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人生是否如您所料?
在中國古老的預測術中,有一種叫“八字命運預測術”,據說得道的預測師能根據一個人的生辰八字結合大運流年的變化,精準地推測出一個人未來某年甚至某月將會發生什麽樣的事情。這種本事我是沒有,不知讀者諸君可有?
看到“真實故事計劃”的“非虛構”征文大賽的海報,我將自己的教師職業生涯作了一番回顧,這一回顧,有兩個收獲或者說兩個感想:一個是“世事難料”。我是在1986年7月份師範院校畢業分配在B師範學校成為一名中等師範人民教師的,距今已經整整三十三年了,這三十多年的所遇所見所聞,是我當初沒有料到也不能料到的;再一個感想就是“經曆就是財富”。
我三十多年的教師生涯,在經曆的時候覺得每一天都是那樣平平淡淡,無風無雨地走過來,如今回頭展望,卻發現自己從中對社會、對人生、對人性有了更深切地體察,沒有這些經曆,這種體察是不能得到的。人的經曆仿佛是一塊包藏真金的礦石,隻要我們善於冶煉是可以從中提取出光彩奪目的純金的!
一
我之成為一個人民教師,是當初沒有料到的。
因為最初我的夢想或曰理想是當一名科學家。
這並不是我狂妄,因為在那個時代,你隨便去采訪一個小學生一個初中生,問問他的人生理想是什麽?十有八九得到的回答是:當一名科學家。
這是時代使然。
當一九七八年對我們國家和社會發展具有轉折意義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時候,我正好上初中,正是一個做夢的年紀。
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決定:將全黨全國人民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上來!但是要搞建設,離不開知識,離不開人才。然而“十年動亂”將中國教育搞得一片荒蕪,人才出現了斷層,為了盡快彌補人才的不足,中央喊出了“尊重人才、尊重知識、尊重知識分子”的口號,於是作為知識和知識分子代表的科學家成了全社會膜拜的對象,那個一心攻克世界數學難題、在生活上近乎白癡的數學家陳景潤成了萬千學子心中的偶像,他那因為思考問題走路碰了電線杆還連連向之道歉的言行都成了眾人津津樂道的美談。
在這種社會氛圍下,那些對未來富於幻想的少年學子將自己的人生理想鎖定為“科學家”也就不奇怪了。
就像在現在這個娛樂至上的年代,少男少女都把歌壇影壇上那些帥哥靚妹當做自己的心中偶像和人生追求是一樣的,人在社會中生活貌似很獨立很自由,但對絕大多數人來講,置身於時代的洪流,是不能不受其裹挾的。
因為是職業回顧,所以,現在不說為什麽最終成為了一名人民教師,因為那個話頭說起來也很漫長,要說的話就會偏離中心很遠。
我還是從我成為人民教師那一天說起。
因為上的是師範院校,畢業之後理所當然就是從事教育事業,做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那個時候畢業國家還包分配。所謂包分配就是由國家指定畢業去向,雖然原則上是根據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和表現以及結合個人誌願進行分配,由於分配權掌握在班級輔導員手上,而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原則在執行時會發生很大的偏離,所以正像在其他社會領域,凡涉及到利益的地方,人情關係都會大行其道。
我當時年輕,對分到什麽地方都無所謂。隻是由於在畢業前,父親突發腦血栓,導致行走不便,需要人照顧,於是便向學校申請回到父母所在的小縣城,學校同意了,最終分在了B學校,因為B學校是一所中等師範學校,所以下麵就稱B師。
B師是一所老師範學校,是所謂直隸九師中的一所,成立於一九二五年,到此時已經有六十年的曆史了。此校雖然曆史悠久,但是由於坐落在一個縣級市,在“地利”上吃了虧,發展受到了限製。古人講做事要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且有“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之說,實際上“天時、地利、人和”對事情的成功都是不可或缺的,天時指的是時機,老話有“機不可失,失不再來”,這裏的“機”就是指時機,是風雲際會造成的外部條件,抓住了可以乘勢而起,現在有句話叫“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指的就是時機帶來的效應,如果時機不對,好比冬天去種莊稼,就會勞而無功;地利的作用也十分明顯,還拿種莊稼作比喻,如果種子撒在肥沃的土地上,那生長起來就會迅速而茁壯;而如果撒在了貧瘠的土地上,為了讓禾苗茁壯成長,就會費老了人力;而如果不幸撒在了鹽堿地上,就會更消磨人力,搞不好還會使禾苗夭折。
B師吃“地利”之虧,首先表現在辦學經費上。因為咱中國熱衷於搞等級差別,大城市和中等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無論是工資待遇還是辦公條件都有差別,由此就導致辦公經費有差別,從而導致B師跟位於大中等城市的同級學校相比辦學經費要相差不少,經費是學校的命脈,經費不足就導致學校營養不良,發展自然受限;其次表現在對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導致很多自有的優秀教學人才流失,而新畢業的高材生不來。當以後學校升格麵對全國招生的時候,因為位於小縣城,對學生沒有吸引力,也使學生的質量受到影響。
不過在八十年代,當它還是隻是麵對本地區招生的時候,這一點還不明顯。那個時候,雖然在本地區還有一所同級師範學校,位於地級市內,但是由於這兩所學校是分片招生,相互之間沒有競爭,所以影響不大。在八十年代,中等師範學校是從初中生中通過中考招生的,由於中專畢業屬於國家幹部,而高中畢業除非考上大學,否則就還是普通百姓。
