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的,與我在上麵說的第二點相同。中醫,把第一點和第二點區分開為好。

來源: 欲千北 2022-05-26 12:52:4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720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欲千北 ] 在 2022-05-26 13:38:0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覺得吃與活說的靠譜,kai2002說出了具體的操作辨識過程,不是即說不出來,還要顧左右而言他。讚,學習了。

 
來源:  於 2022-05-26 07:55:16 [] [博客] [轉至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19 次 (794 bytes)

我的看法,中醫的寒熱溫涼包括了兩個方麵,(1) 正常健康人服用後的味覺和機體的感覺,有些食物吃下去是會有發熱,發涼等感覺,故稱為熱或寒。溫、涼大概是指感覺很微弱。(2)服用後對疾病的影響,或讓人產生異常反應。如高燒,服用後降溫,藥性為涼或寒。用後有炎症,如 kai2002 和吃與活指出的,即為熱。

因此寒熱溫涼是一個粗糙的概念,時常因人而異,但有時很有用,尤其是上麵(2)得出的寒熱性狀。發高燒,不宜用熱性,宜用涼寒藥物。應該把上述的(1)和 (2)區分開來,用不同的術語表達。

謝謝所有發言探討的網友,特別感謝 kai2002 和吃與活。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