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鋼建教授 題目是“文明源頭與一帶一路”:

來源: yzout 2021-03-08 23:53:46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017 bytes)
回答: 天下大同YMCK10252021-03-08 20:03:50

本次會議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與“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共同主辦,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當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國“一帶一路”戰略 研究院和國家“一帶一路”數據分析與決策支持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承辦。本文是大陸新儒家首倡者、世界新文明史觀的開拓者、 湖南大學法學院原院長杜鋼建教授在論壇上演講的整理稿。

非常感謝組委會的邀請,我的發言題目是“文明源頭與一帶一路”。我2017年底出版了一本書叫《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一帶一路”經過五年的發展,成效很好,當年不在一帶一路的幾個沿線國家,比如說韓國、日本等等國家,都在積極爭取加入“一帶一路”。韓國方麵,在產業部下麵,專門成立一個“韓中‘一帶一路’企業協會”,邀請我做這個協會的主席。

去年我在美國奧城大學“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論壇上,重點追溯了各大文明的源頭,而西方文明的源頭在中國。我的研究得出,一帶一路傳承的“絲路文明”也好,“陶路文化”也好,都離不開這個文明源頭,需要我們對文明起源重新思考。

前年(2017年11月8日)特朗普到中國來,講了埃及文明有8000年。那麽埃及文明從哪裏來的?我的書中研究表明,古埃及文明是來自於中國的大西南地區,就是大湘西地區。為什麽呢?古代無論是古桂國、古蒼梧國、古黔國還是古吳國等等,它們的政治中心都是在現在的湖南轄區。所以我用大湘西這個概念。那麽關於文明的界定呢,有幾個基本要素,我們必須要思考。

第一,文字。其實現在的考古證明,我們的文字有萬年以上的曆史,無論是北方的還是南方的考古都證明了。特別大家不要忘記了,我們的古彝族文字,到現在一直在使用,已有上萬年的曆史,還有羌族的文字同樣如此。更不要忘記,我們記載的商朝甲骨文字,雖然商朝隻有3700多年,但形成甲骨文本身需要漫長的時間,甲骨文應有8000到1萬年的曆史。更重要的是,在廣西平果縣甘桑遺址的考古證明,夏朝的石刻文被發現於2006年,能夠識讀的文字有上千字。我的研究表明,甘桑石刻文不僅是夏朝的文字,而且是先夏的文字。甘桑石刻文證明,無論是腓尼基文,還是希臘文,還是拉丁文等等,它的源頭都在夏朝的文字,可追溯到甘桑石刻文。文字是文明的重要要素,這是不可忽視的。

第二,更重要的是什麽?是曆法。我是研究法律文化史的,上古的國際公法,就是天文曆法,是宗主國和所有的方國共同使用的天文曆法。而太陽曆法是6萬年前伏羲朝時期在大湘西地區編製的曆法,以後傳播到了古埃及地區和美洲地區。曆法需要漫長時間的不斷推演,考古發掘證明了,包括距今8000年到15000年之間的各地的巨石,其實都是天文觀測站,都在收集不同的數據,為編製天文曆法而服務的。世界的巨石文化源於大湘西地區。

除了文字、曆法以外,我認為一帶一路還需要特別重視一種文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工匠文化”。工匠精神、工匠文化的傳播極為重要。工匠文化的曆史表明,共濟會的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但是4000年以前它的源頭在哪裏?西方的文化研究表明:無論是根據《聖經》還是《古蘭經》,還是根據希伯萊文的經文,西方民族的曆史隻能追溯到距今7000年左右,也就是到唐朝也就隻有6000年,而前2000年的曆史是模糊不清的。因為這些民族都是從中國的大西南,一步一步向北向西遷徙過去的。當時的文字記載有限,雖然口傳的曆史能夠反映一些曆史的真相,卻不夠清晰,特別是5000年前的曆史。但是工匠的曆史,我們華夏文明可以非常清晰地追溯上萬年。我們的工匠史,無論是從幾十萬年前有巢氏築巢改變人類的居住條件,從穴居邁向巢居;還是到後來幾萬年前伏羲氏漁獵工具的發明,7、8000年前神農氏農具的發明、手工製作的發明,到6000年前黃帝時代城市的築造等等,曆史的脈絡很清晰。

人類建築的第一座城市在哪裏呢?就是在伊甸園的東邊諾德之地,那麽伊甸園在哪裏呢?我的研究表明,伊甸園在大湘西地區,在現在以四川為主的地區,而伊甸園的東邊,恰恰是現在湖南的西邊。而湖南的這個諾德之地在哪呢?該隱作為亞當的兒子,到了伊甸園的東邊建立了城市,第一座城市用他兒子的名字命名,叫以諾城,以諾這個城在哪裏呢,在現在的湖南的澧水流域。也就是我們的考古發現的,在6200年以前,世界最早的城市是在湖南的澧水流域,叫城頭山。而城頭山的曆史表明,它周邊的一係列的古城,都是禹王的父親鯀的家族創建的。而鯀,無論是從作為臣還是作為帝王,鯀本身的家族有很多代。我從比較語言學研究的角度認為,該隱實際上是鯀的家族成員,後人對該隱的記憶就是對鯀的家族的曆史記憶。那麽“鯀造城”的這個曆史,在我們漢文獻中的記載非常豐富。工匠文化的曆史中,我們需要特別重視的是城市文化。

