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墨爾本的一家私立醫院做了近十年護士。11月25日來華探望父母,目前仍在酒店隔離中。
回來3天,感悟良多。從和國內親人和朋友的交流中,還是感覺到大家對新冠還是怕。國內上不了Google, 信息來源受到限製。聽說了幾個在方艙或從方艙出來後自殺的例子,真是病毒殺不死人,恐懼害死人。我還是把我在澳洲看到的寫出來,希望能幫到大家。
從2021年12月,我在醫院工作期間,用RAT (快速抗原檢測)親手測出的陽性不下10個,照顧過的陽性病人有50個,曾經一個早班就照看5個陽性病人。這些病人呢,都是中風、心梗、癌症或骨折,手術後或搶救過來後來我醫院康複的。他們在救護車送來前,都是陰性的,但病房人來人往,家屬也可以探訪,有病人就有咳嗽、喉嚨痛、發燒等症狀,我們就按規定用RAT 測,陽了就測PCR 確認一下。2022年6月份前,還是盡量把陽性病人轉到皇家墨爾本醫院或其他公立醫院的新冠病房,但有時要等1、2天的床位。6月份以後,新冠病房取消了,病人可以選擇回家或繼續在我們醫院隔離滿7天。這些病人雖然屬於危險人群,但大都不需治療,個別症狀重的,醫生會給開口服抗病毒藥,極個別的會用Remdesivir 靜脈注射。這一年來真是沒見過特別重症的,也沒見誰得長新冠。
(RAT-快速抗原檢測大概10澳元一份,但是學校和工作單位都是免費發放的。都是咱們中國製造的。國內批發價6、7塊人民幣,零售據說要32元, 如果有誤請國內網友更正。)
必須承認,新冠的傳染性是很強的,一次4床的病人陽了以後,一、二天內,1~9床7個病人都是陽性。醫護、理療師基本人人都得過。工作量是增加不少,也有人員短缺。醫院隻能花雙倍的錢請中介的護士來上班。也有病人不理解,罵我們。有個90多歲的意大利老太太,陽了,第一天說不舒服、喉嚨痛,但還在等新冠床位。第二天,我穿著防護服去照顧她,她明顯好多了,不肯隔離,一定要我把門給她打開,還說“我住在醫院,又出不去,肯定是你(們)傳給我的”。還有一個70多的老太太,本身有心髒病,總說自己喘不上氣,但她的血氧量一直在95%以上,意味著她心肺功能沒問題。但她一遍一遍地按鈴,我們都受不了。但新冠病房又沒床位,我們的護士長打了幾個電話,才把她送到公立大醫院的急診了。
新冠傳染性強,但基本都是上呼吸道症狀。像發燒、喉嚨痛、咳嗽、流鼻涕等,隻有血氧飽和度(SaO2) 低於93%,才意味著可能是肺部損傷,需要治療。
(這個血氧儀大概賣60澳元。隔離在家時,政府可以借你一個用。低於93%才需要醫療幫助。應該也是中國製造的.)
昨天看新聞聯播,有個防疫官員提到目前中國的新冠是BF 7亞型變異株,傳染性是1傳21,說是要控製到1傳1到2。意思是要繼續封。感覺這個目標和手段都有問題,像用拳頭砸,來解開一個結一樣。
我的建議是:
1、普通人,該幹啥幹啥。上學、上班都行。不定期用快速抗原測一次就好,年初時,澳洲小學建議一周測2次。有症狀還是測一下。陽了就在家隔離5-7天,同住的人也最好不出門。這樣可以拉平曲線,不至於太多人同時得病。政府是發錢的,兼職給450澳元,全職給750。這半年不用隔離了,估計政府沒錢了。但醫院這樣的工作人員還是要求7天不上班,可以請病假。
2、陽了的,就在家呆幾天,多喝水,用血氧測一測。低於93%再打電話尋求幫助。
3、這樣政府不用天天測核酸,天天拉人去隔離。政府的工作重點可以集中到保護高齡、有基礎病或免疫障礙的人上。不知道政府有沒有準備足夠的抗病毒口服藥,拜登吃的那種。澳洲大概42.5澳元,低收入人士6.8澳元。
4、家裏有老人或病人的普通人,自己也注意些,盡量想著自己的老爸老媽。如果陽了,可以申請去隔離中心住幾天。中國那麽多方艙可以用上。墨爾本也曾經建了個隔離中心,沒怎麽用就關了。
大潮將至,誰能獨善其身?特殊時期,大家一定要互相幫忙,互相安慰,隔離期間就愛東想西想,要和人有交流,用微信、Zoom說說話也好,謹防抑鬱症。祝大家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