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占山頭

來源: YMCK1025 2021-03-03 22:12:45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2241 bytes)

他拿出養老錢造房獨居,太太住另一個山頭:謝謝她給我自由

點擊右邊星標 一條 2021-02-24

 

藝術家楊柏林
出生在一個非常貧困的鄉下,
13歲便到大城市打工。
一次偶爾的機會,
他被一位師父選中修大佛,
於是借機走訪了世界各地的名山,

並自學了繪畫和雕塑。

 

IMG_8601.GIF

 

IMG_8602.JPG

 

三十年前,他搬到了台北陽明山旁
幾棟廢棄的農舍裏,
把賺到的1、2億台幣都花在了這個空間裏,
一邊創作,一邊改造,
像完成一件藝術品一樣,

從未停止對這棟房子的“精修”。

房子被蕨類植物包裹住,
有茶室、有佛堂,
站在頂層露台,
就能看到台北故宮博物院。
他還把自己的雕塑,擺在森林裏、水池中。

 

IMG_8603.GIF
楊柏林平時一個人住,
太太住在隔了兩條河的另一個家,
倆人刻意地保持著距離。
“我很感謝我的太太,
婚後還能讓我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這是一種好運氣。”

自述   楊柏林   

編輯   張翔宇 責編   鄧凱蕾

 

IMG_8604.JPG
IMG_8605.GIF

 一邊修大佛, 一邊自學雕塑、繪畫 

我出生在台灣中南部,一個貧窮鄉下的茅草屋裏。因為當地以農業、養殖業為主,長期抽地下水,造成了地麵下陷了大概兩米,連泥土都是黑色的。所以我從小的夢想就是能住進山裏,為自己蓋一個房子。

在我的家鄉有種說法,那裏隻培養三種人:警察、法官和流氓,藝術家是非常少的,我就是其中一個。

 

IMG_8606.JPG
IMG_8607.JPG
小時候的家庭狀況,很接近一級貧苦的狀態,我會獨自帶一包米,騎一個破爛的腳踏車,每天中午在池塘旁,自己找磚頭搭建火爐,煮一鍋飯吃。
在鄉下上了半年私塾,因為沒錢繼續讀書,也沒有適合的工作,我13歲就被迫離開家鄉到台北打工。最初是在書店賣書,一個月的工資隻有150塊台幣(相當於人民幣30塊)。

 

IMG_8608.GIF

 

在我30歲的時候,偶然的一次機會,一位寺廟裏的師父找到我幫他修繕大佛。佛像16米高,接近四層樓的高度,一修就是近3年。
借著修大佛的機會,我開始跟著師父到印度的四大名山考察,隨後又去了日本、山西等很多地方,都是和佛教相關的。
沒有老師係統地教過我,所有跟藝術相關的:雕刻、繪畫,甚至文學都是我自學的。

 

IMG_8609.GIF

 為了選址,花巨資買下四塊地做比較 

之前因為修佛像的工作,我在觀音山的一個工作室租住了6年。後來場地要收回去,我被迫開始尋求新的空間。

正式搬來前,我找了很多地方,甚至不惜買下四、五塊不同的地皮進行比較,花費了不少錢。

一次喝茶的機會,認識了兩位企業家,他們聽說我在尋找新的居所,第二天就找人帶我來到了這裏看場地,並且提出免費借給我使用。

 

IMG_8610.GIF

空間麵積不大,占地約4000平米,隻有我一個住在這裏。

房子在海拔150多米的半山腰上,右邊就是陽明山。站在頂層露台,低頭便能看到台北故宮博物院,開車過去隻需要5分鍾。

原本這裏隻是一個破舊的農家,周圍近乎是半原始森林的狀態。我花了幾十年的時間住在這裏,慢慢觀察,自己究竟想要什麽,一點一點進行改造,至今已經有29年了。

 

IMG_8611.JPG

 

楊柏林和太太的合影,19歲攝

我不擅長社交,和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很疏離的。我的太太住在另一個地方,隔了兩條河。保持這個距離,我們的關係會比較融洽。我可以獨自在這裏進行創作,算是一種好運氣。

我一個人住在山上,每天麵對的就是這些植物,大自然會告訴我,應該怎樣去布置一棟房子。我希望每個來這裏的人,都會有驚歎的感覺。

 

IMG_8612.GIF
IMG_8613.GIF

因為之前發生過山崩,整個房子的三分之二都灌進了泥漿,裏麵還有一些野貓、野狗的屍體,改建過程非常不易。

我把做公共藝術、雕塑賺的錢,全都花在了建造這個空間上。我沒有認真地計算過,1、2億(台幣)肯定是有的。真的像完成一件藝術品一樣,去精修這棟房子。

我不是一個很會存錢的人,隻有把賺到的錢花掉,才有動力再去賺。要玩就玩大的,玩有趣的東西。

 

