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從五十年代就引進大型化肥廠,我家與尿素廠隔一個小山包。

本文內容已被 [ fuz ] 在 2022-01-29 09:41:48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https://zhuanlan.zhihu.com/p/75286190

我們國家在建國初期,進口化肥生產裝置和材料很困難。秉承“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的原則,我國開始了艱苦的化肥研發生產之路。侯德榜等老一輩科學家自上世紀50年代開始,曆經多年努力,研發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化肥技術—“聯堿法”製取碳酸氫銨,建成自主創新的現代化氮肥工業體係;磷肥工業從過磷酸鈣—鈣鎂磷肥—硝酸磷肥—磷酸銨—複合肥整整摸索了半個世紀;鉀肥工業從1956年在青海察爾汗幹鹽湖找礦開始,直到本世紀初研發成功“反浮選冷結晶”工藝後,才開始大規模生產;複混肥料工業從最初上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引進美國、法國等國外技術建成的裝置,到低溫轉化、滾筒工藝、高塔造粒等國產化技術的相繼成功並實現工業產業化,曆經三十餘年一代磷複肥工作者的努力達到目前的工業水平。

上世紀50年代中期,前蘇聯援建吉林、蘭州、太原規模5萬噸合成氨、9萬噸硝銨裝置建設投產,同時我國自行設計建設了年產7.5萬噸四川化工廠的合成氨,60年代又建設了河南開封、雲南解化、河北石家莊、安徽淮南、貴州劍江等廠,還從英國和意大利引進技術,建設了瀘州天然氣化工廠和興平化肥廠,此時建設的裝置類型主要為中型氮肥廠;1957年在青海察爾汗鹽場,利用鹽湖中的光鹵石研製出第一批50%的KCl,從此翻開了我國生產鉀肥的曆史,經過漫長的探礦過程和產品開發階段,指導80年代末才基本迷情鹽湖資源,提出可行性的開發技術;1958年,南京、太原兩家粒狀普鈣廠先後建成投產,1960年,中國廣州氮肥廠開發出了“濃酸礦漿法”普通過磷酸鈣生產新工藝並實現工業化生產,1963年,我國自行研製開發成功用高爐法生產鈣鎂磷肥,隨後各地紛紛利用大煉鋼鐵時閑置的高爐生產鈣鎂磷肥,此時磷肥產品主要為低濃度磷肥。

1960年,我國化學家候德榜領導開發的合成氨聯產碳酸氫銨工藝在丹陽化肥廠投產,由此創建了小氮肥的模式。1966年後小氮肥迅猛發展,到1979年,全國共建成了1533個小氮肥廠,彼時,小氮肥在保障我國化肥供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