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疫苗還是脆弱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它是指病人在吃了自以為是藥的糖丸後突然感到病好了一些的一種心理作用,臨床試驗時常常會觀察到這樣的現象。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吃了多維片,深海魚油和那些亂七八糟的民族寶庫裏的藥後感到藥到病除也都是靠安慰劑效應起“作用”的。
今天的新聞裏報道了另外一種安慰劑效應,叫“nocebo effect”,狗子把它翻譯為“反安慰劑效應”。它是指不少人在打疫苗後有地無地把一些不適感受都歸於是疫苗引起來的症狀的現象,和上麵所說的安慰劑效應一樣,這也是一種心理作用。
這種現象是通過對臨床實驗的安慰劑組的人的主訴分析發現的。Beth Israel Deaconess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員對來自12個新冠疫苗安全性臨床試驗的多達四萬多人的不良反應數據進行了分析。這些人中一半人打了安慰劑(生理鹽水),一半給了疫苗。
結果發現在打了第一針後,安慰劑組有全身和局部不良反應的分別占35%和16%,全身不適有疲倦,頭疼,乏力等等。局部症狀有注射部位疼痛、發紅或腫脹。相比之下,疫苗組的有全身和局部反應的分別占46%和2/3。把兩組比較得出的安慰劑效應高達75%。
在打第二針後,安慰劑效應有所下降,有全身和局部副作用分別占32%和12%。疫苗組有全身和局部不良反應的人分別占61%和73%。兩組比較得出的安慰劑效應仍然高達52%。
這個研究說明我們中不少人的心理還是很脆弱的,打了針後不管有沒有副作用都會感到一些疲倦,瞌睡,乏力,不想做事或者不樂意上班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