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隔離日記|溫室裏的下午茶 (5/17)
作者:Minnie Walker
二零二零年五月十七日 星期日 晴 農曆四月二十五
我把甜碗豆花種在溫室裏純屬意外。
那是因為去年種的花結了籽兒,收了些,沒事兒就在年末育了些苗。等到今年年初,苗已經長得很高很壯,但外麵還很冷,就順手種到了溫室的角落裏,盡量不要占太多地方,因為一個小小的溫室,每年黃瓜西紅柿辣椒種滿了的。英國天氣冷,到五月份都會有霜凍,像這些喜溫的菜,我一般都種在溫室裏,可以保證豐收。一個溫室,跟香港似的,巴掌大點兒地方,寸土必爭,在裏麵種花是很奢侈的事情,更何況這花是種哪裏都長的。
甜碗豆苗種下去不久,瘟疫來了,大家除了每天能出去一次舒和舒和筋骨,隻能足不出戶。我們經曆了買不到廁紙,洗手液,過渡到買不到麵粉,酵母,雞蛋,然後網購告急,到後來急切想去看牙醫的聲音漸起,但這些都抵不上大家對自己頭發無人打理的埋怨,全國人民都開始呼籲應該把理發師劃歸為和醫生、超市售貨員、郵遞員一樣的‘key workers’ (核心工作者)。
英國人披著沒型的頭發,在家拿著政府的補貼,喝酒看劇,下棋上網。超市調查顯示,在‘居家令‘的這段時間裏,酒的銷售量上升了480%,喝完酒的英國人,披著頭發上網繼續抱怨,主要有兩點:
1. 這樣待在家裏不是個事兒,對身心都不利;
2. 出去上班上學不是個事兒,誰來保證我們不被傳染?
英國人現在的心情和頭發一樣沒型。解禁還是不解禁?這是個非常糾結的問題。
就在這種糾結中,我們迎來了二戰歐洲戰場勝利 75 年紀念日。憶往昔,經曆二戰艱難歲月的英國民眾,在這一日,家家戶戶擺出桌子,在大街小巷,大夥一起盛裝喝了一次共產主義的茶。
他們吃什麽呢?要知道,二戰食物一直限購(和我們經曆過的憑票供應年代一樣)。雖然戰爭結束了,其惡果延續了很久,英國食品配給製度一直到五十年代才結束。當時蛋、麵粉和黃油都非常有限,那麽那次茶會的蛋糕是怎麽做的呢?
當時大家拿出自己所有的存貨,群策群力,發揮創作性,比如說用吉士粉(custard powder)做沒有蛋的蛋糕,當然,糖是緊缺物資,英國人喜歡給蛋糕抹一層糖霜就成了相當的奢侈品了。根據當時的紀錄,在沒有糖霜的情況下,因為是五月,大家在花園裏找可以吃的花,拿來裝飾蛋糕。再比如香腸卷(即使是現在在茶會上也是要有的),當時即使肉鋪買的香腸卷也都隻有20%左右的肉,自己做的大多都是土豆泥和麵包碎渣的混合物。但是就是這樣的茶點,也催生著每個人臉上綻放的笑臉,那種幸福是油然而生的。
Ve Day Street Party
人隻要心存希望,其他都是可以‘將就’的。前幾天廣播裏一個老太太說:我不明白為什麽被禁足在家裏的人們有那麽多抱怨?這才幾個星期,無家可歸的人住到了旅館,無法上班的人有了補貼,一家人在一起有吃有穿,有網絡,有電視有書,有人還有花園,還可以出去活動…頭發長也成了問題,真無法理解。當初有那麽多猶太人藏在各種窄逼的、不見天日的地方,不敢出聲,一過就是好幾年,和他們相比,現在這點瘟疫算不了什麽。
是啊,人類在這一百年裏,經曆過很多災難。災難過後的人們,變得更加堅強,堅強到能足夠應付下一個災難。即使在和平的年代,像日本人那樣經常遭受自然災害的堅強民族讓我深切地體會到:如何保持一顆平實知足、隨時準備迎接困難的心態有多麽重要。尤其在現在,更是意義深遠。
想到這些,我走到溫室門口,在正午溫暖的陽光下打開了玻璃門,一時間,甜碗豆花醉人的馨香讓我不由自主地笑了。在這世事難料,前景不明朗的時期,這一笑熨貼了一顆焦慮的心。我有了一個主意。
回到廚房,拿出早上撿的雞蛋、225克自發麵粉、糖、牛奶,烤了幾個按女王廚師方子操作的司康餅。牛奶是附近農場訂的,每天送來,也是極新鮮的。女兒做了三明治,我先生把方桌搬到了溫室裏,鋪上了潔白的台布。他拿出自己外婆的茶具,沏了一壺上好的伯爵茶。女兒端來了茶點,最上層還放了一個這段時間超市每周五免費送來食物時給的巧克力蛋糕。不能再好了!
我和先生,盛裝品茶,女兒吹了一曲二戰時著名歌曲 “we’ll meet again”。當時的歌唱者Vera Lynn 今年已經103歲,依然健在。合著音樂,我們一起唱起了那熟悉的歌曲:
We'll meet again
Don't know where
Don't know when
But I know we'll meetagain some sunny day
Keep smiling through
Just like you always do
'Till the blue skies drivethe dark clouds far away…
碗豆花的甜味在歌曲中順著伯爵茶的茶香悠然入鼻,我的辣椒西紅柿黃瓜在腳邊鬱鬱蔥蔥。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