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規劃在我看來分兩類,一個是退休財務規劃,一個是退休生活規劃。這兩個規劃相輔相成。你的 life style,你退休後想過什麽樣的生活,要一定的財務基礎配合。如果這兩個規劃不 compatible, 那就無法退休,或者調整其中一個才可以退休。
我年輕時有幸在工作上被貴人指引和培訓,養成喜歡計劃的“毛病”。有一段時間,我每年的出差預算是10萬美金(遠高於我的工資)。老板要求我提前至少六個月製定出差計劃,提前至少三個月和要見麵的 business partners 定好時間地點議程等等。這個早期的培訓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把這方麵的技能也充分運用在生活當中,以至於無論是工作上還是生活中,我最討厭的是 last minute surprise.
退休財務規劃中,很重要的一點是,你在哪裏退休。因為:
1) 不同地點過同樣的生活,成本差別可能很大
比如中西部好區40-50萬的single family 房子,地稅可能幾千,保險幾百。同樣大小的好區房子,在南加州比如爾灣,可能就要150萬,地稅快兩萬,保險2千。但是如果你在夏威夷歐胡島買一個150萬的 single family 房子自住,一年地稅隻有4000(全美地稅最低),保險一千多點。
而4-50萬在紐約曼哈頓可能隻能買個 studio。如果住 condo, 夏威夷2B2B要150萬-200萬美金以上,HOA 每月1千幾百,在芝加哥市中心同樣的2B2B,可能隻要30-40多萬,HOA可能 7-800。
房子支出是退休後除了健康醫療以外的固定大支出,所以在哪裏退休養老,住什麽樣的房子,或者condo, 不僅決定了你的 life style, 也決定了你需要多少錢來維持這個 life style.
拿我家做例子,我在2007年就琢磨在哪裏退休這個問題。當時也沒看看經濟趨勢,在金融危機來臨之前的最高點,腦袋一熱,在芝加哥買了個公寓,是作為退休房買的, 因為我喜歡大都市的生活。這個投資回報當然是很糟糕的,不過這16年裏大部分時間都是出租的,每個月100-200刀負現金流,還過得去。現在貸款也馬上付清了。雖然買到市場高點投資回報很糟糕,但是相當於存錢罐子,租客幫著把房貸還了。
我家這個公寓因為不是高層公寓,HOA低很多,加地稅,目前每個月需要固定支出不到1000。因為HOA 裏麵包括了一些 utility,所以其他 utility 支出很少。如果在這裏退休,除了冬天冷一些,生活很方便,不想做飯就可以不做飯。周邊吃飯超市體育館美術館和密歇根湖邊的美景,都是唾手可得。所有支出加在一起,生活得比較寬鬆的話,每月2500刀夠了。
但是幾年前隨著年紀增加,越來越不耐受寒冷的冬天了,隨萌發去暖和的地方退休的想法。這次抓住疫情中的市場機會,慎重考慮加市場調查,在歐胡島買了退休養老房。低息30年貸款,不打算提前還。每月房子固定支出(包括地稅)目前不到3000. 島上沒有煤氣,主要用電,太陽能,幾乎沒有費用。房子不大,院子也小,水費和兩個月一次的滅蟲服務,HOA幾十刀,這樣加在一起300-400刀最多了。吃喝拉撒1500 也夠了。這樣每月所有支出加在一起每月5000刀吧。很多人覺得島上貴是以遊客視角,真正居住有本地人去的超市,非遊客區的餐廳,根本沒有那麽貴,和加州的生活成本差不多。
所以,你如果像我這樣對日常的費用心中有數,根本不需要問別人,問別人也沒用,因為生活習慣 life style,退休地點造成的日常生活成本差別可能會非常大。
2) 不同地方,稅務上的影響不同。財務規劃應該有稅務規劃的考慮。
如果你的401K 裏不少錢,退休之後要拿出來用或者轉到 after tax IRA 裏,在加州夏威夷這樣的高所得稅州,那就得給山姆大叔上交不少。很多人隻知道德州,佛州,Neveda 這樣的州無州稅,但是其實美國總共有13個州 won't tax your retirement income. 具體見下麵鏈接:
至於社保金 tax exampt 不收稅,美國目前有38個州,很快會有40個州都不會在社保金上收稅。有的州政府機構的 pension 也不收稅,比如夏威夷就不收。
我家退休的主要財務來源是社保金和401K。夏威夷社保金不收稅,但如果搬到夏威夷以後從401K裏麵拿錢出來或轉到 after tax IRA,全美最高的州所得稅真是虧啊。所以我們退休後,會先搬到芝加哥。