那個時候由於大學錄取率低,大部分高中畢業生都是回家務農(如果是農業戶口)或者做普通工人(如果是城鎮戶口),地位遠不能同中專畢業生相比,所以,中考的時候,好的學生很多都選擇了上中專,那個時候中專的錄取分數也確實比高中高,所以,當時的學生都是素質比較高的。
我是在1986年7月份來學校報到的,具體哪一天已經記不清了。當時因為國家指定工作單位,學校先把戶口關係、黨團員關係等等先轉到地區教委,然後自己再從地區教委把關係取來交到學校,這就算到學校報了到。
到學校報到的那一天,接待我的是一位姓任的三十多歲的女辦公室人員,任老師長得很清秀,眼睛雖然不大,但是五官很精致,齊耳的短發,皮膚細膩,粉中透紅,說話曼聲細語,很是和氣。
報完到之後,我就在校園之內轉了一圈。
該校位於小縣城一條東西幹路的北麵,大門朝南。當時的大門同一般機關單位的大門相似:都是兩個方形的混凝土門柱中間兩扇由鋼筋焊接成的鐵門,上麵呈弧形,帶著形似紅纓槍槍頭似的尖角,旁邊開一個便門,供人員進出。
一進大門,正對的是一條南北走向的甬路,甬路兩邊各有一排平房,西麵的是辦公室和檔案室;東麵的是後勤主任室、會計室。沿著甬路向北走,過了平房,兩邊是菜園,種著一些黃瓜、茄子、豆角、西紅柿等常見蔬菜,不時有彩蝶在園中飛舞。
甬路盡頭是一座高大的混凝土影壁,上書八個龍飛鳳舞的紅色大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影壁後麵是學校的圖書館和閱覽室圖書館後麵是家屬院家屬院後麵是一條東西甬道,甬道背麵就是主教學區,由一排排紅磚朱瓦的起脊平房組成,被一條南北走向的寬闊的甬路分割成東西兩部分。進了大門向東西各走50米,就會分別遇到由紅磚鋪就的兩條較寬的南北走向的甬路直通向北,這是校園的兩條主幹路。
對於東麵的主幹路,其西側就是剛剛述及的第一排平房,然後是菜園、圖書館、家屬院,然後與東西甬路相交過了東西甬路,其西側是一排開闊地帶同教學區相連,種著一些花草。
主幹路的東側,南頭是一藍架南北相對的籃球場,球場的東麵就是學校大禮堂。它們的北麵是一開闊地帶,過了開闊地帶,就是一排排東西向的紅磚朱瓦起脊平房,分別是校長辦公室、書記辦公室;後勤處;教務處政教處文印室;然後是單身男職工宿舍,女生宿舍,再後麵是兩排教室,教室後麵是電教室物理實驗室化學實驗室和生物實驗室。
在實驗室後麵有一條東西小路與主幹路相連,穿過小路,主幹路直通校園北牆,其東側,是一個大水坑,裏麵長滿了翠綠的蘆葦,校園清掃的垃圾也都倒在這個大水坑裏。過了大水坑是一個院落,裏麵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木料,院落北麵是一排平房,是學校的木工房,同學校的北院牆相連。
西麵的主幹路東側,前麵幾排是教工宿舍,後麵是各教研組辦公室,然後是那一條東西甬路,甬路後麵就是主教學區了。主幹路西側,前麵是一片空地,有一條路通向西麵的位於校園西南角的幼兒園.再後麵是教工食堂,後來改成了教工會議室。食堂後麵是一排東西向排布的水龍頭,供學生打水之用。水龍頭的西麵是高高的圓柱形水塔,供應全學校的自來水。
再後麵是一片女生宿舍,後來改成了資格較淺的教工家屬院。這片平房後麵就是操場,靠南豎立著一排排單杠和雙杠,緊接其後,靠近路邊的是幾個籃球場,籃球場西麵是寬闊的足球場 。西麵的主幹路在北麵同實驗室後麵的那條東西小道相連,小路的南麵是並列的男女廁所,北麵是農田,夏季種著麥子,秋季種著玉米。當時校園比較空曠,有大片的空地,在校園的西南麵就被教職員工開辟出一片菜地,種一些應時蔬菜。
在校園的東部除那條南北主幹路之外,還有兩條南北走向的小路,其中一條是介於男、女生宿舍之間,這條路較短,其北端同位於實驗室東麵的大水坑相連,有石灰預製板搭就的平台架於水坑之上,上豎一L形的由藍漆漆就的鋼管焊接成的欄杆 ,供人站在平台之上俯視水坑扶手倚身之用。這個大水坑東西約有50米長,南北約有百米,常年有水,坑邊載滿了枝條婆娑的楊柳,有一時期學校在裏麵撒上了魚種,變成了養魚池,禁止人垂釣,等歲末年尾,臨放寒假之前,將魚打撈上來分給教職員工,算是年終福利。
另一條南北走向的路較寬闊位於校園的最東側,這條路沒有用磚鋪就,所以不能稱之為甬路,其西側,北端就是剛剛提到的大水坑同實驗室後麵的東西小道相連,中間是幾排男生宿舍,再往南依次是學校的小賣部、校衛生室、教工會議室,然後同校辦工廠的北門相連。其東側,由北往南,依次是花房、鍋爐房,男女廁所和倉庫。再東麵就是一排排的教工宿舍,這是最早的教工宿舍,一般居住的都是老教師,其中有幾排同校園相通,供教職員工上下班出入;在校園的最西側是一排新建的教工宿舍,其中有一排規格較高,供校級領導家屬之用,其餘的住進了中年教職員工及其家屬。
我之所以如此不厭其煩地將當時學校的布局一一說出,乃是因為今後我就在這片天地裏活動,見證著一幕幕或喜或悲的人生大戲!
二
既然是職業生涯回顧,當然要側重職業經曆。
我所在的學校是一所中等師範學校,是為本地區專門培養小學人民教師的。為此,開設的科目主要有數學、語文、英語、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曆史、地理、音樂、美術以及心理學和教育學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還實行每周六天工作日,每天八小時工作。這是法定工作時間。按道理來講,既然是法定工作時間,就應該在這個工作時間內全心全意地去想、去思考、去做工作上的事情,實際上,教職員工真正用於工作的時間遠沒有這樣多的,特別是已經教過幾遍的中老年教師,在備課上花費的時間是很少的,平均下來,連備課、上課、看作業和教研活動的時間都算在一起,每天也就不過四個小時,青年教師因為在備課上花費的時間較多,每天也不過五六個小時,也沒有達到法定的工作時間。剩下的時間幹什麽?也不過是坐在一起,扯扯閑篇,說一些家長裏短,甚至打撲克、下象棋。
是真沒有工作要做嗎?也不是!
