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讀的雜誌隻有幾本: JAMA, JAMA internal medicine, NEJM, 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 另外偶爾讀讀柳葉刀。柳葉刀是魚龍混雜。前麵4本算是普通內科方麵的權威雜誌,這些雜誌的文章可以說是行醫的依據,或者改變行醫方式的依據。 但哪怕是權威雜誌,也不是什麽都全盤吸收,不是篇篇是真理。侃兩篇我不同意的文章。
第一篇:
Treatment and Outcomes of Inpatient Hypertension Among Adults With Noncardiac Admissions.
Radhika Rastogi, MD, MPH1; Megan M. Sheehan, BS2; Bo Hu, PhD3; et al,
JAMA Intern Med. 2021;181(3):345-352. doi:10.1001/jamainternmed.2020.7501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internalmedicine/fullarticle/2774562
這是JAMA internal medicine 的一篇文章。JAMA internal medicine 是我最欣賞的醫學雜誌。文章發表在Less is more 專欄,是我最欣賞的專欄。 同事把文章貼在住院醫生群裏。文章研究對於非心髒原因住院的病人,控製高血壓有什麽好處壞處。出院時,強化高血壓治療,後果怎麽樣。這是一個流行病學研究(Cohort Study)。跟蹤10個醫院22834 因非心髒原因入院的病人,跟蹤他們住院期間幾個指標,出院後跟蹤他們一年。 如果隻算配對的病人,入院後治療高血壓和沒有治療高血壓的病人,分別是4520人。文章的結論是:對於沒有末端器官損害的病人,強化高血壓治療,後果更差。
文章貼出來以後,同事的反應是:不要麻煩治療住院病人的高血壓了。一個醫生說:護士告訴他,病人收縮壓 >190。 他回答說:我不在乎。
我偶爾在醫生群裏批評過度檢查過度治療。好像還是有點效果。同事們上麵的反應可以說是不同意過度治療。但是避免過度檢查過度治療不等於不檢查不治療。關鍵是過度的線在哪裏。
這篇文章剛出來的時候我讀過,沒有什麽印象。 文章就是如此而已,我不會因為這篇文章改變我的臨床實踐。病人血壓高,我仍然會控製血壓。同事說的熱鬧,我再把文章讀了一下。完全不同意文章的結論。如上所述,文章兩個結論。住院期間控製高血壓,有害無益。出院時加強治療,沒有好處。這怎麽可能? 控製血壓反而有害? 這些結論違反常識,違反多年的指南,違反多年的行醫常規。
先分析住院期間強化治療高血壓的害處。
根據表3(隻看 matched cohort, 排除了幹擾因素):強化治療與不治療相比:中風沒有差別,發生率都是0.1%。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強化治療組發生率是0.7%,不治療組是7.9%,P<0.001。心肌損傷(myocardial injury, 這裏說的不是心肌梗塞,心肌梗塞更嚴重。所謂心肌損傷,就是心肌酶升高一點)。強化治療組發生率是1.2,不治療組是0.6%。相差0.6%。 差別微不足道,但是P <0.03。最後還有一個住院時間長短,兩組沒有差別。有區別的隻是急性腎損傷和心肌損傷。
急性腎損傷的標準是肌酐增加 0.3 mg/dL。我一向認為這個標準太鬆,一大半住院病人都符合這個標準。但是,那麽一點點增加,沒有臨床意義。為什麽降低血壓會引起肌酐增加?血壓下降,腎髒灌流減少,肌酐稍微增加一點。但是腎髒功能並沒有下降。肌酐增加這麽一點,完全不能說明腎髒損傷。
再看心肌損傷。降壓組,心肌酶稍微升高一點。為什麽降壓會使心肌損傷?這是不可能的事,除非血壓降到休克的水平,使冠脈血流下降。根據下表(表2), 治療組平均血壓是161/78 (上下波動16),不治療組是152/75(上下波動13-15)。我認為,降壓組心肌酶稍微高一點,不是因為降壓,而是因為降壓前血壓高,加上血壓並沒有完全控製。
這個研究完全不能證明降壓對住院病人有害無益。
再看出院後結果。
