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2021年,過程幾乎都發帖陸陸續續說過了。歸結起來,大致如下:
首先,為什麽要換房。
那房是我在2011年底簽下的第一個投資房,2012年初過戶。當時並不懂投資房的要領,也不懂回報,覺得按自己的喜好買個退休房還是安全的,因為房價實在太便宜了。於是,買在了偏遠的鄉下,地大房子新。這種房子事實上用做投資房很不好,土地增值是以城市化進程實現,偏遠地區的地不值錢,升值機會既慢又少。還因為偏遠,人口稀少,流動性很差,買賣和出租都比城市甚至郊區慢得多。
好在這一課的學費由時機為我買了單,因買得很便宜,出租價定得低,以此吸引房客長租,倒是沒有什麽空置,房子新維修花費也少,不到十年時間,租金早已回本。
再說時機。
2021年因疫情時髦搬鄉下,大地大房。我認為那是一個閃電劃開天門的機會,我相信疫情必會得到控製,一切很快會結束。決定立刻賣房換到城裏。即便如此,上市三周才收到一個offer(當時普通房屋隻需三天時間就能收到許多offer並挑到一個滿意的),之後一切順利,除了找新的置換房很費了些力氣。
投資回報對比。
選定新的投資城市,基於已有數年的關注,對未來房產增值和租金情況都有一定的了解(我的思路和判斷,多年來一直都寫在帖子或回帖裏,這裏不多寫了)。
所賣房當時的現金流約15K/年(現金房,PM管理)。
置換房的現金流約30K/年(貸款,每月還貸裏另有略超1000入賬本金,自己管理)。還沒過戶時一家房客搬走,立刻漲租350並很快租出,另外三家也陸續漲租。感覺年毛現金流回報能到4萬,可惜,一年時間很塊到,銀行的月付款也大漲了(地稅和保險上漲),又苦苦地漲租一年,感覺回報又在往4萬走,收到的銀行月付款又大漲了。今年又滿一年,銀行總算沒漲月供,感覺差不多到了穩定期。三年裏房租共漲略超60%,現金流回報依然在3萬原地踏步。
即便如此,現金流翻倍,另有本金加持,1031置換還是好得多。(隻是管理上的付出也不少,有主動收入在裏邊。)
增值。
按zillow估值,賣掉的房三年裏增值3萬(我估計最多三萬,甚至可能全無增值,因為農村房不易比較房價。若現在上市賣,半年一年也未必能出手)。
置換房三年裏增值約三十萬,因這種物業上市很少,我是用多家庭cap rate做的估算(按差一級的地段7%保守估算,那地段可能在6-6.5%),增值主要發生在2021-2022,隨該城市所有物業大幅升值產生。我並不很關心增值了多少,沒有賣的打算,增值隻是紙上富貴,隻比較換與不換哪個更好。顯然,換後的房產目前增值好得多,我判斷未來的增值潛力也會比農村房好得多。
結論,這個1031置換我認為是成功的,也很滿意。決定這麽做,並非為省稅,隻是基於投資回報的比較(現金流和增值)。心得,做這個決定時突破了兩種思維束縛:1,不要賣掉下金蛋的金雞。2,房產就要留著等待進一步增值(且當時的潮流是城市人往農村跑)。
所以,是否要賣房,是否要做1031交換,應該基於是否有更好的投資。是比較和判斷,沒有固定的答案。並且,無論是多有經驗和多成功的人,在不了解準確情況下,都無法給到你答案。
(本想簡單寫寫,一鋪開來就寫了一大篇。今天沒時間也寫累了,隻能又分成一,二兩篇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