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打疫苗的孩子都homeschool?

來源: 凊荷 2022-01-04 15:59:5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65 bytes)
回答: 給幾個身邊的例子 最近生病的真多,MayX2022-01-04 15:56:25

我老板全家沒打,感染了五個,病的很嚴重。

不知道別的疫苗打沒打,四個孩子homeschool長大,也不讀大學

所有跟帖: 

可以上學啊 以前私立 現在公立。每次看醫生 被催著打疫苗 很煩 -MayX- 給 MayX 發送悄悄話 May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16:07:14

上公立必須打疫苗,私利不少也得打 -凊荷- 給 凊荷 發送悄悄話 凊荷 的博客首頁 (53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16:42:17

要不是他說謊 要不就是你見的少 他還給孩子申請不帶口罩的exemption 呢 -MayX- 給 MayX 發送悄悄話 May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17:30:53

口罩可以,小孩上學公立很少能逃過疫苗 -凊荷- 給 凊荷 發送悄悄話 凊荷 的博客首頁 (60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18:24:15

流感疫苗公立學校不要求 -commonpeople- 給 commonpeople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18:30:00

我說的不包括流感疫苗 -凊荷- 給 凊荷 發送悄悄話 凊荷 的博客首頁 (38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18:33:56

麻省好像也強製?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18:35:46

沒有 -凊荷- 給 凊荷 發送悄悄話 凊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18:36:32

記得新冠疫苗沒出來前要求學生必須打才能上學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19:07:33

btw -凊荷- 給 凊荷 發送悄悄話 凊荷 的博客首頁 (503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18:32:52

我十多年前就知道有很多家長不給孩子打疫苗 包括加州的 不要扣帽子反疫苗 人家有了深刻教訓才會這麽做 -MayX- 給 MayX 發送悄悄話 May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19:14:42

你自己去看加州公校的入學要求。不打不可能入校。 -凊荷- 給 凊荷 發送悄悄話 凊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5/2022 postreply 03:14:16

傳統疫苗我們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態度。輪到誰那是基因缺陷。現在人人親身測試更有 -julie116- 給 julie116 發送悄悄話 julie116 的博客首頁 (53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20:39:31

那是你不是我 -凊荷- 給 凊荷 發送悄悄話 凊荷 的博客首頁 (98 bytes) () 01/05/2022 postreply 03:15:48

我周圍有3個熟人給孩子申請了宗教豁免,都是公立學校的,其中兩個手機UC的大學生。 -4587- 給 4587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5/2022 postreply 09:21:00

我女兒私立,現在已經必須有booster證明才能返校。 -愛睡覺的小豬- 給 愛睡覺的小豬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18:00:09

大蘭州吧 -MayX- 給 MayX 發送悄悄話 MayX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04/2022 postreply 19:16:1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