也得送到急症室去了。

虧得人體進化得嚴密。不僅幽門括約肌牢守幽門,酸性食糜節奏性的小量少量的放進十二指腸,十二指腸最上端成彎曲的C字形,以防橫衝直撞,並且有膽管和胰腺導管直通十二指腸腸腔,全方位的堿性分泌液包含著各種強力消化酶,把此地的pH調得高高的,夾道歡迎,熱烈歡迎,一旦酸性食糜跨過幽門括約肌這道緊鎖的門縫縫,立馬消失在堿性的海洋。既保護了十二指腸的粘膜組織不被胃酸燒灼損傷(絨毛狀粘膜細胞,分泌粘液和碳酸氫鈉以中和胃酸)又確實為堿性澱粉和脂肪分解酶提供了最佳環境。為接下來的空腸回腸營養成分的充分吸收作必要的準備。

前麵提到了食物在強大的胃酸(pH值1.5 至4)作用下被殺菌,包括大多數不耐酸的細菌,真菌,病毒以及寄生蟲,以預防感染。同時把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成一個個氨基酸以便吸收。反過來說,如果任何原因引起胃酸不夠酸,那麽細菌真菌沒有消滅徹底,再加上蛋白質也沒有被分解透徹,這樣麻煩就來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我個人的體會是飲食不均,情緒化,壓力大搞亂消化係統 -hz82000- 給 hz82000 發送悄悄話 hz8200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0/2023 postreply 15:20:46

你年輕的時候就一直被困擾嗎? -ephd- 給 ephd 發送悄悄話 ephd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0/20/2023 postreply 17:52:49

我真的是基因好,調整了,自身修複快,幾天餓一頓飽一頓的胃會痛,還有考試前緊張 -hz82000- 給 hz82000 發送悄悄話 hz82000 的博客首頁 (204 bytes) () 10/20/2023 postreply 19:08:41

這不是說明就是後天來的嘛,不是你媽媽帶給你的 -ephd- 給 ephd 發送悄悄話 ephd 的博客首頁 (24 bytes) () 10/20/2023 postreply 19:40:21

我的消化係統很好,尤其是胃,沒給我任何麻煩。腸子也很盡責,吃的不對勁,拉1-2 次,頂多3 次,就平安無事了。 -lawattaction- 給 lawattaction 發送悄悄話 (286 bytes) () 10/20/2023 postreply 21:24: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