且不說教學研究沒有止境,就是學習落後同學的補習就是一個大任務。我們采用的是流行幾百年的“班級授課製”。“班級授課製”是十七世紀捷克斯洛伐克的偉大教育家誇美紐斯創立的,這種授課方式”是適應資本主義大生產對技術工人的大量需要而產生的,它的產生為大批量培訓技術工人做出了重大的貢獻。
但是由於一個班級有五、六十個學生一起上課,這些學生知識基礎不盡相同、領悟力有高有低,上課注意力也有集中和分散的差異,因此學習效果不會齊頭並進,一個班級總有一些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沒有達到應有的學習效果,按道理來講,對這些沒有達到教學要求的學生應該進行補課,但是事實上,幾乎沒有教師進行這一工作;
因為班級授課是按照學生的平均水平進行教授,這樣總會有一些基礎好的、領悟力強的學生“吃不飽”,對這些學生按照道理來講進行個別輔導,讓他們更迅速地成長,這也是教師份內的工作,但是事實上也並沒有教師進行這樣的“助推”工作;至於教學研究,那要做的工作就更多了:比如先進教學思想的學習和應用;比如教學技巧、教學能力的琢磨和提高,永遠沒有止境,但是真正在這方麵花費心思和功夫的人幾乎沒有。
有一段時間,我始終想不明白:為什麽人們寧肯把時間花在閑聊上也不去用在“精益求精”的工作上?如果說閑聊不用花費腦筋,而作工作要付出辛苦,那麽為什麽人們寧願下棋、打撲克也不去思考工作呢?難道下棋打撲克不需要動腦筋嗎?
後來我終於想明白了,原因有三:
- 做好工作是一件比較辛苦、費力的事情,遠不如閑談來的清閑自在,而人性深處確實有“好逸惡勞”的根苗,在一般情況下,是寧願選擇清閑也不願去費力吃苦。
- 社會上對一個人的褒貶標準不同。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看重、尊重一個人不是看他工作有多麽出色,不是看他在工作上付出了多少,而是看他為人處世有多麽圓滑,在社會上多麽能辦事,怎樣把自己的小生活經營的有聲有色!而一個一心撲在工作上的人,勢必在處世上就會用的心思少,而且這樣的人由於做事認真、處事嚴謹,不懂圓滑、不會圓滑,而被世人認為“迂腐、呆板”而成為眾人譏笑的對象。當時我們學校就有這樣的一個老教師,姓張是教物理的,他可以說將自己的全部心思都用在了物理的教學上,是省物理教研組組長,在業務上相當了得,但是由於“不懂生活”,老婆孩子都在農村,解決不了老婆孩子的戶口問題,而被老師們看不起,最後鬱鬱而終,得的是胃癌。
- 這是最重要的,就是人們在教學上的辛勤付出得不到有效回報。
千萬不要說人們不肯把時間精力用在工作上是思想問題,因而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通過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人們的思想覺悟,如果這樣想,那就大錯而特錯了!要知道,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中老年教師,都是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過來的,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思想工作做的還不到位?要記住那個年代是講“政治工作掛帥”的,在社會上思想教育工作是大講特講的,但是有用嗎?真的提高了人們的思想覺悟了嗎?沒有!
所以,千萬不要誇大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當然,思想政治工作有它的價值,但是這種思想教育工作必須在結合人們的實際利益的時候才能真正發揮作用,不同人們的實際利益發生聯係的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空的沒有任何實際價值的。比如,對人們講,做好自己的工作是自己份內的事情,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振興中華的需要,跟每個人都有關係。這些道理對不對呢?是對的,但是管用嗎?不管用!即便是一天念叨上十遍百遍也絲毫不起作用,這原因就在於這道理沒有跟教師群眾的實際利益掛上關係。
在高中教育方麵大家都知道現在有個聞名全國的“衡中模式”。“衡中模式”我們且不去議論它的好壞,它在“高考”選拔方麵確實體現了它的威力。很多學校看到了“衡中模式”在“高考”方麵的成功,都想移植到本校為我所用,但是能夠成功的極少,為什麽?就是因為他沒有學到“衡中”對教師的激勵模式。“衡中模式”的成功歸根結底是教師激勵模式的成功,教師激勵模式的成功歸根結底是由於“衡中”把教師的工作業績同教師的收入、尊嚴掛鉤,讓教師享受到付出的直接利益,沒有這個條件,“衡中模式”就行不通!
根據我的經曆,我總覺得在“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和個人利益”的關係問題上,絕大多數教師看重的是個人利益。我舉個例子,當時學校每周四下午兩節課後都要召開全校教職員工會議,由學校領導主持或者介紹學校工作,或者根據上級精神進行學習。這樣的會議往往是領導在上麵高聲講,下麵教師小聲地說,或者閉目養神,真正認真聽的很少,因為這些內容跟教師的切身利益沒有什麽關係,所以他們不關心。然而,一旦介紹的是跟教職員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內容時,比如評職稱、分房等事體,全體教師就會全神貫注去聽。
不但教師如此,就是學校領導其實在國家利益和本部門利益的關係上,看中的仍然是本部門利益,說白了就是他們自身的利益。比如,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國家進行住房改革,實行住宅商品化,嚴禁單位再蓋福利房。這樣的話,將來教職員工再購房的話就要多付出很多人民幣,在經濟利益上受到不小的損失,由於這個政策有一個實行的時間表,學校領導就在教職員工的支持下積極活動,終於從上麵爭取來最後一批福利建房。
再比如,我經曆過數次國家教育機關對學校的評估。根據評估標準,學校有一些辦學指標不過關,學校領導鼓動教職員工進行造假,蒙混過關,以通過評估。而教職員工,也積極參與,並不表示反對。我想這種情況不止在我們學校存在,在整個國家絕大多數單位都會存在這樣的問題。
這些現象都生動而深刻地反映了一種人性:人們最關心的還是自身的利益。
這不是單純的思想教育所能解決的問題。
有的人不明白:在過去戰爭年代,那些革命者為了崇高理想、為了勞苦大眾的共同利益,可以不惜拋頭顱撒熱血去艱苦奮鬥,為什麽在和平年代就不能為了社會的整體利益而艱苦奮鬥奮勇拚搏呢?
