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1

來源: 南無佛 2009-07-14 19:46:27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544 bytes)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


淨慧法師講述
諸位仁者: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三稱)
在佛住世時,沒有這部經;在古印度也沒有;這部經是唐玄奘法師去印度取經期間才有的。當時他走了三天三夜、斷糧斷水,後有野狼跟蹤,在這種情況下昏倒在地。當他回憶起這段故事時,最後一念是“我必死無疑”,“我肯定不行了”。當他再次醒來時,看到一位老者在他身邊,而且給他備足了幹糧和水。唐玄奘就問老者是誰,老者給他講了這部心經。當他再細問時,房子沒了,老者也沒了,這時在空中,現出觀世音菩薩像。唐玄奘把這部心經傳到古印度後又傳回中國,所以這部經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所說。
一些人對“化身”這個概念理解的不準確,認為“化身”就是“化身”。請問:“化身”是以什麽生命狀態存在這個世間?在這個世界起什麽作用?它的實相是怎樣的?這在佛經上沒有。沒有證悟的人判定不準確。談到化身的同時,就有“法身”和“報身”。這是佛家的“三身”。都說“佛正法住世”,卻無人理解“住世”的真正含義。因為佛說的話,普通人做不到;用滿天下人的思維,也思維不了這個智慧。
什麽是佛的“法性身”?《華嚴經》是佛講給法身大士的,這是方便說;準確來說,是化身佛講給化身菩薩的。天龍八部、釋梵天王天眾是報身,是報身的眾生,不能說是給人講的,應該說是給眾生講的。總的來說,一些天王也是化身菩薩,欲界天天王是報身菩薩;進入色界,無色界的天王是化身菩薩。佛法既深妙又很簡單,這在書本上找不到。
什麽是佛的“法性身”?
我們就在毗盧遮那佛的法性身當中。法性身是“願力成就”;是一切能量的本源;是一個輪廓、範圍,也可以說是世界涵蓋的能量的總和。這裏的一切是毗盧遮那佛的本源的東西。這種法性,是一種能量,不是想象的。比如這個院子、房子裏什麽都有,這些都是修證而成就的,是證得來的。沒有幾大阿曾祗劫的修證,是成就不了的。
“報身”是這個世界的真正主人,享受的是主人。“報身”是“功德成就”。“報身”一定是在“法性身”之內享受,這個娑婆世界的真正主人是報身佛盧舍那佛。報身的成就才能帶動法身成就、化身成就。各位都是報身,“盡此一報身,同生極樂國”。這個“報身”修不出去,永遠也沒有化身成就。報身佛是“樂”的主人,是世界的宰主,是正定享受,是娑婆世界的真正主人。整個娑婆世界,包括天王也受之約束。
釋迦牟尼佛是化身佛。化身以兩種形態存在於世,一是示現不同眾生的形體而存在;二是以無影無形,以光能的形式存在。前一種好理解——觀世音菩薩可以化身作一個出家人來這個世界,大勢至菩薩可以化身一個在家人來到這個世界。另一種不好理解,有修證功夫的人,或者乘願再來的人不懷疑,因為他們可以見到,或者有的可以感覺到,有人感到身體發暖、清涼、有光等現象。化身以這種生命狀態存在的時候,可以化三十二相,以什麽身得度就現什麽身,但是又沒有什麽形象。真佛無相——不是以肉眼看到或肉耳聽到的。這個世界也有證得化身成就的人。
大家知道,慧能大師“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說的是什麽境界?是菩薩境界,是沒有化身成就的菩薩。什麽是“有化身成就的菩薩”?“菩提道上來,隨緣現鏡台。妙有續慧命,真空無塵埃。”有化身成就的菩薩與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從性上說一樣,從功德上說不一樣。為什麽?觀世音菩薩可以化佛身度眾生,可以化三十二相度眾生。為什麽一些有化身成就的人還要修呢?十地菩薩隻能以十種身度眾生,不能以“佛身”化度。區別在於,十地菩薩成就了有限的功德。釋迦牟尼佛雖然肉身入涅槃,但他還在這個世界住世,你若修的有本事,他可以每時每刻賜給你另一種能量。當你拜釋迦牟尼佛舍利時,你右繞三匝或七匝,佛就能賜給你能量,讓你感知到。佛說,“我名義上滅度,但實無滅度。”
前麵介紹了“法身”、“化身”和“報身”的關係。佛講,“聲聞”、“緣覺”隻是請長假,是名義佛弟子。佛在講《法華經》時,談到了這個問題。為什麽?這裏非常奧妙,一般人講法,隻是佛怎麽說他怎麽說,這樣的“法師”說的是“佛話”,不是他自己證得的話。佛說這樣的人是“增上慢人”。
問題出在羅漢、辟支佛在他們修證過程當中,修到三果羅漢時,沒有發菩提心,直接進入到四果羅漢,就在相應的那層天享天福,而沒有往生到其他佛國土去。由於這些人不能成就他們的化身、法身,所以沒有往生到其它佛國土去,這是從實相上說,他們隻能在娑婆世界毗盧遮那佛的國土成就。所以,羅漢、辟支佛是名義佛弟子,不究竟,沒有成就自己的法性身,沒有成就自己的佛國土,經過八萬四千大劫還是會墮落。隻有往生到極樂世界,往生到兜率內院的菩薩才有機會成就他們自己的法身和化身。但是,聲聞、緣覺是這個世界修行人的皈依處。因為一些人必須從小乘學起,菩薩都是從聲聞、緣覺選拔出來的,就像我們念書一樣,大學必須從小學開始。那為什麽要發菩提心呢?根本原因是沒有成就法身和化身。你們看到呂祖的書,“僧道一般同”是什麽境界?是“小乘人”的境界、是“四果羅漢”的境界,道家叫“大羅仙”。佛家講他們定力極高,可是他們與聲聞、緣覺一樣,要辦什麽事情,必須自己親自過來,而佛家化身過來就可以,報身不用來。這種境界就叫“智慧不足”。為什麽智慧不足?基礎是功德不足,隻能成就有限的功德,因為每尊菩薩的成就,都不是在一個佛國土成就的。大家要知道,報身一定要成就,再深一步說,沒有達到七地菩薩,化身成就以上的功德就不會有法身成就。講心經應明確這些。不用再從理論上探討這些沒有邊際的事情,這是實證得知的。

所有跟帖: 

回複:《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1 -jutsusho- 給 jutsusho 發送悄悄話 (528 bytes) () 07/16/2009 postreply 00:15: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