IMG_8614.GIF

 被森林包圍的空間, 連伊東豐雄也點讚 

我很喜歡被植物包圍的感覺,覺得這樣的空間是最安全的,所以陸陸續續在山上、房子旁種了很多樹。

 

IMG_8615.GIF

特別喜歡野生的蕨類植物,但蕨類不易種、不易活,剛搬來這裏的時候,幾乎看不到任何蕨類。

後來,我通過朋友找到了很多野生的、甚至稀有的蕨類種在這裏。奇怪的是,它們開始從山裏爬出來,跑到我的房子旁邊,漸漸把這裏包裹了起來。於是我把這裏取名為:蕨知苑。

 

IMG_8616.JPG

現在,這裏是一個獨立的門戶,需要沿著一條很長的廊道才能走到門口。

因為房子處於半山腰,總感覺是向前傾斜的。專門做了一個很重的大鐵門,從後麵把它繃住,心裏才終於安定了。

 
IMG_8617.JPG

IMG_8618.GIF

 

一共有三層。因為是朝西向的,視野非常開闊,夕陽會穿透樹林照射進來,樹影斑駁的樣子非常迷人。

 

IMG_8619.GIF

 

一進門是一個大佛堂,擺放著一個明朝的菩薩木雕。

左轉到達的兩層空間,是我待得最久的地方,它有一個玻璃屋頂,我常常在一樓接待朋友。
 
IMG_8620.GIF
IMG_8621.GIF

 

沿著夾角處狹窄的木樓梯上樓,是開放式的回字形閣樓,這裏是我的臥室。

站在任何一個角落,都能看到落地窗外的森林,成片的蓮霧樹非常漂亮。我在靠近窗邊的位置放了一把躺椅,平時習慣倚靠在這裏看看書,或者小憩一會兒。
 

IMG_8622.GIF

 

IMG_8623.JPG
楊柏林和愛馬仕法國女老板後代合影

蕨知苑攝

閣樓的中間是挑空的,7米高,立著四根柱子。其中有兩根,是從寺廟拆下騰挪過來的。

每根木頭上,分別擺放著不同的物件。其中一根的頂部是一匹馬,因為我是屬馬的。還有一根柱子上放了一個非洲錢幣,是以物換物得到的。愛馬仕法國女老板的後代來過我家,說她也收藏了一個一模一樣的。

 

IMG_8624.GIF

IMG_8625.JPG

 

左側通道可通往隱藏在地下的書房,和另一間客臥。進入書房前,需要經過玄關,我設計了一個木製的推門,可以讓空氣對流。很多第一次來這裏的朋友,都很喜歡這個空間。

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來的時候,對我說:“哇,這裏太好了。我也想在有生之年,為自己蓋一棟房子。”

藝術家洹說:“台灣有你的空間,我才比較想要來台灣。”對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讚美。

 

IMG_8626.JPG

 

《島嶼》係列,擺在入口處

IMG_8627.JPG

 

《孕》係列,擺在中央庭院的水池旁

IMG_8628.JPG

 

《生態漫波》係列,擺在森林裏

 把自己的雕塑作品,

 擺在水池裏、庭院中 

入口的廊道兩側,擺放著我的一些作品。白色的,是《島嶼》係列,是石頭材質的,一共有三件。其中一件擺放在台北華山藝文特區廣場上。

這組作品的靈感,來自我小時候看到的中央山脈的一座遠山,和東北角的海岸線。把它放在這裏,有一種迎賓的感覺。

 

IMG_8629.GIF

從寺廟裏騰挪來的大門

通往畫室的大門,是從寺廟裏搬過來的。正下方,是我最早改造出來的工作室,很多初期的創作,都是在這個空間完成的。

右側擺放了一張畫作,名叫《鄉愁》。我始終在用鄉愁作為靈感創作,好像沒有童年的孤單和傷心,我的創作就沒辦法完成。

書房使用了大量的落地玻璃,四周攀爬了很多植物。一些新的作品,常常擺放在這裏。

 

IMG_8630.JPG

IMG_8631.GIF

 

第三層,是重新改造的一個下沉式的茶空間,非常幹淨。正對著的是一棵蓮霧樹,橫跨在入口處,是我刻意保留下來的,需要低著頭才能過去。

因為創造了這個喝茶的空間,近幾年我開始享受一個人泡茶的時光,是非常安穩的狀態。

 

