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新冠後遺症的一些研究進展

來源: 科普閑談 2022-08-29 08:57:0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345 bytes)

治療新冠後遺症的一些研究進展

科普閑談

2022年8月29日

對尋找新冠病毒感染後遺症(Long COVID-19)的有效治療方案,許多國家的醫學界和臨床醫生都在認真努力地進行探索工作。各種醫學期刊上發表了不少治療成功的案例和臨床試驗結果。這裏簡要地介紹一下的情況。

通過病人反映的感受,專家們總結了許多可能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後遺症,包括了一般症狀、呼吸道和心髒的不適反應、腦神經係統的非正常紊亂等等【1】。必須指出,有一個很重要的不確定因素,那就是這些症狀與新冠病毒感染的量化相關性以及症狀之間的關聯性仍然不清楚。因此,找出確診的方法是一個需要盡快解決的課題之一。

最近,美國的期刊《科學》報道了在確認生物標誌(Biomarker)方麵的一些進展【2】, 主要是在有新冠病毒感染後遺症病人的血樣中,發現有一些內源分子的含量比正常人低不少的現象,比如說,皮質醇(cortisol)。由於多個團隊在不少病人的血樣中都有類似的發現【3,4】,因此這些研究成果的可靠性程度不低。日本的一個團隊采樣記錄了一個病患的情況,時間長達15個月,也有類似的結論【5】。這些結果,有希望成為診斷的參考。

現實中的一個挑戰是,眾多的病患需要治療,等不及診斷技術的成熟完善。各國的臨床大夫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知識,用現有的一些藥物緩解了許多病人的狀態。也有一些早期臨床成功的報道,也有病人自備藥治愈成功的實例。這些例子稱之為老藥新用。然而,有一個複雜的現象,那就是所用藥物的覆蓋麵極廣,推廣的難度不小。

根據作者的研究,所有臨床成功例子中使用的藥物可以按它們的靶標和靶區分為三類。這些藥物有兩個共同的特點,一是它們都有抗病毒的能力,二是它們在腦神經係統和呼吸係統裏都有靶區。同一類別的藥分子表麵上看完全不同,但它們在治療新冠病毒感染後遺症的療效是一致的。比如說,突尼斯一個大夫團隊所用藥的功能與日本一位大夫所用藥的功能是非常接近的【6,7】。

在三類藥物中, 有一類藥物分子與前麵提到的一些生物標誌物屬於同一家族。這表明那些內源分子很可能是由免疫係統激活的抗體,身負獵殺體內病毒的使命, 因而導致它們在血液樣品中的含量減少。這也可能是導致後遺症的一個原因。

一旦時機成熟,會介紹更多的藥物。

本文是原創, 轉載請注明出處。

參考文獻

【1】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long-term-effects/index.html。

【2】Jennifer Couzin-Frankel, "Blood abnormalities found in people with Long Covid", Science.  August 16, 2022.

【3】Jon Klein, et al.,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of Long COVID identified through immune profiling", medRxiv, August 10, 2022.

【4】Yapeng Su, "Multiple early factors anticipate post-acute COVID-19 sequelae", Cell. January 24, 2022.

【5】Kai Yoshimura, et al., "Coexistence of growth hormone, 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 and testosterone deficiency associated with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a case followed up for 15 months", Endocrine Journal. July 22, 2022.

【6】S. Charfeddine, et al., "Sulodexid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long COVID 19 symptoms an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The results of TUN-EndCOV study", Archiv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Supplements. December 27, 2021.

【7】Miwa K, "Oral Minocycline Challenge as a Potential First-Line Therapy for Myalgic Encephalomyelitis and Long Covid-19 Syndrome", Annals of Clinical and Medical Case Reports. January 28, 2022.

 

所有跟帖: 

皮質醇,與情緒密切關聯,人為因素影響太大 -fuz- 給 fuz 發送悄悄話 fuz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2 postreply 09:19:49

謝謝分享。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2 postreply 12:27:4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