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weather.com.cn/2017/12/2811400.shtml
秦嶺-淮河一線,本是中國的南北地理分界線。上世紀五十年代,新中國成立之初,能源奇缺,我國以南北分界線確立了南北供暖分界線,並在蘇聯的幫助下在秦嶺-淮河以北建造了完善的城市供暖係統,此後的半個多世紀一直延續此傳統。
每到取暖季,尤其是南方地區遇到低溫雨雪天氣時,供暖區室內的溫度和舒適度引發了廣大尚未集中供暖區域人們的“羨慕嫉妒”——“我們南方人冬天取暖基本靠抖”“南方人取暖靠一身浩然正氣”……關於集中供暖,網上有了“北方人嘚瑟、南方人哆嗦”等段子。
南北供暖線從何而來?
兩千多年前,“長不滿六尺、貌不出眾”,但足智多謀、剛正不阿的齊國大夫名喚晏嬰,從魯國(今山東一帶)出使遙遠的楚國,到了今天的湖北一帶,以“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道出了南北風土人情的巨大差異。原本,人們對這條曆史悠久的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並沒有什麽意見,但因其恰巧是南北集中供暖的“楚河漢界”,近年來,每到寒冬,便備受爭議。
這條分界線由何而來?又如何成為未經官方“嚴格界定”的南北集中供暖線?
目前已知的關於秦嶺淮河一線的最早論述由中國地學會首任會長張相文提出。1908年,張相文在其《新撰地文學》一書中明確提出:“北帶-南界北嶺淮水,北抵陰山長城。動物多馴驢良馬、山羊;西部多麝鹿犀牛。植物多枳、榆、檀、梨、栗、柿、葡萄。”這裏的“南界”,就是南北分界線,北嶺,也多認為是秦嶺。
1912年,民國時期教科書《新體中國地理學》出版。這本教科書由於參考了張相文的研究成果,也將秦嶺淮河作為我國南北的分界:“南北二嶺,橫絕域中,劃為三帶。黃河、揚子江、珠江三巨川流貫其間。北嶺淮河以北為北帶,為黃河流域。”
1935年,竺可楨先生在其《中國氣候概論》中明確說到秦嶺—淮河線。他說:“凡曾經秦嶺山脈者,未有不注意此山脈南北二區域間之差異。推究其因,蓋以氣候顯然不同,遂使華北、華南植物之種類,旅行之方式,以及人民之特性迥然有別。”
此後,秦嶺-淮河線逐漸成為我國公認的南北地理分界線。除了這個“身份”,它還是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線、1月份0℃等溫線、溫帶季風與亞熱帶季風氣候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分界線、濕潤與半濕潤區分界線……到上世紀50年代,它又成為南北集體供暖的分界線。
這個鏈接中有標示圖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948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