出院後30天,強化治療組與非強化組,中風發生率沒有區別。1年以後,血壓控製好壞沒有區別。30天時間太短。血壓控製再好再差,30天中風發生率不會有多大區別,除非病人一個月收縮壓持續超過190。 一年以後,血壓控製沒有差別,原因可能是:強化組血壓本來高,控製好了,和非強化組沒有區別。或者家庭醫生沒有繼續強化。這個研究無法證明出院時強化治療,對於以後的中風/降壓效果有沒有好處,但是不等於證明了沒有好處。仔細分析,也許對控製血壓有益。
病人入院血壓高,我仍然要控製血壓,但是不要過度。這篇文章對我來講,沒有什麽意義。文章的結論,經不住推敲。
再說第二篇文章。有一天,醫院給醫生發了個email. 新的氨基端末腦鈉肽前體(NT-proBNP) 診斷標準。
正常標準:18-74 歲, < 125 pg/mL; 75 歲及以上,< 450 pg/mL。
心衰診斷標準:< 50 歲, >450;50-75歲, >900;>75 歲以上, >1800。
這個標準,我認為問題太大。 50-75 歲超過900 是心衰, 75歲以上超過1800 才是心衰。幅度變化太大。一個老頭子75歲是心衰,第二天76歲,就不是心衰了。腦鈉肽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但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跳躍式 的變化。另外, 18-74 歲,低於125 是正常。 而這個年齡組,超過450或者900 才是心衰。那麽,在125和450/900 之間算什麽?正常還是心衰? 75歲以上的人,同樣的問題。氨基端末腦鈉肽前體在450和1800 之間,究竟算正常還是心衰?
我難以想象醫院會采用缺陷如此明顯的診斷標準。回了一個email,分析了這些標準的缺陷以後,問: 這些標準的依據是什麽,文章在哪裏?醫院自然沒有回答,我也不指望醫院回答。
但是,有個同事給我發來一篇文章。說這是他找到的文章,可能是醫院標準的基礎。
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rticle/27/3/330/2888121。文章於2005年11月發表在歐洲心髒雜誌。作者來自麻省總醫院、荷蘭、新西蘭和西班牙的心血管科。查了一下,這篇文章是唯一的有點權威的關於氨基端末腦鈉肽前體標準的文章,確實是醫院診斷標準的依據,而且uptodate 也采用了這個標準。從頭到尾讀了一兩遍,文章 並不讓我信服。
文章是一篇綜述,把4個實驗結果綜合在一起,製定了氨基端末腦鈉肽前體正常和心衰的標準。總人數是1266 人。這麽一點人,用來製定標準,實在太少。
心衰標準經過權衡而設定。50以下的人,氨基端末腦鈉肽前體超過450就是心衰。 作者的理由是,年輕一點的人,門檻要低,一方麵年輕人氨基端末腦鈉肽前體低,一方麵年輕人錯過診斷,危害更大。年輕人漏診危害大,老年人漏診危害可能更大。以450 作為標準,陰性預測率是99%, 但是陽性預測率是77%,意味著23%是假陽性。75歲以上的人,以氨基端末腦鈉肽前體 > 1800 作為標準。作者的理由是氨基端末腦鈉肽前體隨著年齡而升高,要避免誤診,所以把門檻設高。這個標準的陽性預測率是92%,陰性預測率是55%。也就是說,45%的假陰性,45%的老年人會被漏診。
文章的設計問題更大。正常人隻有兩組: 18-74歲,75歲和以上。心衰隻有3組: 50 歲以下,50-75歲,75歲以上。分組太少。取18-74歲中間年齡46 歲。 46歲和75歲及以上比較,中間年齡跨度太大。心衰組雖然分了3個組,但是也遠遠不夠。57.5歲和76歲及以上比,也是非常大的跨度。分組應該是每5歲一組,45-49、50-54,55-59,60-64,65-69 ......。 但是因為整個綜述包括是實驗人數隻有1266人,分組太多,每組人數太少,無法得出可靠的結論。唯一的辦法就是重新研究,增加人數,保證每個年齡組有足夠的人數。
但這是唯一的關於氨基端末腦鈉肽前體心衰標準的文章,估計不僅我這個醫院係統在使用,美國大部分醫院都在使用,全世界不少醫院都在使用。這篇文章讓我懷疑很多醫院其它實驗室指標,究竟有多可靠。
我怎麽使用氨基端末腦鈉肽前體?1. 600 左右作為分界,75歲以上也許以1000 作為分界。 超過這個分界,病人也許是心衰。 2.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動態指標,觀察病人心衰程度的變化。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