其實,在戰爭年代,推翻腐朽反動的剝削階級的政權,建立一個光明進步的新中國既是全體勞苦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是那些革命者的個人利益,這個時候,個人利益和共同利益是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共同利益就是個人利益,正因為如此,拿共同利益作號召,才能把千千萬萬個人緊密地團結起來,讓大家為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鬥才會真正地發揮鼓動作用。
人們感覺那個時候的思想教育工作真正地有成效,實際上那個時候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是通過身邊的事例讓人們切實認識到:大家共同的利益就是每個人的自身利益,二者是融合在一起不可分割的,由於二者真是合二為一的,思想教育符合實際,所以才會發揮效力。
而在和平年代,社會的共同利益同個人利益之間雖然有關係,但是不像戰爭年代那麽密切那麽融為一體,所以再用共同利益作號召就沒有那麽大的效力了。我們應該認識到這種差別,我們應該認識到無論什麽時候人們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切身利益,在戰爭年代,由於共同利益就是個人利益,所以,用共同利益作號召,會有巨大的鼓動作用。而在和平年代由於二者並不直接融合,共同利益就沒有那麽大的號召力,要真正把廣大群眾的工作熱情調動起來,必須把他的工作同他的個人利益密切結合起來,否則一切鼓動都是空的,不會產生任何實際效果。
我們說,在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個人利益關係上,人們更看重的是個人利益,這並不意味著在某種情況下,當國家利益、集體利益同個人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人們不會為了國家利益、集體利益暫時放棄個人利益。並不是這樣的,相反,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會看到,人們常常為了國家的利益集體的利益放棄個人利益,這同人們關注個人利益不是相矛盾嗎?其實不矛盾,因為這個時候,如果人們不放棄個人利益,就會引發眾怒,在個人利益上會招致更大的損失。此外,人們也知道,暫時在某些方麵損失個人利益,社會會在其他方麵予以彌補,綜合來看個人利益並沒有受到損失。
當然,以上所說,是就社會上一般人而言,不是針對某些個別先進的人物而言的。無論在什麽社會,總有這樣一些人,他們克勤克儉、任勞任怨地為社會工作,不計報酬,甚至為了公眾的利益做出犧牲,但是這樣的人畢竟是少數,代表不了大多數人,我們不能要求全社會都像他們那樣無私地奉獻,也不能以他們的思想行為作為製定社會政策的依據。
以我的鄙見,我認為今後國家和社會管理者的重大任務就是將公共利益融入個人利益之中,公共利益融入個人利益越好越充分,這個社會的公眾工作的積極性就越高,這個社會的發展就越快越健康。
三
下麵,是我的個人經曆。
我的個人經曆有什麽好看的?
我就是一個一般的人,正因為是一般的人,所以,我的成長經曆有一定的代表性,代表了一般人的成長過程。這就是哲學上“個別包含一般”的道理。現在有很多紀錄片,就是真實記錄某個人或某個群體的現實生活,從中人們除可以知道有一些人在那樣生活之外,也能領悟一些更多的東西。
國民黨桂係首領、後來回歸大陸的愛國者李宗仁曾經說過:如果每個人從八十歲開始他的人生,十有八九他會成為偉人。這意思是說,如果每個人在活了一輩子之後重新開始人生,由於有了以前的經驗教訓,他就可以避免很多人生彎路,很容易走向成功。可惜的是,每個人的人生隻有一次,不能重來,我的人生也是如此,所以,盡管現在回顧人生會發現有很多遺憾,但那也是無可挽回之事。關於人生的經驗教訓,我在後麵會講到。
常言道:旁觀者清。為了使自己更清楚看清自己的過往,我使用第三人稱來敘述。
1
我們將時間切回到1986年6月。
在這一月他拿到了“理科學士”的畢業證,這預示著他長達十四年(在此需要說明,那個時候我們高中上了十年)的學業生涯即將結束,由此將開始步入社會。
對於走向社會,他是懷有期待的,他並不像有一些人患有社會恐懼症。他不是一個甘於平庸的人,他渴望建功立業,他知道要想建功立業就要走向社會。
在大學時,有身為同鄉的學長畢業,臨別他曾經寫過一首詞:《釵頭鳳·贈友》,前半闕是描寫離愁的,後半闕是言誌的,其中寫道:“好男兒,且莫愁!······用武之地,方展身手,走!走!走!“
這是他當時心情的真實寫照。
他學的是師範,畢業之後被分到一所中等師範學校當數學教師,一開始他還真有在數學教育上進行研究,搞出點名堂以實現人生價值的想法。
因為上學的時候,他最痛恨的是那種灌輸式教學,所以,如今站上講堂,他決定拋棄這種教學方式,推行自己喜歡的“探究式”教學方式,就是在教學時將知識的產生過程講出來,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實行了一段時間之後,他發現想法跟現實有不小的差距:現在教學還是采用的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十七世紀創設的“班級授課”方式:五、六十名學生齊聚一個教室,在一個教師的輔導之下進行學習,這種教學方式,是很適合知識講授和技能訓練的,但是卻不適合培養學生探索能力、創造能力,
因為探索能力和創造能力實際上是需要一定天賦的,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非常高,教師隻是起一個點撥作用,所以,學生要思維活躍、注意高度集中,而且要有一定的悟性,這對於隻是根據側重於考察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書麵試卷成績來分班的“班級授課”方式來說,是遠遠不能達到要求的,因為對班級的大多數學生來講,根本跟不上教師的啟發思路,如果教師一定要使大多數學生都跟上思路,那就勢必要大大延長教學時間,原先製定的教學計劃根本無法完成,所以,最終這種教學方式的探索無疾而終。
他想進行的另一種教學探索是減少學習落後學生數量的嚐試。在教學中他發現,采用大班授課製,總有一些學生跟不上教學進度,學習上達不到要求,從培養標準上來看,這是不合格的。於是,他想盡量減少這樣學生的數量,辦法有兩個:一個是在備課時多多從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去設計教案,力爭在講課時深入淺出把內容講清楚,這需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深入細致地摸底調查;再有一個就是要提高落後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做了一段時間,很有成效。在期中考試的時候,他所教的兩個班的年級成績一個是第六名,一個是第八名。到期末考試的時候,兩個班已經分居第一和第二名,成為年級之首。然而,在年終評比先進的時候,他卻大失所望。
因為,他所在的組有兩個人被評上了教學先進分子,一個是教研組長,而另一個卻是在教學上表現平平但是卻十分擅長溜須拍馬的女教師。為此,教研組長特地找到他,對他說:“小周,我知道你參加工作以來工作十分投入,教學也有成績,但是領導考慮你是才參加工作,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所以,這次評比先進就沒有考慮你。今後的路還很長,希望你繼續努力,隻要你付出了,最終就會有回報。”
當時,他並沒有拿先進不先進當回事,於是對老組長說:“沒有關係,我之所以努力工作,並不是為當先進教師,所以沒有當上也無所謂,請領導放心,我盡心盡力投入工作的心沒有變,仍然會一如既往做好工作。”
後來他了解到,評比先進,是跟工資收入掛鉤的,連續兩年評上先進就會漲一級工資,而且將來在評聘職稱時也是重要的指標,因為這項工作涉及到實際的利益,所以,領導把機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裏:教學成績隻占百分之四十的比例,其餘百分之六十由領導決定,這樣就給先進教師的評比留下了人情空間。
他第一次真真確確感受到現實和教科書的差距:按照教科書上講的那些道理,按照事情的“應該”:評比先進教師,不應該注重教師在教學上的付出,不應該根據教學成績的排名嗎?怎麽這些重要因素卻隻占了百分之四十,其他因素卻占了百分之六十?道理上說不通,然而在現實中卻真的如此!
