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幾個帖子都在說一個因衛生間天花板漏水而挑起事端的房客。這處房子是一個中產city的兩單元房,麻煩房客住一樓,二樓房客五月下旬通知六月底要搬走,那時一切都沒發生,按常規發二樓廣告,收到很多問詢,六月初show了一次房,收到了一份還可以的申請七月初搬入。
正準備接受申請時,就發生了從二樓漏水到一樓天花板的事情,二樓的衛生間做了比較大的修理,一樓白人房客開始找麻煩告到Board of Health,愈演愈烈。當時不知道這事情何時會結束,不敢保證七月初新房客能正常搬入二樓,申請方等不了轉去別家了。之後直到六月底二樓房客搬走前,停止了show房。
和一樓房客拉扯到六月底,總算把天花板修好,board of health檢查通過。二樓房客也搬走了,七月初開始重新show房。但受到一樓麻煩房客的影響,這時開始重新思考找房客的標準。以前的標準一直是工作穩定、收入達標、信用達標等等,對這個白玉房的要求更高點,白領中產。可一樓房客三年前申請時達到了所有要求--收入好、信用高、人口簡單,一直和房客太太聯係還比較好說話,誰知道這次房客先生突然來了一個大爆發。
所以這兩周開始轉變觀念,把以後不太會找麻煩這一考慮的重要性放到前麵。以前這個白玉房不會考慮的人選,比如年輕的roommate(上周還發帖問過)、西裔藍領收入信用不高但基本達標的、西裔大家庭多人工作信用分不高的,等等,這些天反而更想接受這些人。
然而三個roommate年輕人雖然說很感興趣,過幾天告知去了以前申請的另一家;幾個藍領家庭很想申請但信用分數都低了點剛到600或差點;還有西裔大家庭,人太多車多。。。。
理想的人選是西裔藍領家庭3-4人,收入和信用剛好達標、哪怕收入差一點都可以。無奈來問的大部分信用都差的不是一點。有一兩個勉強達標的家庭來看過,之後沒有下文。
眼看著來聯係看房的人從8月搬入的變成9月份才搬的。這幾天一直安慰自己不要急,寧願再空一個月,也要找到合適的。
昨晚剛收到一份申請,前兩天來看過房的,白人中產夫婦三十出頭帶個小嬰兒,在大公司和學校工作,兩口子收入遠超標準,信用還沒查,他們說不錯。如果是以前,收到這樣的申請肯定高興,但現在卻心情複雜。當時他們來看房時,太太問些細枝末節,先生有點嚴肅,問了兩個主要問題,和我聯係看房和申請的都是太太。有點擔心這家也和一樓房客那樣的配置,太太好說話,先生不好說話。在猶豫中,但估計也沒理由拒絕。
大家覺得我這樣猶豫是正常的,還是矯枉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