第一階段是住在芝加哥,主要在美國本土,歐洲,南美,中東旅遊。第二階段是芝加哥夏威夷兩個窩,來回跑,但以芝加哥作為 primary residence 報稅。這兩個階段主要用來把兩個人的401K 裏的錢挪到 after-tax IRA 裏,在IL 不用交州稅。第三階段,挪得差不多了,徹底搬到夏威夷,主要在太平洋,亞洲和大洋洲旅遊了。
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需要多久,目前還不知道,取決於退休的時候401K裏麵餘額多少,也需要把取出的稅前金額控製在退休前的聯邦稅率 tax bracket 或者低於退休前的聯邦稅率。
財務規劃,除了上麵說的退休地點和 life style 有影響,當然更重要還是在年輕的時候早做投資。這方麵信息很多,就簡單說說我的看法。
投資101 很簡單,不要貪,不要浮躁,要有耐心。定投指數基金和藍籌股基金這樣分散風險,無論市場如何波動,雷打不動定投401K,先把401K投滿再說。Pre-tax compunding 威力很大的,定投401K也是打工人降低稅基最簡單合法有效的途徑。以不變應萬變,不要跟著市場波動買賣瞎折騰,絕大多數人是無法踩準市場節奏的,很可能陷入追漲殺跌的怪圈。其實投資,最可怕的不是賬麵上的一時跌,是踏空。過去幾年的牛市,如果踏空半年一年都會對今後nest egg 的大小有很大的影響。
關於投資房,not one size fits all。主要看自己的認知,能力,精力等等適合不適合。不適合也不要勉強,做好上麵說的定投就很好。其實,我個人的社會經驗,和人打交道的經驗,商務經驗,非常適合搞投資房。但是我家收入一般,401K放滿後餘糧不多,雙方家裏也沒礦,我又懶,老公對錢和物欲又低,我們沒有刻意追求這方麵。隻是陰差陽錯,為了退休養老買的兩個房現在都是出租著,被迫當個微小地主。我們有用中介和PM 招租,但是在租金廣告租客的篩選上麵,我是親曆親為的,把關好關鍵的環節。這方麵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被中介和PM 牽著鼻子走。
退休生活規劃又是什麽?還是和 life style 息息相關。
如果你熱愛旅遊,最好不要等到太晚退休。人生的最後黃金十年不是65-75歲,是55-65歲。上山下海,騎行徒步,滿世界亂竄,等到65歲以後可能就太晚了。有的人這個時候膝蓋關節都出問題,幹不了這些事了。我們2021年南極遊,船上不少6-70歲甚至更大年紀的。冰天雪地登陸就顫顫巍巍的,生怕摔倒。有幾位在旅途最後,就已經無法進行各種活動了,有腰開始疼的,有腿不行都走不了3-4公裏路去看企鵝的。很遺憾,畢竟是一個人快2萬美金的旅行。
所以在退休後的第一個10年,我預算的旅遊支出是每年6-10萬美金(稅後),為商務艙五星級飯店六星級郵輪準備的。時不我待啊,每天都在變老,I am not taking any chances. 必須在相對年輕,身體很好的時候,以最大限度,投入時間和財力去看世界。辛苦了一輩子了,we deserve it!
有的人老覺得退休了無聊,不就是追劇吃零食種菜這樣嘛。真得不要被眼界限製了想象力。國內那種退休帶孫輩,家裏蹲,廣場舞的生活,我一天都不想過。
我退休日程都排滿了。已經計劃且不限於:
每周3-4次成人芭蕾課(2009年開始的愛好),把鋼琴學習撿起來(以前學過半年),學會遊泳,拿到潛水執照,去日本法國西班牙智利瑞士冰島徒步,去歐洲參加那種自行車騎行的旅行團(已經參加過一次,很好),滿世界哪裏有喜歡的藝術特展就打個飛的去看(光這一項就會很忙), 去印度學習印度舞,去阿根廷學習探戈, 去意大利讀一年碩士,去法國尼斯讀半年法語,平時在家看藝術曆史書籍,上網看旅遊遊記, 滿世界旅遊等等。根本忙不過來,好嗎?等玩不動或者玩膩了,在夏威夷自家後院種種菜,養個貓,去大學修些感興趣的課,去animal shelter 當誌願者,去附近酒店做個 part time (我會日語,在夏威夷服務業分分鍾可以找到工作)。到時候可能還會有一些新的愛好和嚐試,who knows?
這不還沒退休,已經開始預演了。今年為了看美術館特展,一個人專門跑了一次阿姆斯特丹看幾十年不遇的維米爾特展,一次紐約看梵高特展和紀念香奈兒設計師老佛爺的服裝展。每個地方五晚六天,感覺好極了。老公對藝術沒興趣,不妨礙我一個人追求自己的興趣。
退休後保持愛好,開發新的愛好,保持對世界的好奇心,對生活的熱愛,等到哪天掛了,也算沒有白來世上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