事實表明現實關係要比教科書複雜千倍!
有的人說,你又何必在乎先進教師那個稱號呢?“隻問耕耘,不問收獲”有何不好?
事實上,他真的做不到,他很在乎領導的評價,如果辛苦工作了半天,工作也有明顯的成績,卻沒有評上先進,而工作付出很少,隻是肯在溜須拍馬方麵下功夫的人卻評為先進,他覺得這種付出沒有價值,反而落得諷刺,於是工作上的努力大減,後來在教學他僅僅滿足於不被學生惡評即可。
2
雖然他很想建功立業,但是也不是非得在教學上做出成績不可,他還有很多項選擇。
他最希望做的是“諸葛亮”那樣謀臣的人物。
憑借《三國演義》和民間說書藝人的塑造,諸葛亮成了舉世讚美的人物:他的“神機妙算”,他的“料事如神”,在中國民間簡直是有口皆碑。
他知道諸葛亮這個人及其事跡,是在十一、二歲的時候。當時,作為他鄰居的表哥一家,因為母親早亡,父親作為生產隊飼養員常住牲口棚,家裏隻有幾個孩子當家,而這一家的幾個表哥又特別有親和力,喜與人交往,於是本家族的同輩兄弟乃至全村的同齡人都喜歡把他家當做聚集地,大家在沒事的時候,不管白天夜晚,就在他家聚會,談天說地,他那時也好熱鬧,雖然年齡小插不上言,沒有發言權,但是可以聽他們漫無邊際的議論。
這個時候,他們經常說起諸葛亮,說諸葛亮“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掐指一算”,萬事皆能搞定。說起諸葛亮的時候,無論是說者還是聽者,都是滿懷崇敬之心,這引起了他的興趣。他對大凡引起人尊敬的物事都感興趣,他就想做一個令人尊敬的人。
大凡一個有自尊心的人都想獲得別人的尊敬,然而他這方麵的願望卻各外地強烈,這主要是他母親的影響。
他小時候是個乖孩子,學習好,其他事情也做得井井有條,很讓母親省心。於是他母親就在街坊鄰居對他大加稱讚,他雖然不願母親在眾人麵前誇讚自己,但實際上心裏是很享受的。更主要的是有實際的利益。那個年代,中國人的物質生活相當貧困,在農村裏是常年吃那種紅高粱,這種糧食非常粗糙,口感很差,而且沒有油性,但是由於產量高,能讓人填飽肚子,所以,國家就讓農民大力種植,以至於其他農作物種植很少
。一年到頭總是吃紅高粱,吃來吃去就吃膩了(其實這種糧食由於口感差,吃一次就膩了),於是為了調劑生活,也偶爾做一些棒子麵甚至白麵的幹糧,但是由於量少,不可能全家人都吃,這個時候,因為他平時表現好,母親就把好吃的東西向他傾斜,讓他多吃一些,這讓他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受人稱讚的好處,於是無形之中使他樹立了要做一個受人尊敬的人的堅定意識。
現在他看到諸葛亮如此受人尊敬,於是,諸葛亮就成為他學習的榜樣。尤其後來,他看了《三國演義》,知道諸葛亮是劉備的軍師:不用親自上前敵衝鋒陷陣,沒有生命危險,說話還管用,還受劉備和大家的尊敬,他覺得這真是一個再好沒有的角色,於是他暗下決心,也要成為這樣的人物。
要成為諸葛亮一樣的人物,漸漸地將他引導到要對事物獲得正確的認識這樣一條道路上來,除此之外,現實生活中那些受人尊敬的人都是對事物有正確見解的人,這也導致他要對事物獲得正確的認識,這種思想必然在他接觸哲學這門學科之後,將他引向哲學思考之路。
他是在高中一年級學習哲學這門課程的,那個時候叫《哲學常識》,一接觸哲學這門學科他立即就認識到這門學科對自己誌向的重大價值:因為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就是教人如何正確看待世界和正確處理事情的,有了哲學這個武器,他感到在認識事物和處理事情上將有莫大的幫助,於是他將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學習哲學上。高中如此,在大學也是如此。
雖然,他過去在哲學上用的功夫不少,但是由於哲學是百科之母,涉及到整個宇宙的方方麵麵,所以需要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就哲學觀點來說,雖然他相信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也就是辯證唯物主義和曆史唯物主義的理論觀點,但是對於唯心主義為什麽錯誤?如何在理論上來駁倒它(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對唯心主義謬論駁斥最有力的是實踐,沒有從理論上通過嚴格推理來駁倒唯心論)?給一個事物如何全麵科學地認識它?在有了科學認識之後如何通過有效的實踐改變它?等等,對這些問題他還沒有真正弄明白,所以,他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這些問題常常使他苦惱。
另一方麵,由於參加了實際工作,每天要直接同一些人打交道,而他同人打交道的能力又非常的低下,使他不能得到他想得到的尊重,這也使他經常陷入苦惱之中。