工匠文化的曆史表明,城頭山是人類目前考古出來最早的城市。但是城市的曆史還遠遠不止6000年,往前挖掘應該還有收獲,比如8000年前湖南的彭頭山已經有城市的雛形。早在黃帝時期,黃帝造五城十二樓迎接王母聖母,所以造城的曆史在中國史書的記載更為悠久。當然,黃帝是十代黃帝,不是一個人。而黃帝的年限,我們現在所接受的是4700多年,這個年限的判斷是有嚴重誤差的。

我們研究一帶一路,從理論上必須往絲路文化、陶路文化以及更早的繩索文化來追溯。因為人類最早的文字是立體文字、三維文字,也就是繩索文字,那是在繩文時代。而繩索文字的發明,也是在大湘西地區,弇茲氏部落早在6萬年以前就使用這種文字。而在伏羲朝,6萬年左右的平麵文字才開始發明、使用。所以,人類文字的起源也在大湘西地區。

尤其我的《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這本書揭示,無論是古希臘的三大民族,還是古羅馬三大民族,他都是在不同時期,從中國移民到西方的。而且從祖源上來推論,都起源於大湘西地區。

特別是我今天想強調,去年我在美國奧城大學演講,講到在美國的華人朋友的孩子上學不敢講中文,認為在美國的中學講中文是一種恥辱。我說錯了,我指出,古漢語是英語的母語。今天,在我們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我又要強調這一點,要學好外語,一定要學好漢語,特別是古漢語。為什麽這樣講呢,因為整個英國文化起源於中國。

大家知道,英國早期有兩大民族盎格魯人、撒克遜人。他們都是起源於中國。英國人具體源自於哪裏呢?來自於中國的古英國。中國的古英國在哪裏呢?在現在的湖北。湖北現在有一個縣叫英山縣。夏商時期中國的古英國在這裏,所以現在叫英山縣(民國叫英縣)。古英國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大湘西地區的皋陶,也就是堯舜禹時期的大法官。所以,在商朝推翻夏朝以後,古英國人開始往西遷移,在印度建立了英國,後來到了兩河流域建立了英國,然後到漢代已經翻譯成“恩屈國”,就演化成了我們現在講的“盎格魯”。

我早年本科也是學外語的,後來做比較語言學研究。大家隻要認真去做比較研究,就會發現英語跟中文是同源的。同源的原因在哪?來自於我們古英國人的遷徙,一直遷徙到了歐洲。所以這一段曆史,我認為對於絲綢之路來說非常重要。

去年我在香港也講,英語的母語是漢語。英國人怎麽遷徙,包括撒克遜人怎麽遷徙的曆史,大家聽了以後,認為非常重要。我們隻是想還原曆史的真相。所以我說,“一帶一路”到今天為止的這五年,我們需要重視曆史的、文化的源頭,去展開各方麵的研究。

另外我還有一本書,叫《聖經人物與中國曆史》,今年要出版。我們大家知道諾亞方舟,諾亞的祖先是誰?諾亞的父親、爺爺、高祖、曾祖是誰。他的曾祖就是我們黃帝時期的大臣,叫胡曹,翻譯成現在的英文叫隱諾。但是在阿拉伯文中,他叫胡曹,也就是我們在坐的胡姓的祖先和曹操曹氏的祖先。胡曹給我們人類的貢獻是什麽?製作衣服,叫“胡曹作衣”。所以,諾亞的祖先實際上是我們黃帝120個大臣當中一個大臣的後裔而已,包括整個諾亞的三個兒子跟中國的曆史也關係密切,以及以色列猶太人和我們西周的關係,以及也門阿拉伯跟我們西王母的曆史的關係。我的《文明源頭與大同世界》這本書裏麵都有具體的解釋。

我希望我們更多地從曆史文化的角度,深度思考一帶一路。一帶一路不是憑空而來的,一帶一路是絲路文化傳播的一個延續,一帶一路更揭示了未來中華民族如何立足世界回溯曆史真相,能夠讓人們重新記憶《禮記》中講的“三代以上,天下大同”。

上一周,我召開了《山海經》的研討會,《山海經》源於山海圖,曆代山海圖就是世界地圖。不相信的朋友,你隻要在網上搜索山海圖,就會發現,山海圖全是世界地圖。早在8000年以前,炎帝的大臣赤翼和白阜在大湘西地區分別組建了兩大團隊去測量地球製作地圖,就是最早的山海圖。光是白阜這個團隊就有六國人,在當時的方國萬國當中,每個方國平均人口是5000人左右。我在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考古遺址中研究,東西方的平均人口,在8000年以前的一個方國,應該是5000人左右。6個方國就有3萬人左右。白阜六國人研究東極到西極的距離,另外一個赤冀的團隊研究北極到南極的距離。所以,《山海經》給我們展現了“三代以上、天下大同”的這樣一個曆史圖景和格局,需要我們今人重新汲取其精神。我跟大家的匯報分享就到這裏,謝謝大家!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