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支線客機MRJ失敗的技術細節。日本的適航審批規則,與美國FAA幾乎一模一樣。日本MRJ送去FAA,被告知要改九百多處
所有跟帖:
•
以三菱為主的日本研發集團,無法負擔這些修改,宣布終結MRJ。有些日本民眾聲稱美國刁難,卻不去討論FAA指出的九百多個問題
-easycity-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2:04:25
•
文章中說MRJ研製的十五年裏,FAA的要求不斷變嚴格。很多問題的發現需要時間,安全性要不斷提高。日本自己沒有能力跟上形勢
-easycity-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2:08:44
•
這就叫一語成讖吧
-shaoning-
♀
(81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2:17:26
•
說狠話要小心。美國前國防部長說,他隻要活著,中共就活不過百年。結果他死在中共百年之前幾天。這人其實是個天才,成就非常高。
-easycity-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2:44:46
•
定個年限的狠話確實說太滿了。說美帝國主義垂死掙紮就圓滑很多, 掙紮幾十上百年也是掙紮, 話術漂亮!
-obama_北美101-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4:30:13
•
人狠話不多,大話閃舌頭。
-dakinglaile-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9:19:21
•
與技術無關。隻要不惜一切代價,對於客機這樣成熟的工業品,沒有克服不了的技術困難。但是,MRJ是商業項目,是要賺錢的。
-hkzs-
♂
(179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2:23:01
•
日本調動全國力量,由三菱重工牽頭,耗時十五年,如果隻能造出商業上注定賠錢的支線客機,是不是表明日本航空工業技藝超群?
-easycity-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2:54:06
•
根據維基,開發MRJ的三菱航空株式會社,參股方有三菱重工,豐田,住友,三井,日本開發銀行。參與合作的研究院和公司遍布日本
-easycity-
♂
(72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5:13:55
•
況且,FAA指出日本MRJ有九百多處缺陷,日本真能解決?時間再拖下去,FAA規則再有更新,日本要再用多長時間解決?
-easycity-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2:57:41
•
全世界的適航證規則基本都一樣,隻有俄羅斯略有些技術細節上的差異
-aluminiums-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2:40:00
•
適航規則也是不斷演變發展的。如果日本航空工業在十五年裏就跟不上FAA的變化,MRJ即使投入商用,滿足不了新要求,也會停飛
-easycity-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2:48:21
•
波音737MAX失敗設計是如何取得適航證的,在取得適航證過程中就有飛行員反饋難操縱.
-dailaoban-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3:39:46
•
有錄音顯示,FAA委托試飛的波音公司試飛員,抱怨操縱困難,但是隱瞞了所有不利的發現。這些人將被起訴,估計要坐牢。
-easycity-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5:16:56
•
現代大飛機實在太複雜,FAA經費和人員有限,測試大多外包。波音飛機的審核,就外包給波音。空客飛機審核,自然也外包給空客。
-easycity-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5:19:40
•
中國人多市場大,還經常被封鎖,不靠歐美的適航證也能生存,而且有關政治中國對自己的要求不會低
-21-C-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4:27:57
•
造民航客機,日本還是太小。市場小,研發人員少。這篇文章顯示,日本做適航審批的人也少。各種工作,依靠FAA。條例照抄FAA
-easycity-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5:23:30
•
和FAA無關,日本這幾家公司研發成功後,不進行商業開發,是市場不夠大
-BBL123-
♀
(0 bytes)
()
06/01/2023 postreply
06: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