當時困擾他的有兩大問題:一個是理論問題:就是世界觀和方法論問題,如何看待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如何科學的認識事物?如何卓有成效地改變事物?要把這些問題從理論上搞明白;一個是現實問題:如何同別人相處?如何同別人打交道?如何贏得別人的尊重?這兩大問題,由於在精力和時間上的衝突常常搞得他身心疲憊,苦不堪言。最後他采取的辦法就是二者擇一,隻能顧一頭。他擇取的是理論問題,因為他覺得理論問題不解決,現實問題也解決不好。由於這個決定,使他對現實問題采取了漠視的態度,無力顧及也無法顧及,這使他在現實生活中損失了一些東西。
他也曾經充當諸葛亮的角色給學校領導提學校發展的建議,這些建議公平地說大部分都是“書生議政”性質,不切合實際,有個別的有指導價值,但是領導卻置若罔聞。後來他發現,這些學校領導,雖然也想把學校搞好,但也是僅限於想想而已,如果真要動真格,還是舍不得付出。這些領導大都有高高在上的姿態,總覺得自己是領導,就應該在地位上高人一頭,在生活上要比一般教師多享受,要有一些特權,這樣想這樣做,怎麽能把教師群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呢?當他看透這一點時,他充當領導謀士的心也就冷卻近無了。
現實使他明白:諸葛亮這樣的角色盡管很好:不用衝鋒陷陣,而又能享受高位的利益。但是需要一個前提,就是得受到領導重用,如果領導不重用,也就等於零。至此,他才明白,諸葛亮為什麽要劉備三顧茅廬才肯出山的高明:諸葛亮這是在觀察劉備,是不是真正的重視自己,像諸葛亮這樣聰明的人早就料到,如果劉備隻是出於心血來潮來請自己,而並不是真心實意,那麽即便自己出得山來,自己的抱負也不能實現,因為得不到領導支持,就得不到實際的力量去實現。
他由此認識到,諸葛亮之流的謀士實際上也是無力之人,真正有力量的還是劉備曹操孫權這樣的領袖人物,可惜的是他對這樣的人物敬而遠之,他覺得這樣的人物太過於出風頭,經常處於風口浪尖,而且操心的事情又太多,他並不向往。
他決定將精力投入理論研究,他渴望像馬克思那樣創立一種完整的理論,為此他對中國教育進行研究,發現中國教育在教育目標的製定上有問題,中國的各級學校教育是按照行業來製定培養目標的,比如培養農業技術人才、工業技術人才、教育人才、商業人才等等,這樣來製定培養目標,導致各類人才的培養隻是在行業知識上的差別,而教育模式基本完全一樣:都是班級授課製,幾十個學生聚集在一個教室,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各門學科知識。這種模式培養技能型人才是比較合適的,但是對於培養具有創造精神和能力的理論型人才和技術發明型人才以及管理型人才都是有重大缺陷的,這就是為什麽中國教育在培養具有開拓精神的創新型人才方麵嚴重無力的原因所在。
我們的教育是為社會實踐服務的,是為了給社會實踐活動培養人才。而社會實踐從哲學上說來歸根結底就是一個改造世界的過程,而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就必須正確地認識世界,要正確地認識世界,就必須進行理論研究,所以學校教育要為社會培養理論型人才,他們的任務和職責就是進行理論研究,給社會實踐提供理論指導;
但是光有理論還不行,還必須把理論轉化成強大有力的工具,人類之所以有力量,不但表現在他有強大的認識能力,有科學的理論做武裝,而且表現在他能製造強大有力的工具作為改造世界的物質手段,體現出實際的物質力量,所以我們的教育還要培養能夠研發技術工具的人,這種人是技術研發人才;有了強大的工具,還需要有能夠操作這些工具的人去實際使用這些工具作用於現實事物,才能使這些工具潛在的力量發揮出來,得到真實的改造結果,所以我們的教育還要培養技術工人也就是站在生產第一線具體使用工具的人;
現在的社會實踐活動都是群體性的,是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活動,這就必須有組織者和管理者,這也是一種才人,也需要教育來培養。
由此可見,從改造世界的角度來講,我們的教育應該培養四類人才:理論研究型人才、技術研究型人才、技術操作人才和管理人才。這四種人才都是從事有效的社會實踐活動所必需的,但是需要的數量不同,四者之間有一定的比例關係,形成人才結構。這四類人才對學生的素質要求不同,培養模式不同,我們以往的教育沒有注意到這些,而隻是按照培養技術工人的一種模式來培養四類人才,安得能達到目的?
隻要我們有了按照一定結構組織起來的理論研究型人才、技術研發人才、技術工人和管理人才,我們社會的各項實踐活動就能夠順利展開並取得卓有的成效,所以培養理論型研究人才、技術型研究人才、技術工人和管理人才是我們教育的任務,而這四類人才的培養模式以及對受教育者素質的要求是不同的,我們必須根據這些人才成長的內在規律來製定相應的培養模式,而傳統的教育模式隻適合培養技術工人,由此可見,我們的傳統教育在培養理論型研究人才、技術型研究人才以及管理者方麵是多麽無力!它對我們社會的發展進程起了阻礙作用,應該加以大力的改革!
我們的教育改革應該朝著這個方向去改,即怎樣卓有成效地培養上述四類人才的方向去改,以這樣的觀點去看我們現在的教育改革還處於盲人摸象階段,還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向!
