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陽鬼事之屠城斬》 第1節 作者: 破衣先生

來源: westmouse 2009-11-19 06:15:53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6223 bytes)




日期:20091017 15:06:13

  三百年,幽幽滄桑,茶陽古城牆變成了小矮牆,青灰砂磚殘破不堪,枯黃的雜草,猶在冷月涼風中伸出牆縫婆娑輕擺……
  當年的月光也曾朗照在這小矮牆上,當年的人卻已湮沒在這客家古鎮無名的曆史裏,如輕煙飛塵消散,如指間沙漏無痕,死去,然後被人忘記。城牆裏的每一塊磚或許曾沾染著當年在此浴血奮戰的義士的鮮血,但如今這鮮血已被青苔覆蓋,多少風雲變幻隻剩得蛐蛐兒在磚縫間低吟淺唱……
  曆史依然刻在這城牆上,隻不過,我們選擇了將它遺忘,十三義士的墳塚在三百年的滄桑中永遠消失,留下的那首兒歌卻依然承載著這段神秘的往事,還有,大師姐永遠難以言述的哀傷……
  有朝一日,隻待韓江水盡,獅子口平,茶陽城破,四萬人絕,方消我心頭之恨!

日期:20091017 15:09:00

  楔子
  蒼山鬱鬱,斜陽正濃。印山頂上印山亭,在夕陽的餘暉中拉長了身影,寂寞地隱入印山濃濃樹蔭……歸鳥的哀鳴,秋風的蕭瑟,給這初秋的傍晚平添了一分哀愁。
  在這清冷的印山亭裏,一位年約40的士子背手靠柱而立,遠眺著獅子口滾滾流水,默然無語。背後的石桌上擺著一桌酒席,兩雙杯筷,五碟小菜。
  這位士子正是晚清才子丘逢甲。丘逢甲,字仙根,又字吉甫,號倉海;是近代著名愛國詩人,又是一位有影響的民族誌士和教育家。
  丘逢甲在《馬關條約》簽訂後組織台灣同胞力抗日本割據台灣,台中失守後,被迫內渡大陸。丘逢甲深感教育於國家民族振興的重大意義,內渡大陸後,他先後主設了潮州韓山書院、潮陽東山書院、澄海景韓書院,並創辦了潮州文學堂,汕頭嶺東同文學堂,蕉嶺初級師範等學校,奔走於潮汕、嘉應兩地。
  這幾日,應好友張弼士之邀,前往潮州府大埔縣縣治茶陽鎮與好友共敘別後之情。沒想到,下午卻在茶陽縣衙門裏頭與張弼士發生爭執,兩人鬧得不歡而散!
  “吉甫雅興不淺啊!為兄俗務拖累,晚來失禮,當自罰三杯!”張弼士轉過印山頂古榕樹,微笑著,快步入亭來,坦然而坐,舉杯自斟自飲!

  “振勳兄,”丘逢甲並未回頭,心中想著的還是下午在縣衙門跟張弼士爭吵之事,隻是舉手輕敲亭柱,“如今我中華要振興,必向西人學習,振興工業,大辦教育,廣開民智。你我都是講新學之人,兄開辦廣州機械織布廠,佛山機械造磚廠,創建張裕釀酒廠,乃實業救國之舉。小弟不才,奔走潮汕、嘉應各地開辦新學,亦為傳揚新學,開我民智。為何兄獨抱老祖宗風水之說不放?真有神人可以預知未來?今日之中國何落後至此?子不語怪力亂神,為何?大道不言鬼神。此等下乘陰陽小道,何足振國家,撫萬民?愚以為,兄等做法尚不如在茶陽開設一新學堂,如此豈非更有意義?”

  張弼士微微一笑,卻不答話,隻是拿起筷子,揀了塊客家鹽水鳳爪細細咀嚼。丘逢甲是何等人物,他自是一清二楚。一個熱血澎湃的愛國誌士,年近四十依然衝勁不減,殊為難得。丘逢甲雖才高八鬥,卻擺脫不了讀書人的書生氣,認死理,而他張弼士卻是出身貧寒,曆經苦難波折,一步一步打拚出今天的成就,他經曆的人世風風雨雨遠遠比丘逢甲要多,為人處事亦更講究圓融通透。

  “吉甫,我中華延綿千年而不絕,其中必有道理。風水之說,雖說看似奇技淫巧之學,其中亦蘊含大道理。新學堂,那是要辦的,但獅子口龍頭卻一定要鏟掉!”
  丘逢甲轉過身來,“實不相瞞,小弟並非不知風水,小弟家學淵源,亦曾管窺風水之術。但此等怪力亂神之說終究是末技,國家要富強,民族要振興,絕非風水所致!兄胸懷大誌,以實業救國,豈不明此理?如今國家積弱已久,積重難返,我輩當奮然前行,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如今兄執著於風水之道,未免落入末流!“
  張弼士微微一笑,“如此說來,你我還得爭執於此事?”下午在縣衙門,丘逢甲和張弼士在縣丞饒元年麵前,就該不該炸掉獅子口龍山的龍頭的事吵鬧了整個下午。張弼士力主炸掉獅子口龍山以改變茶陽風水;而丘逢甲卻不支持張弼士這個做法,認為不如辦個新學堂那才是正事;而縣丞饒元年卻打算在獅子口龍山建鎮妖塔來鎮邪。
  看丘逢甲不言不語,張弼士哈哈一笑,站起來,將丘逢甲拉入酒席,斟上酒,“吉甫,你我兄弟爭執,乃對事不對人,切勿放在心上!”
  “那是自然!”丘逢甲也哈哈大笑,接過酒杯,“振勳兄富可敵國,炸了獅子口龍山龍頭,辦一新學堂乃舉手之勞,何足掛齒?兄可兩者同時進行!”

