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豆油是美國生產和消費最廣泛的食用油,可能會影響自閉症、阿爾茨海默病、焦慮和抑鬱等神經係統疾病。
使用小鼠模型的研究揭示了對下丘腦的顯著影響,下丘腦是大腦調節體重、溫度、應激反應、繁殖和生長的關鍵部分。
研究發現,食用大豆油會降低催產素(也稱為“愛情激素”)的水平,並影響大約 100 個與大腦功能和能量代謝相關的其他基因。研究人員強調,他們的發現僅針對大豆油,並不一定適用於其他豆製品或植物油。
主要事實:
- 研究發現,即使大豆油的亞油酸含量較低,也會對下丘腦產生顯著影響,導致基因功能障礙,包括催產素水平下降。
- 研究人員發現,大約 100 個其他基因也受到大豆油飲食的影響,可能影響能量代謝和大腦功能,並可能導致自閉症或帕金森氏症等疾病。
- 這些不利影響與大豆油特別相關,與其他豆製品或植物油無關。該研究敦促減少大豆油的消費,同時不避免其他含有健康化合物的豆製品。
資料來源:加州大學河濱分校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新研究表明,豆油不僅會導致肥胖和糖尿病,還可能影響自閉症、阿爾茨海默病、焦慮和抑鬱等神經係統疾病。
據美國農業部稱,大豆油用於快餐油炸、添加到包裝食品中以及喂養牲畜,是迄今為止美國生產和消費最廣泛的食用油。它很可能對人類不健康。
這對老鼠來說肯定不好。這項發表在本月《內分泌學》雜誌上的新研究比較了喂食三種不同高脂肪飲食的小鼠:大豆油、低亞油酸改性大豆油和椰子油。
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同一研究小組於 2015 年發現,大豆油會導致小鼠肥胖、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和脂肪肝。隨後,在 2017 年的一項研究中,同一小組了解到,如果大豆油經過改造後亞油酸含量較低,就會減少肥胖和胰島素抵抗。
然而,在本月發布的研究中,研究人員沒有發現改性和未改性大豆油對大腦的影響有任何差異。具體來說,科學家們發現這種油對下丘腦有明顯的影響,下丘腦是許多關鍵過程發生的地方。
“下丘腦通過新陳代謝調節體重,維持體溫,對於生殖和身體生長以及對壓力的反應至關重要,”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神經科學副教授、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瑪格麗塔·庫拉斯-科拉佐(Margarita Curras-Collazo)說。
研究小組確定,喂食大豆油的小鼠的許多基因無法正常發揮作用。其中一個基因會產生“愛”激素——催產素。在食用大豆油的小鼠中,下丘腦中的催產素水平下降了。
研究小組發現大約 100 個其他基因也受到大豆油飲食的影響。他們相信這一發現不僅會對能量代謝產生影響,還會對大腦的正常功能和自閉症或帕金森病等疾病產生影響。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沒有證據表明油會導致這些疾病。
此外,研究小組指出,這些發現僅適用於大豆油,不適用於其他豆製品或其他植物油。
“不要扔掉豆腐、豆漿、毛豆或醬油,”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毒理學家兼細胞生物學教授弗朗西斯·斯拉德克 (Frances Sladek) 說。“許多豆製品隻含有少量的油,而含有大量的健康化合物,如必需脂肪酸和蛋白質。”
對於關心最近一頓飯的讀者來說,需要注意的是,這項研究是在小鼠身上進行的,而小鼠研究並不總是能在人類身上得到相同的結果。
此外,這項研究還利用了雄性小鼠。由於催產素對於孕產婦健康非常重要並促進母子關係,因此需要使用雌性小鼠進行類似的研究。
這項研究的一個額外說明是,研究小組尚未分離出油中的哪些化學物質導致了他們在下丘腦中發現的變化。但他們排除了兩名候選人。它不是亞油酸,因為改性油也會產生遺傳破壞;它也不是豆甾醇,一種天然存在於大豆油中的類膽固醇化學物質。
確定造成負麵影響的化合物是該團隊未來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
“這可能有助於未來設計更健康的食用油,”Sladek 實驗室的助理項目科學家、該研究的第一作者 Poonamjot Deol 說。
“人們的觀念是,飽和脂肪是不好的,不飽和脂肪是好的。大豆油是一種多不飽和脂肪,但它對你有益的想法尚未得到證實,”斯拉德克說。
事實上,含有飽和脂肪的椰子油對下丘腦基因幾乎沒有產生任何變化。
“如果我希望人們傳達一條信息的話,那就是:減少豆油的消費,”德爾談到最新的研究時說道。
(穀歌翻譯:America’s most widely consumed cooking oil causes genetic changes in the br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