這可以說是他在教育理論上作出的有益探索,他把自己的探索結果寫成論文投出欲求發表。結果卻被學術刊物通知要交上萬元的版麵費,這真使他哭笑不得:他花費心血研究出來的東西,本來是有益社會的,不但得不到稿費做補償,反而要自己掏錢來發表,世界上怎麽有這樣的荒唐事!
隨著年紀的增長,隨著家庭負擔的加重,他越來越多地考慮經濟問題了。
在年輕的時候,他是忽視經濟問題的,他看到那些整日為經濟利益而奔忙的人甚至有點嗤之以鼻,認為他們胸無大誌,一個男人活在人世,應該以建功立業為目標。但是隨著家庭負擔的加重,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到來,他的觀念也開始轉變,他認識到經濟對一個人對一個家庭的重要性,他也開始追逐經濟利益了。
作為學數學的人,有人建議他針對中小學生舉辦數學培訓班。他覺得這個錢來的太瑣碎,而且隻帶來經濟利益,帶不來名氣,他不喜歡。
他希望能做到名利雙收。
他給自己製定的目標是寫出一部有影響的文學作品。
他給自己製定這樣一個目標不是出於衝動,而是基於理性的分析。
他認為,市場經濟推行以來,在文化領域最市場化的就是文學作品,特別是小說。版稅的推行給寫作者帶來了無限的創收空間,當然前提是要寫出受市場歡迎的作品。雖然,現在文學作品不像過去那樣熱,但是讀小說的人仍然不在少數,網絡文學的興起就說明了這一點。所以問題不在於寫小說能不能賺錢,而在於能不能寫出有影響力、受市場歡迎的小說。在這方麵,他有一點自信,因為他從來就喜歡文學,讀了不少文學作品,另外,他覺得自己有哲學方法論作指導,知道怎樣去做事情,對生活有獨特的理解,能夠寫出新意,這是其他文學作者所缺少的素質。此外還有一點,也為他所看重,這就是寫文學作品,就要多讀小說,而小說本身描寫的就是生活,這樣讀得越多對生活了解的也越多,而且寫小說也是加深了解生活的一種方式,這樣就能夠把事業和生活最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而不是像其他學術工作一樣,生活和工作是分離的,投入工作越多生活能力越下降。
在製定了目標之後,他就開始行動,他開始大量閱讀經典文學作品,他特別喜歡魯迅和王朔的作品,為了加強書麵語感,他開始整篇地抄寫他們的作品,花費了相當的功夫,如今他覺得收獲不小,他的文學表達能力有了顯著提高,他已經進入了創作階段,開始寫自己的作品,希望將來有一天我們能讀到他的作品。
前麵我們說過,他曾經麵臨著理論研究(主要是世界觀和方法論也就是哲學思想的研究)和提高處世能力的矛盾,由於兩者不能兼顧,他采取的辦法是專心研究理論,待理論問題解決之後再來解決處世能力的問題。當時他的想法是:處世能力的提高也需要在理論的指導之下進行,所以解決好了理論問題將有助於提高處世能力。由於他的精力不是很充沛,導致他研究理論問題花費時日較長,直到前不久才基本解決。解決了這一時刻縈繞他心頭的問題之後,他本以為在理論的指導之下會很輕鬆地解決處世問題,結果一真正著手解決,才發現理論問題並沒有自己原來想的那樣大的作用,處世能力的提高基本上還是一個實踐問題,自己在過去是過分誇大了理論的作用。
他對自己的處世能力有一個基本的分析:
- 先天不足,自己的父母在這方麵都不是很強,都不屬於那種八麵玲瓏之人,尤其是他的父親,雖然有很強的智力,但比較孤僻,不喜歡跟人相處,喜歡自己獨處思考問題,在這一點上他繼承了父親的基因。
- 後天也沒有加以彌補。由於喜歡鑽研理論,由於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他最初給自己設立的人生目標是在理論上有所建樹,再由於認識到或者說過於強調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在人生很長的一個曆史階段,他把時間和精力都用在了鑽研理論問題上,而鑽研理論是一個需要獨處的行為,不需要跟人打交道,這樣他跟人打交道的時候就很少,如此他跟人打交道的能力也就沒有培養起來,比如傾聽的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都沒有得到訓練。
- 生活常識缺乏,跟一般人沒有共同語言,不能聊在一起。
他現在針對上述缺點,開始有意識地加以彌補:
- 朗讀課文,訓練口語表達能力。就像當初為了訓練書麵語表達能力,他曾經大量抄寫經典著作一樣,現在,為了訓練口語表達能力,他每天都要朗誦朗朗上口的文章至少一個小時。
- 有意識地訓練聽力,他在手機上下載了“珠穆朗瑪”APP,上麵有大量的語音內容,包括相聲、小品、評書等等,通過聚精會神地傾聽來訓練聽力。
- 有意識地“鑽人堆”,哪裏人多就往哪裏湊,參與實際的人際交往活動,並勤加總結人際交往的經驗教訓,提高處事能力。
- 多積累生活常識,有意識地去記憶。過去由於輕視現實生活,對現實生活常識往往不加注意,導致“庫存“不足,現在因為生活需要,故會有意識地去記、去積累生活方麵的知識,並隨時加以應用。
通過這些努力,他已經感受到自己在慢慢地變化,他期望不需要很久就能變成一個“合格”的交往者,能夠自如地應付人際交往的各種場麵和處理人際交往的相關問題,這樣不但有助於提高生活質量,而且對從事文學創作也有促進作用,因為文學創作需要了解生活,這沒有相當的生活能力就不能做到。
3
現在回過頭來看自己的人生,他感覺自己一開始在理論方麵投入的時間是太多了,有點誇大了理論的指導作用。如果重新開始人生,他認為自己應該首先傾力打造兩個“朋友圈”:一個是事業上的,一個是生活上的。
事業圈,顧名思義,就是為事業發展服務的朋友圈。
一個人在社會上立足,沒有自己的事業是不行的,特別是對一個男人來講,事業簡直就是第二生命。一個人生命的尊嚴、一家人吃穿住用的物質生活資料都來自於事業。
一個人(包括其家庭)生存和發展所需要的一切都是社會提供的,而社會給與的東西是同他為社會所做的貢獻所創造的價值成正比的,而一個人為社會所作貢獻的大小就取決於他從事於什麽樣的事業,不同的事業,為社會做的貢獻不一樣,從社會取得回報也就不一樣。
不同的事業,也代表了不同的尊嚴。
為社會做貢獻大的事業,因為得到的回報多,所以也往往被人看重,從事這樣事業的人也就被人看重,為大家所尊敬,就顯得臉上有光。
反之,那些為社會貢獻價值小的事業,因為回報小,所以,也往往被人所看輕,從事這種事業的人就會被人瞧不起。
但是,貢獻大的事業往往對人的知識、能力、某些方麵的素質要求較高,不是一般人都能勝任的。
在我們的社會,雖然,在選擇事業的時候,個人有了相當的自主權,但是,考慮到人的先天稟賦都是一定的,雖然後天的努力能夠使人有所改變,但是要想做根本的改變是不可能的,所以,每個人在選擇事業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自己的先天稟賦,就是興趣愛好和特長,萬不可隻是根據事業的大小來決定。
這是我們擇業的第一原理:根據自己的先天稟賦來決定從事什麽事業,這樣從事實業最容易成功;如果您是一個適應性特別強的人(而這就是您的特點),自然也可以選擇社會的熱門行業作為自己的事業。
如何知道自己的先天稟賦呢?就看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這些要素裏就透露出一個人的先天稟賦。
當我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選擇好事業之後,就要為事業的成功而奮鬥。
事業的成功離不開個人的努力,沒有個人的努力,任何事業都不會成功。這可以叫做事業成功定律。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個人努力了,事業就一定會成功。事業的成功除了個人要努力奮鬥之外,還需要其他種種條件,其中重要的一個條件,就是要有一個給力的事業朋友圈!
