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兄,這個比喻肯定有不恰當的地方。不如把保送清華,改成一定可以上大學。至於真相是什麽,那可不一定。

來源: 陶陶三 2021-02-20 17:32:1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45 bytes)
回答: 其實,法眼2021-02-20 17:28:21

因為那些東西,往往是我們最難以置信的是真的。當然也可能,最簡單的,簡單到難以置信的是真的。

各個哲學teaching教法不同。我這裏,主要重點在描述“不相妨”和“修”的心境對比感覺。:-)

 

 

所有跟帖: 

是的,不論如何,六道的眾生都具佛性,隻是業障厚薄之別。 -法眼- 給 法眼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17:36:02

所以就是個回歸機製的問題。:-)眾生是如何回歸的,是隻需要發現真我,還是需要提升等級。一死便知。:-)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17:40:05

禪宗頓教的殊勝之處在於一開端就重明心見性;之後則稱性起修,不至妄修瞎練。這個回歸算是最直接了。 -法眼- 給 法眼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17:46:23

一把利刃,鋒利無比。善根器者得之,可謂逍遙無比。哪怕你隻是單純的相信也好。:-)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17:49:21

是的,哪怕隻是單純的相信也是有受用的。 -法眼- 給 法眼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17:56:54

話又說回來,若非往昔種善根,縱然聞法難受信。 -法眼- 給 法眼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18:08:27

嗯,是這個道理。所以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需有善根。普通人三生三世,佛陀、慧能親自說法不可得。:-) -陶陶三- 給 陶陶三 發送悄悄話 陶陶三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18:15:17

密宗的寧瑪派和噶舉派也是走相似的路線。 -法眼- 給 法眼 發送悄悄話 (1066 bytes) () 02/20/2021 postreply 17:55: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