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修行是在平平常常的經驗中找到的,是自然而然地展現出來的。修行不應是用力地拚湊出某種模式,修行者也不必為了理想中的修行而去構造某種特別的行為模式,並且用力地去維持那種模式。如果修行者所秉承的是營造與維持的修行理念,那麽,一旦營造和維持的力度稍有鬆懈,修行就會出現問題。其實,修行從開始到結束,都無須這樣的維持。它應該是如其本然,讓身心自然展現,而你隻是觀照。而觀照也是自然的行為——非用力營造出的觀照。
生活中感到疲倦的主要原因是長期的渴望所造成的,修行中的疲倦或想逃避,也是過份渴望驅使下的心理帶來的。僵化的維持與營造會產生疲憊,過度的期望會讓心痛苦。準確而客觀地去感覺,放下期望,隻是讓一切自然地展現,這是觀照的要義。例如早晨起來,從臥室走到大廳,喝水,然後洗臉、刷牙、吃早餐,感覺到早餐的可口,又想起昨天的一件事......就讓這一切自然地進行,心隻是觀照它們。
從與家人和朋友的關係中看到自己的內心世界,從不斷的追尋當中看到欲望,從思想行為中看到變遷。這就是修行中的觀照,再也沒有比這更實在更真實的修行了,這樣的修行也能讓心感受到自然舒適。這就是說,不要營造修行,那樣會製造更多的不適與假相。當你營造時,你就不得不花費更多的時間和心力去維持那種狀況,稍一鬆手,你精心營造的修行模式就會坍塌。佛陀的教導是,不以欲望而思,不以欲望而做。
如果營造修行,最終的結果是,營造者遲早會感受到營造所帶來的疲憊,最後,他不得不放棄這一切——停止那樣的禪修方式。其實,放棄那種修行模式是正確的,可能很多人會認為放棄就意味著對修行的斷送;其實,那樣費力地維持錯誤的狀態,還不如任其自然更好。所以修行界有一句很富哲理的話,大意是心死了才能開始修行——讓一切自然展現時,才能真正實現觀照。
當忍受不了營造的痛苦,你撒手不管,聽其自然,這才算修行的真正開始。當修行一開始,以營造的方式進入某種精心製造的模式,然後當耗費了很多很多的心血以後,你才開始明白,那種苦心營造並非正道。修行者隻要發現了這一點,隻要發現營造所帶來的疲憊和無益,他就開始醒悟了。
前期的彎路是免不了的,但它所帶來的經驗教訓卻很有價值。當過分營造的傾向向你揭示出它的無益,這是深刻而切身的教訓,修行者從此開始進入正道,他不再自作聰明地要把某種意義強加給修行,他開始重視現實和自然了。
自然的經驗是,修行者開始對自己的經驗開放,他開始自由地感覺自己的情緒和疼痛,他開始接受身體的疾病。過去,他認為某些事情是不可容忍的,現在,他開始容忍這些事情,開始放下它們,讓它們自然地依照自己的規律進行,而你並不幹預。當這一切在自然進行時,修行者就退出了營造,轉而進入觀察的角色。
他讓一切自然地進行,而他隻是觀察。過去,他也許不能容忍自己的痛苦,現在,他能夠真正開放,讓痛苦明白無誤地自然展現出來,他不再刻意地營造某種形象。這思想的轉變源於前期的經驗,當他很疲累的時候,他能夠感覺疲累而不反抗;當他昏沉時,他能夠感覺昏沉;他可以自由地體驗自己的身心經驗,這種體驗沒有雕琢的痕跡。他也可以生氣,甚至表示出不滿,他自己可以表達意見,無需怕旁人指責自己。總之,他能夠在生活中自然地體驗自身的經驗,而無須顧慮什麽。他與自己的整個身心全然而真實地接觸,沒有任何的假麵具,沒有任何的營造,沒有把自身的任何經驗與意識排斥在觀照之外。
對身心的存在與經驗,隻有到了這樣的心態下,才能真正地去發現,去體驗。這樣的過程是自然的,是純正的修行,而不是把自己的的修行納入別人的某種模式之中,如此形成的修行模式則更適合自己。
這種從自身而來的修行模式常常更生動,更真實,它是真正的修行,真正地與自己的內在和外在相處。在與自己的一切體驗充分相處時,隱藏在自身內部的各種因素才能越來越變成一種自然的展現,這種展現不著痕跡,體現於當下。於是修行者不再處處順應別人,不再否認一切經驗與情感,也不再時時要表現出什麽。他變成一個自然而活生生的人,他有經曆,而這一切卻都在觀察的視線下。與一般人的區別在於,他在非常自然的情形下進行觀察,在情感的起伏變幻中隻是觀察,他放下了本期生命應該如何如何的問題,他不再世間的知識這中尋找答案,他隻是體驗,隻是觀察。
修行者變成了一個純粹的人,他似乎從某種偽裝中擺脫出來了,他不再要求自己應該如何。這就是說,他變成了自己。而在這種自然的過程中,他試圖去發現存在於自身內在與外在的感覺和反應,以及自身的本質。
這就是開放自己的一切經驗,在開放中讓一切自然展現,讓行為、情感、思想變得自然,這就是開放的意義之所在,也是一位真實的修行者所自然達到的境界。當這一切自然展現時,他依然以自然來對待這一切經驗。讓一切自然展現,而修行者隻是觀察者的角色——留意這一切就可以了。這與他過去的被動的防禦式或營造的心態相比,是完全不同的心理模式。