事業朋友圈何以是一個人事業成功的要件呢?
這是因為我們在從事事業的時候,是不會不遇到困難的,特別是對社會價值越大的事業往往遇到的困難也最多,因為這樣的事業往往是新事業,別人沒有做過,或者很少人能夠做到,這樣遇到的困難也就越多。這些困難有些是經過我們自己的努力可以克服的,但是有一些使我們費勁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解決的,但是這些困難又必須解決,不加以解決事業就不能前進。為了解決這些困難,我們就需要借助別人的力量,借助誰的力量?自然是同行的力量,是在從事同一種事業的人的力量。人家的力量為什麽要借給我們用?因為是朋友嘛,隻有朋友才會互相幫助!
為此就要打造事業朋友圈。
打造事業朋友圈有主動和被動兩種方式。
所謂被動的方式就是同行主動來結交你,你是在被動地情況下有了自己的朋友圈。他結交您的目的是為了讓您為他所用,這樣您就必須具有價值,能夠為別人提供幫助。這特別容易發生在行業領袖身上,所以要想在被動地情況下就擁有自己的事業朋友圈,就要努力使自己成為行業領袖,是自己在行業有發言權甚至決定權,這當然不是什麽人都能做到的,如果您恰好是這樣的人,那麽恭喜您,您很容易擁有自己的事業朋友圈,很容易取得同行的幫助。
如果您不能成為行業領袖,那麽對不起,您就需要主動出擊去打造自己的事業朋友圈。
所謂主動出擊,就是主動去結交同行,跟同行交朋友。因為結交同行的目的是為了當自己遇到困難的時候朋友能夠給自己以助力,借朋友之力解決困難,那麽這就說明這些朋友是在某一方麵要比自己高明。為了結交這樣的朋友,我們的姿態就要主動放低一些,要能夠經受一些委屈,就叫做委曲求全吧,有句話叫大丈夫能屈能伸,這就是大丈夫要曲的時候。
當然作為朋友,是彼此利用,所以我們也要努力使自己對別人有價值,最好是事業上的價值,也就是說我們對別人的事業也要有幫助,這樣最好;如果不能在事業上有幫助,那就在生活上就要有幫助,隻有這樣我們在朋友麵前才有最基本的尊嚴。
生活圈,顧名思義就是為生活服務而打造的朋友圈。
我們在社會中生活,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尤其是在中國這種人情社會,遇到事情沒有人捧場也是很沒有麵子的事情。為了在社會中如意的生活,我們就需要打造自己的生活朋友圈。
我們生活朋友圈至少需要這樣幾種人:
- 醫生。
人作為血肉之軀,吃五穀雜糧,難免生病,生病就要找醫生。在中國這種人情社會,如果醫院沒有關係,要能夠得到放心的治療,是很難的。所以,為了在生病的時候,能得到很好的治療,就要結交醫院的朋友。特別是如果上有父母老人,這種需要就更為迫切。
- 官員。
中國還是官本位社會,當官的在社會上支配社會資源,最有權勢。子女入學找工作,如果官場有朋友,會得到比較滿意的解決。紅白喜事如果有官員捧場也是很有麵子的事情,所以,在官場上結交一個得力的朋友很有必要。
第四, 律師。
現在是法製社會,遇到糾紛就會動不動打官司,要打官司,就要懂法律,可是法律法規太多,非專業人員很難精通,而要不精通法律,就難免在打官司時吃虧。雖然,遇到事情的時候,我們可以臨時出錢雇傭律師,但是總不如有個律師朋友可靠。特別是經營企業的人,更要有律師朋友以便應付不時之需。
上麵這幾個朋友,每個行業不需要太多,有一個就行,為了保證遇到事情的時候能真正發揮作用,這就需要是行業精英。
- 有幾個鐵哥們。
不需要太多,四五個即可。這幾個人要經常聚會,經常保持聯係。從層次上來看可以是同層的或略低於自己,可以是自己的同事,也可以是同學或社會上結交的朋友。這幾個朋友要重義氣,遇到事情的時候,真的能鼎力相助。
如果我們生活中的朋友圈有這樣一些朋友,則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難題,基本就能夠加以順利解決,我們就夠過如意的生活。
當然,現在這樣說,有點事後諸葛亮的意思,對他這樣已經行將進入人生遲暮的人沒有什麽實際意義了,但希望對才剛剛開始人生的朋友或許有啟發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