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徒的悲哀

本帖於 2025-08-30 04:49:00 時間, 由普通用戶 趙拙 編輯

一、佛教篇

《心經》是大乘經典裏非常popular的一部經典。《心經》上說:以心無掛礙故,離一切苦,真實不虛。

這句話如果不認真計較的,似乎還是能懂的。當然認真計較起來,什麽是心?掛礙什麽?就是兩個不小的問題。但假如不那麽較真的話,我們大體上,從生活經驗裏可以稍稍體會幾分。心裏不牽掛拉拉雜雜的事,就很happy,大概可以這麽理解。

可是,怎麽做到心無掛礙呢?《心經》上說了,照見五蘊皆空,色即是空,空既是色,balabala。什麽是五蘊皆空?法師講了一大堆道理,於是我們坐下來聽。聽完了,有人聽懂,有人沒懂。聽懂的人,是不是就可以做到心無掛礙呢?不能。那不是白聽了嗎?

可見,五蘊皆空並不僅僅是一番道理。所以我們還得接著問,怎麽能做到五蘊皆空呢?我空不了啊。看見一碗紅燒肉,我必須吃啊,不吃百爪撓心啊。一碗肉,一瓶茅台,兩個女大學生,怎麽辦吧?宋朝的大儒朱熹納了自己的兒媳婦。蘇格拉底自比高貴的天鵝,他也娶了兩老婆,第二個老婆比他年輕多了。人就這點出息,你說怎麽辦吧?

所以還得往前倒騰,啊,終於明白了。原來人家是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原來人家是照見,不是嘴巴上說說就算了的。那什麽是深般若波羅密多?怎麽行呢?斷片了。就是這麽尷尬。

玩的差不多,該醒醒了。是不是該把心收回來,回到眼前這個經驗世界,說點人能聽懂的人話呢?是不是應該先把一碗肉兩個女大學生的問題解決了呢?

二、基督教篇

這是我在基督教彩虹論壇上節選的一段對話。

我跟這幾個基督徒打過多年的交道,對我這個外邦人,也許是為了給耶穌留條後路,他們說話一向彬彬有禮。自己家的兄弟姐妹那是真的不見外。好吧,現在我們來看看聖經上那個有名的段落,誰看了都會感動的那段話。

哥林多前書 13:4-8 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 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 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 愛是永不止息。

做了許多年的慕道友(也許墓道友更貼切),我深深明白一個道理。因信是不是能稱義,我是不知道的。但信心肯定不能讓我們做到經上那些動聽的語言。故此,我不得不對這段經文稍微做一點修改。

愛是恒久忍耐,怎麽能?愛是不嫉妒,怎麽能?愛是不自誇,怎麽能?愛是不張狂,怎麽能?愛是不輕易發怒,怎麽能?愛是不計算人的惡, 怎麽能?愛是凡事包容,怎麽能?愛是凡事相信,怎麽可能呢?

最好是分成兩個聲部,前一個聲部唱經文。然後另一個聲部,來個拖腔,怎麽能,怎麽能,怎麽可能呢?

三、我對基督教的質疑

對於基督教,我有很多疑問。對舊約,從起初神創造天地開始,我就覺得這東西與我無關。上帝找雅各摔跤,他又沒找我摔跤,跟我有什麽關係嗎?這些神話傳說,到底什麽意思?全憑牧師解釋。我倒是挺喜歡《約伯記》,那是一個苦難人對命運的呐喊,喊的很押韻。從這裏,倒是能看出跟現實的一點關聯。可惜就像一切文學作品一樣,它隻負責提出問題,不負責解決問題。那個皆大歡喜的結局,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出現的。

到了新約,耶穌出場了。耶穌很偉大,可是耶穌的說教,不過是一些道德信條。我不覺得他說的比孔子更高明。更關鍵的是,他也沒說怎麽做到這些信條。耶穌說愛人如己,《弟子規》說泛愛眾。問題是怎麽做到,這才是關鍵。有人說,做不到所以才需要耶穌上十字架拯救你啊。對不起啊,我沒見過耶穌,也沒見過十字架,也沒見過拯救。我隻聽過牧師講道,法師布道。聽多了,它們全變成一張動聽的嘴巴,一張一合。

我寫了一係列普及佛法的文章,那一係列文章是緊貼著現實生活走的,形而上學的問題基本回避掉了,實在回避不掉的就是蜻蜓點水。我也希望基督徒能緊貼著現實跟我交流。具體說,就是當肉體的情欲翻上來的時候,你怎麽辦?這就是我說的宗教實踐。

讀經、團契、行善,這些宗教實踐,是共產黨員也會做的。所對應的形式分別是,閱讀馬列主義著作,參加黨小組學習,為人民服務。他們做成什麽樣?我們也都看到了。這個世界不缺大道理,也不缺道德標準。但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怎麽能把這些大道理變成生活中的小道理?怎麽從那些宏大的敘事,變成生活中的涓涓細流。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大師,看來你還有掛礙啊。你修了這麽久的禪,難道對這些不應該是雲淡風輕?宗教間的意識型態衝突幾千年了,這裏能不衝突?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5:47:43

還是你覺得,論壇上的人要比幾千年來的各種宗教高人,更加的牛?不切實際的想法,都是顛倒夢想啊。哈哈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5:49:41