IMG_8632.GIF
IMG_8633.GIF

小美術館

沿著樓梯走下去,是一個小的美術館。可以看到室外的蕨類植物,和一個露天的小水塘。

 

IMG_8634.GIF

水塘旁種了一棵梅花樹,是我從中央山脈移植過來的,在台灣是非常特別的。後來,很多鳥也會經常飛到水塘裏泡澡、嬉鬧。

這棵玉蘭花,是我29年前種下的,因為我的母親名叫:楊許玉蘭,所以感覺很親切。它兩年前受到了台風的摧殘,樹幹上留下了幾道疤痕。經過細心的照顧,現在它生長得非常好。

 

IMG_8635.JPG

 

清晨的頂層露台

IMG_8636.JPG

 

黃昏時分的頂層露台

室外的頂層陽台,有一個無邊水池,看起來像一個隱藏在山裏的湖泊。低頭看下去,就是台北故宮博物院。

 

IMG_8637.GIF

 

《生命》,楊柏林雕塑作品

水池裏有兩件我的作品。一件叫《生命》,形狀看起來像一顆蛋。雖然直徑隻有一米多,但反射的視野非常寬廣,它可以映射到不同的人、不一樣的藍天或者暴風雨,很有趣。

 

IMG_8638.GIF

 

《美麗家園》,楊柏林雕塑作品

另一件名叫《美麗家園》,頂部像一個飛碟,垂掉下來的像一顆顆米,它的創作靈感,來自我的童年。

我的父親是個文盲,但對我是很嚴厲的。記得當時我正在讀四年級,晚飯是滾燙的米粥,我一個人盛了七碗,父親非常生氣,把整個晚飯一下子都掀翻了,粥全部被揚到了空中,就像從天而落的星星。

現在回想起來,還是會很心痛。取《美麗家園》這個名字,是因為我始終在尋找一個可以常住的家。

 

IMG_8639.GIF

 

 享受獨處,

 一個人也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算是一個比較貪心的人,所以才買了很多的物件擺在房子裏。很多古董、建築材料都是混搭的,穿插擺放在不同的空間。

家裏基本不用水泥加工的東西,大部分都是手工的。牆上使用的,也是收集來的老的防火磚。

 

IMG_8640.GIF
IMG_8641.JPG

有山西的鎮水獸,也有很多西方的,比如印度的柱子、羅馬的雕塑,甚至巴基斯坦的老物件,都是我從國外帶回來的。它們會替我講話,別人來到這裏,就會知道我是什麽樣的人。

 

IMG_8642.GIF
IMG_8643.GIF

這幾根柱子,是我從北印度帶回來的,整齊地排列在一起,形成了矩陣式的室外連廊,非常引人注目。

 

IMG_8644.GIF

這是1920年之前的一個行李箱,比LV還要漂亮,上麵擺放了一件用犀牛骨頭做的雕刻。

我喜歡收集體量很大、造型奇特的老木頭,很多都用在了畫室裏,為了避免墨汁潑灑到木頭上,我把它們全部包裹了起來。

 

IMG_8645.GIF

頂層露台上,擺放著一塊邊材,是我十幾年前買到的。它有八米長,是台灣最頂級珍貴的肖楠木,是有著上千年曆史的神木,既可以作為裝飾品,也可以作為椅子使用。

現在,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山上,偶爾打理一下擺在室外的雕塑作品,畫一張畫。唯一堅持的運動,就是每天在露台練氣功,因為它是一個人獨處就能完成的。

 

IMG_8646.GIF

我享受清醒時候的孤獨。它是別人不懂你的時候,你給自己的一種力量,讓你對生命有一種信仰,對生活保持樂觀。

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快樂。一個人能夠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這件事是比較重要的。

未來,我不希望這裏變成一個私人的空間,而是能變成一個公共財產繼續使用,從而得到永續。
 
部分圖片由楊柏林提供

所有跟帖: 

圍剿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175376 bytes) () 03/03/2021 postreply 22:16:10

這麽豐富的內容,,好帖,,權作一次隨文旅行,,謝謝,,早上好~謝謝 -青鬆站- 給 青鬆站 發送悄悄話 青鬆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21 postreply 05:07:56

早晨好!來一次隨曲旅行?(^_^) -YMCK1025- 給 YMCK1025 發送悄悄話 (212 bytes) () 03/04/2021 postreply 06:58:17

樸樹啊,,老師,,.謝謝啊,,中午好,,辛苦了~~ -青鬆站- 給 青鬆站 發送悄悄話 青鬆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4/2021 postreply 09:01:1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