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 1: 80 多歲大爺。沒有什麽疾病。一天早晨2點鍾左右起來開車,說是去找他的朋友。撞到一輛停著的大卡車前麵。他開車的車速大概是每小時30多公裏,不算太快。被人看到(半夜三更街上還是有人),叫救護車送到急診室。急診室自然要查一大堆。 腦袋CT,脊椎CT,胸部CT,四肢X 光,沒有骨折。尿常規陽性,新冠陽性。病人氧飽和度正常。收入院。 入院診斷:
1 敗血症、尿路感染。
2 新冠。
3 感染導致代謝性腦病,引起病人半夜開車撞車
第二天接手,看完入院誌。我認為這個病人半夜開車,原因不明。代謝性腦病是個大筐,什麽都可以往裏麵裝。嗜睡,煩躁不安,健忘,行為障礙。都是腦病(Encephalopathy)。查一大堆,發現有肺炎,膀胱炎,蜂窩組織炎,是不是真有還打個問號。於是就認為這個病人有感染,有敗血症。感染敗血症引起代謝性腦病。病因就找到了,任務就完成了。當醫生也太容易了,太容易的醫生也太多了。
新冠也許可以引起神智模糊,尿路感染老年人可以引起非典型症狀,包括神智模糊。但是不會模糊到讓病人半夜三更起來開車,滿大街找他的朋友。 病人的表現,更像是行為障礙,精神障礙,而不是通常的神智模糊。
查房,病人的女兒也在病房,再問病史。半夜三更發生的事,和入院誌說的差不多。 病人半年前也有類似的事件,不過沒有那麽嚴重。病人女兒說: 病人早晨起來,行為常常有點異常,或者不知道他在什麽地方,或者說有什麽人在外麵等他。
查病人。大爺神智清楚,說話彬彬有禮。問了幾個檢查認知功能的問題,分數不高。
我認為這個病人是老年癡呆。半夜三更爬起來開車,因為癡呆幻覺。尿路感染、新冠,都是偶然發現,和他半夜三更開車沒什麽關係。 當然,如果有這些病,可以加重癡呆症狀。
讓病人住了兩天院。出院看精神科門診。
病人 2: 90 多歲大爺。這裏人長壽,90多歲的病人很多。過去史: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外周血管病、慢性肺阻和老年癡呆。
一天,家人發現他行為奇怪。怎麽奇怪沒有細節。送到醫院。查了一大堆: 白細胞30多,很高。腦鈉肽超過3萬,超過機器能測的最高值。肌鈣蛋白23(正常 0.01), 尿常規陽性。第二天尿細菌培養大腸杆菌,血液培養陰性。病人在急診室突然呼吸困難,血壓下降,心率140 多。氣管插管,上呼吸機,收進ICU。 入院診斷:
1 代謝性腦病
2 敗血症,敗血症休克。 因為尿路感染。
3 呼吸衰竭
4 心肌梗塞。
5 急性心衰。
看完資料。對於這些診斷,特別是這種思維方法,我不以為然。幾個診斷,好像是幾個疾病,實際上隻有一個病因。這個病人大麵積心肌梗塞,心肌梗塞導致心衰,心衰導致心源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導致肺水腫呼吸衰竭。
代謝性腦病大框。心肌梗塞最初發作的時候,病人可能有胸痛。因為老年癡呆,無法表達,因此行為顯得怪異。最初說不上是腦病。 到後來,心衰導致腦灌流不足,昏迷不醒。可以說是代謝性腦病, 但是含含糊糊的代謝性腦病,使直接病因或者病理過程含糊不清。應該說是心源性休克,腦供血不足, 缺氧性腦病。
至於尿路感染,隻是偶然發現。90 多歲大爺的尿常規,95%以上都是陽性。就算是有尿路感染,也不至於引起敗血症休克。除非感染性腎盂腎炎,細菌從尿路進入血液。
敗血症也是一個大筐,什麽都可以往裏麵裝。有個判斷敗血症的標準—係統性炎症反應綜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溫度高於於380C或低於36,心率>90, 呼吸率>20 或者二氧化碳分壓>32 mmHg, 白血病> 12,000 /mm3 或者<4000。隻要有兩個符合指標就可以診斷為係統性炎症。
這些指標太鬆,半數以上的住院病人都符合這些標準。稍微重一點的感染都會超標,沒有感染如心肌梗塞心衰腹水也會達標。這是一個過時的判斷感染的標準,而在這裏普遍應用。隻要SIRS 達標,碰巧發現有點肺炎或者膀胱炎蛛絲馬跡,就診斷肺炎,膀胱炎導致的敗血症,上抗菌素。血壓低,上去甲腎上腺素,就大功告成,診斷到此為止。在美國加拿大,醫生被認為是高智商的精英,錢多腦髓多。流行病般的僵化思維大概不是醫學生實習生醫生的智商不高,而是醫學教育的係統性弊病。
這個病人血壓低,已經上了兩個升壓藥: phenylephrine(α 受體激動劑) 和 vasopressin (升壓素)。 另外,因為房顫心率快,又在上鈣通道阻斷劑Cardizem 靜脈滴注。Cardizem 可以降低血壓心率,這是相互矛盾的治療。
這個病人凶多吉少,不管我怎麽治療,活下來的可能性太小。肺科、心血管、傳染都在管這個病人,我沒有決定權。寫完我的逐日誌,我的判斷,我認為應該怎麽治療,然後就旁觀。
第三天看了看實習生和其它幾個專科醫生的逐日誌,都是感染性休克。 隻有肺科醫生說心源性休克更可能,雖然不排除感染性休克。沒有一個醫生把幾個係統的異常用一個病因串起來,沒有一個想一想為什麽一個膀胱感染就引起敗血症休克。
第三天後,不再管這個病人。
不久前讀了NEJM 一篇文章:Curiosity in Clinical Care。文章談到一個二年級實習生,一方麵對她自己的進展滿意,一方麵又感到她開始陷入機械性行醫(Mechanical care) 的套路。所謂Mechanical care,就是肌酐升高,作尿常規、尿電解質、腎髒超聲波和輸液。胸痛作心電圖、係列肌鈣蛋白、胸片……。 這些套路自然重要,對於繁忙的醫療係統保持高效率不可缺少。但是機械性行醫淹沒了好奇心。而好奇心,是從醫學生過渡到醫生的關鍵。 作者然後談到他自己差點漏診的一個病例,因為他自己的機械性行醫思維方式。
如果說好奇心是從醫學生過渡到醫生的關鍵,或者不可缺少的成分,很多醫生一輩子都停留在醫學生的水平。機械性思維,缺少好奇心,導致大量的漏診誤診,以及隨之而來的錯誤治療。病人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甚至生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