  兩人相視大笑,碰杯一飲而盡。張弼士乃晚清紅頂商人,資財萬貫,富甲天下,對他而言,建一新學堂實乃九牛拔一毛而已。
  此時,烏金已落,倦鳥歸林,天色漸暗,兩人卻酒興未減,把酒縱論天下大事,言語之間不覺又互相頂觸,爭個臉紅脖子粗。
  丘逢甲酒量不高,三杯黃湯落腹已不勝酒力,“振勳兄,小弟來茶陽這三日,每日閑遊,與市井小民敘談、與山夫野老共醉,茶陽風水不敢說了然於胸,但管窺一二,小弟不揣愚昧,胡亂評論一番,不當之處,還請老兄指教!”
  張弼士微微一笑,放下酒杯,“自當洗耳恭聽!”
  丘逢甲握杯起身,雖已喝得半醉,但心胸中豪氣不減,倚柱指點江山,自有一股雄豪之氣。印山雖不高,但正處於茶陽鎮中心,茶陽山水在印山頂可一覽無餘。

  “茶陽地處偏僻,但北接福建,東連潮汕,以韓江水連接三地,進退皆宜。進,可北上福建,進而東渡台灣;亦可隨韓江順流而下,經潮汕渡海下南洋。退,可就地隱身於這莽莽密林中。如今在這亂世中,茶陽確是保身安家之地。茶陽所處方位雖佳,但卻有其致命之處……”
  “致命之說,愚兄倒也曾聽人提及,卻不知吉甫有何見解?”
  “茶陽城,青山環抱,綠水縈繞,山水相抱本是極佳,但在茶陽卻是另一番風水……茶陽地勢四麵環山,形勢封閉,外圓而內方。茶陽之東有鶴鼎山,西有筆架山,南是茶山,北是高山。四麵大山圍繞,將個茶陽城圍得嚴嚴實實,天地靈氣蓄而不發,得天獨厚,此地必出人才。而水有三道,小靖河、西門河、汀江。小靖河由北向東再向西而流,平分茶陽城,西門河在茶陽城的南部,汀江在北部,而三河匯聚於獅子口……”

  (韓江上遊稱之為汀江)
  丘逢甲緩了緩氣,方才喝了三杯酒,雖然心神清明,但覺眼澀舌滯,一口氣說來,言語甚不清楚。張弼士哈哈大笑,“吉甫,何不坐下喝碗醒酒湯?”
  丘逢甲揮揮手,“茶陽城山形地勢那是極好的,但這‘三’水卻壞了這地氣。”
  “有山有水,山水相繞豈非大吉?”張弼士其實深知此理,前幾日,南華寺癩痢頭道人曾向他精析茶陽風水,對茶陽三水為凶之兆業已知悉,這般問丘逢甲其實隻是暗探丘逢甲胸中風水之學虛實而已。
  “振勳兄有所不知,這一凶一吉,正好相衝,這茶陽城看似平庸之地,其實內含玄機……”
  “吉甫果然眼光獨到,卻不知這內含玄機卻又是何玄機!”
  “振勳兄切莫恥笑,兄乃茶陽人,茶陽風水兄當心知肚明!”

  “唯恐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啊!”張弼士將手中酒一飲而盡。
  “看茶陽城的風水局勢,可謂是外圓內方,蓄勢不發。天地靈氣積蓄,鍾靈毓秀,地傑而人靈,此為吉相!”
  “那麽凶相又為何?”
  “凶相跟吉相正好相反,凶相的原因與吉相相同。茶陽城形如一寶盆,能積蓄靈氣,亦可積蓄邪氣。這個邪氣正是這‘三水’所致。茶陽山形地勢積蓄了靈氣,亦積蓄了邪氣,正邪相衝,動蕩不安。正勝邪,則能人輩出,邪勝正,則天翻地覆。”
  “如何可以永保正勝邪?”

  丘逢甲嗬嗬一笑,“振勳兄,看來你是關心則亂!”丘逢甲舉杯又一飲而盡,“天下萬事萬物,又有哪個能永保圓滿?盈而虧,虧而盈,此天之道。振勳兄欲茶陽永保正氣,豈非逆天而行?”
  張弼士微笑不語。

所有跟帖: 

喜歡的話,接著搬,第一次轉文。 謝謝 -westmouse- 給 westmouse 發送悄悄話 westmouse 的博客首頁 (6229 bytes) () 11/19/2009 postreply 06:17:42

咦,這篇為甚沒有人頂哩,LZ的首次ZT,我來頂一頂吧^^ -畫眉深淺- 給 畫眉深淺 發送悄悄話 畫眉深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12:01:21

thanks 畫眉深淺- . I 沒關係,可能開頭不是特好看。 -westmouse- 給 westmouse 發送悄悄話 westmous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0/2009 postreply 20:36:1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