也許有經驗的人會看到,如果修行者在體驗各種感官信息時有自我組織的傾向,那麽,從眼、耳、鼻等六根進來的信息就會在意識中遭到組織整理。這意思是,內在的心理模式隻能容納符合自己觀念的信息,而不符合的就會被過濾掉,這意味著,修行者不能如實地接受全部感覺器官傳來的所有信息。當觀照的人處於這種處理信息的模式中時,他的觀照其實隻是一種取舍,而非真正地觀照。
讓當下的一切自然展現,不要組織,不要幹預,這就是開放的態度。例如《大念住經》中教導的,當你正在貪著時,你不要期望自己不貪著,你隻要認可那個貪著就可以了;當你生氣時,你不要希望自己停止生氣,你隻要緊盯著生氣就可以了。這正是純粹的“當下”,這經驗正是當下的一個真實的展現,而你要麵對它們,不要與其對立,不要組織它們,不要修改它們。
防禦與戒備的心理往往要求自己所不喜歡的經驗消失,當正在貪著時,人們可能要求自己不要貪著;當生氣時,同樣地,你要讓生氣立即停止,如此等等。修行者看不到當下正在經曆的貪著和生氣,看不到這當下一刻,看不到這些經驗,因為欲望,他完全忽略了這些,而這正是修行的最重要的素材。
假若修行者看不到這些經驗在當下的表現,他就無法麵對這些情感、思想和行為。他要不斷地與其對立(製造對立是很容易的),他會不斷地組織自己的所有經驗,不允許當下的一切自然展現——這心態不是開放的。修行者本來要觀察這一切,現在,他卻製造了相反的情形,封閉了一切自然展現出來的經驗。
如此封閉的心態得到的結果是缺乏定力。心忙於修改,忙於組織,忙於規劃,忙於讓自己變的更好。這種心非常地忙碌,隻是在欲望和期望中,隻是讓事物按既有的意願展現——而事物多數時候並不會按你的意圖展現,於是他要耗費更多的心力去維持,去反抗,這一切的無益行為卻讓他看不到當下——最真實的現實。這種不斷地忙於修改,忙於組織整理的心態,忙於讓自己變得更好,正是它們破壞了禪修。禪修者的定力被消耗殆盡,自身的經驗被完全曲解,這從本質上形成了一個錯誤的修行基礎。
禪修的安寧就是停止營造,停止組織這一切,這依然是定力修習的範疇,但它非常必要,沒有這樣的定力,真正的修行幾乎無法進行。修習定力,修行者無須進入深山,無須隱遁,也無須拒人於千裏之外,隻要他能放開自己的一切經驗,讓其自然展現,他的心就會變得更安寧,變得清明,他就更能與自己的一切經驗客觀地相處。如此,他不再先入為主地堅持一已之見,去生搬硬套一套所謂的修行模式——而這才是真正修行的開始。
讓情緒、心念、行為自己展現,這確實是一個困難的修習課程——它屬於定力修習。人們早已形成的理念與標準,不斷地給自己的修行設置障礙,不能這樣,不能那樣,要讓自己成功,要消滅一切失敗。不要貪,不要嗔,不要癡,要讓自己的心變得寧靜,要讓自己變得更有力度,如此等等。如果看看自己的這些心態,不難發現這正是不斷地營造心理所產生的後果。
讓真實自然展現,這是輕鬆的;把一切經驗套進所謂應有的模式中,這是痛苦的。修行者越是能開放地對待一切經驗,他就越能輕鬆地實現觀照。這意思是說,修行中不能實現觀照,其障礙正在於采用了錯誤的模式——心執著地要實現某種理想,而卻忘記了自身。
以正確的修行理念為準則,才能讓修行有所進展。在《大念住經》中,佛陀說:“當心有貪愛時,清楚了知心有貪愛,當心沒有貪愛時,清楚了知心沒有貪愛。當心有嗔恨時,清楚了知心有嗔恨,當心沒有嗔恨時,清楚了知心沒有嗔恨。當心有愚癡時,清楚了知心有愚癡,當心沒有愚癡時,清楚了知心沒有愚癡。當心收攝時,清楚了知心收攝,當心渙散時,清楚了知心渙散。當心廣大時,清楚了知心廣大,當心不廣大時,清楚了知心不廣大。當心有上時,清楚了知心有上,當心無上時,清楚了知心無上。當心專注時,清楚了知心專注,當心不專注時,清楚了知心不專注。當心解脫時,清楚了知心解脫,當心未解脫時,清楚了知心未解脫。”
佛陀指引的是現實的態度,是正視的態度,是觀照的態度,這就是正確的修行之路——觀照心理現實。在理想與現實之間,修行者最需要的是看到現實,而非理想。所以佛陀說:當心有貪愛時,清楚了知心有貪愛,當心有嗔恨時,清楚了知心有嗔恨。
請不要誤解!佛陀不是容忍貪愛與嗔恨,而是讓修行者觀照真實的內心,以了解內心的本質——無常。所以他在講解修行的過程和結果時說:“於是他就內在的心觀察心,就外在的心觀察心,同時就內在、外在的心觀察心。因此,他觀察心中不斷生起的現象,他觀察心中不斷滅去的現象,他同時觀察心中不斷生起、滅去的現象。於是他清楚覺知:「這是心!」修成了隻有了知和隻有覺照的境界,超越執著,不再貪著身心世界的任何事物。”
很清楚,修行的原理在於,當以開放的心態麵對所有的內在經驗時,修行者就能發現它們無常的本質,而當心理的無常本質展現無餘時,修行者才能在自然的狀態下根除貪著。這就是說,隻有當修行者看清了心理狀態的本質時,他才會感受到背負所有的心理經驗是多麽沉重的包袱,也是多麽無益的事情,於是他會自然地放下所有重負,這就是無上的離苦之道。
如是
請閱讀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