見笑 -趙拙- 給 趙拙 發送悄悄話 趙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6:00:36

無妨,修道就是修一個心態通達,能容大川百海卻不忘初心。真正能通達的又有幾人?所以才有當頭一棒的典故。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6:01:48

樓主這篇寫的很不錯。其實一碗肉和兩個美女的問題,非常難弄。有些門派認為解決了這個,才算有了根基。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7:01:50

耶穌說,我就是唯一的道路,真理,生命。約翰福音說:你必須知道真理,真理使你得自由。 -QualityWithoutName- 給 QualityWithoutName 發送悄悄話 QualityWithoutName 的博客首頁 (245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7:08:49

一個講義理,一個講實踐。情欲和肉體的誘惑,有少林寺方丈的例子,也有性侵牧師的例子。義理是指導方針,至少能知道香臭。 -宇宙微塵- 給 宇宙微塵 發送悄悄話 (162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7:19:19

在真理麵前大家都是小學生,還是各自尋找名師以自修為好。任重而道遠,冷暖自知。 -心存善念- 給 心存善念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7:42:59

心經中提供了世界觀和方法論,但凡事皆無萬靈藥,還需自我努力不懈。能夠“放下”才是正道。 -心存善念- 給 心存善念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7:48:44

尋明師要有條件和因緣。在互聯網時代,不具備條件和因緣的可以研讀經典,自修自證,但是切記要學會辨別真偽。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8:24:32

你又怎麽知道師傅不是瞎子領瞎子?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9:32:24

一般是把老師的言行與經典對照,另外是看老師如何解釋經典。 老師要考驗學生,學生也要考驗老師。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10:55

結果都是在演戲,誰演得好誰當影帝,哈哈。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24:03

解釋經典沒法演,咲兄要不要給解一下心經? 明師不是解幾句,而是得從頭到尾全部貫通,還得時不時的答疑解難。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38:38

務虛清談,並非大道。梁武帝談得再好,侯景打過來一樣完蛋。王衍深得玄學大道,石勒見了都腳軟佩服,同樣被排牆而死。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44:49

很多門派都是有普傳法也有秘傳法,並不都是空談理法,於肉身無一點作用。總得能夠解決一碗肉和倆美女的問題。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51:38

根本就沒有什麽一碗肉和倆美女的問題。都是些顛倒夢想,經世致用,和光同塵,才是王道。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2:07:21

食和色都解決不了,就不必談解脫生死和超凡入聖了。 : )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2:12:13

解決不了就不必解決。解脫生死和超凡入聖?想多了不好。先做個合格的人再說,把賬單付了,把虧欠補全,和朋友和解,再考慮別的。 -咲媱- 給 咲媱 發送悄悄話 咲媱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2:21:45

都說基督教是“入世”的宗教,還是有道理的。可以和儒家類比。跟佛道不在一個賽道上;-) -趙拙- 給 趙拙 發送悄悄話 趙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2:36:23

“自力自救” 和 “他力自救” 是有很大區別的。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5:45:27

不知道。看人的運氣和福報了。 -趙拙- 給 趙拙 發送悄悄話 趙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23:53

經典也是名師啊,末法時代經典也是一部一部消失...趁現在多種善根 -心存善念- 給 心存善念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9:50:05

老師可以傳道,授業,解惑,以及因材施教甚至口傳心授。在這些方麵,經典恐怕不能代替老師。 -Shubin- 給 Shubin 發送悄悄話 Shubin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18:41

經典不能代替老師,網絡更不能代替經典。退而求其次,跟經典學,還有可能學點東西。是跟AI和網絡學,那就沒救了 -趙拙- 給 趙拙 發送悄悄話 趙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29:11

《楞嚴經》雲:“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 修行是生生世世的事,無始以來的貪欲習氣,不可能一朝一夕除盡。 -法眼- 給 法眼 發送悄悄話 (72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09:41:06

心經是對心最深刻的啟迪 -幕鼓晨鍾- 給 幕鼓晨鍾 發送悄悄話 幕鼓晨鍾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0:16:00

心經的關鍵是“行深般若波羅蜜多”,但是具體怎麽行,心經上沒講。所以我的觀點,心經不太適合初學者。 -趙拙- 給 趙拙 發送悄悄話 趙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13:43

相比之下,《楞嚴經》要到第六卷才是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前麵有五卷文字鋪墊。讀起來要容易得多。 -趙拙- 給 趙拙 發送悄悄話 趙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16:06

《心經》很好,但最好《楞嚴》上打個基礎之後,再讀《心經》才受用。至少要知道心是什麽?心上掛礙的是什麽? -趙拙- 給 趙拙 發送悄悄話 趙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20:31

這篇文章對《心經》看似不太恭敬,但考慮到本壇網友水平高明事理(嗬嗬),不會誤會我的意思,所以才鬥膽這麽寫... -趙拙- 給 趙拙 發送悄悄話 趙拙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22:54

寫得好! 身體之苦, 心能照見; 心之障礙, 身可突破 -幕鼓晨鍾- 給 幕鼓晨鍾 發送悄悄話 幕鼓晨鍾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29/2025 postreply 11:34:0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