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說

輕鬆不失嚴謹,簡單不乏深刻
微信號:pengzhao-peter
正文

《第三種存在》伍II. 念佛的好處

(2025-08-20 13:50:27) 下一個

第三種存在

伍、心歸淨土

II. 念佛的好處

「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楞嚴經》

本文是這一係列文章的最後一篇。我想說幾句心裏話,既是勸告同修,也是勉勵自己。我們能在這一生遇上佛法,是極其幸運的。但是,僅憑佛法裏講的那些深奧的道理,不可能使我們棄惡從善,成為完美無缺的聖人。即便信了佛,受了三皈五戒,我們仍然是凡夫俗子,有著普通人的煩惱習氣,或愛財、或好色、或貪名、或易怒。可是,我們隻要抓住佛法的根本原則,一切煩惱都不是問題。這條原則,就是《楞嚴》上說的「此想不真」。這四個字,不但是教理的核心,也是修行的綱領。

人生的大多數煩惱是「想」出來的,對治妄想最簡單的方法是「念佛」。每當內心生起莫名的煩惱,隻要提起一句佛號,萬試萬靈。日常生活中,無論行住坐臥,沒事的時候隻管念佛。念佛的時候,要把耳朵專注在佛號上,「一字一句,勿令空過」【12】,這是淨土宗修行的秘訣。我們把佛號念熟了,妄想少了,自然恢複本來的清淨。

用現代的話說,「念佛」就好像心理按摩。它可以幫助釋放內心潛藏的負麵情緒,獲得心理上極大的放鬆。活得輕鬆自在,這是學佛最起碼的好處,是人人都能做到的。我們隻要把佛法的基本道理搞明白了,真肯放下萬緣提起佛號,幾個月就有效果。但這並不是念佛唯一的好處。除了當下的放鬆,念佛還能感應來世的福報。來世往生極樂世界【13】,這才是念佛最大的利益。

據《無量壽經》記載,極樂世界是個清淨美麗的地方。那裏的樹木,「黃金為根,白銀為身,琉璃為枝,水晶為梢,琥珀為葉,美玉為華,瑪瑙為果」。風一吹,就發出叮叮當當悅耳的和聲【14】。在那裏到處都是泉水清池,清池裏開滿了青紅黃白四色蓮花,池邊種滿了栴檀香樹、吉祥果樹,樹的花果散發著奇異的清香,「隨風散馥,沿水流芬」【15】。極樂世界環境之美,語言難描其萬一。如果今生不能像禪宗祖師那樣大徹大悟,來世最好的去處就是極樂世界。

【12】《楞嚴經》卷五:「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印光法師文鈔。複劉惠民書二》:「念佛之時,必須攝耳諦聽,一字一句,勿令空過,久而久之,身心歸一。聽之一法,實念佛要法」。印光大師,是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
【13】《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假使不能作諸功德,當發無上菩提之心,一向專念阿彌陀佛。歡喜信樂,不生疑惑。以至誠心,願生其國。此人臨終,夢見彼佛,亦得往生」。
【14】《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彼如來國,多諸寶樹。或純金樹、純白銀樹、琉璃樹、水晶樹、琥珀樹、美玉樹、瑪瑙樹,唯一寶成,不雜餘寶。或有二寶三寶,乃至七寶,轉共合成。根莖枝幹,此寶所成,華葉果實,他寶化作。或有寶樹,黃金為根,白銀為身,琉璃為枝,水晶為梢,琥珀為葉,美玉為華,瑪瑙為果。其餘諸樹,複有七寶,互為根幹枝葉華果。種種共成,各自異行。行行相值,莖莖相望。枝葉相向,華實相當。榮色光曜,不可勝視。清風時發,出五音聲。微妙宮商,自然相和。是諸寶樹,周遍其國」。
【15】《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又其講堂左右,泉池交流。縱廣深淺,皆各一等。或十由旬,二十由旬,乃至百千由旬。湛然香潔,具八功德。岸邊無數旃檀香樹,吉祥果樹,華果恒芳,光明照耀。修條密葉,交覆於池。出種種香,世無能喻。隨風散馥,沿水流芬。又複池飾七寶,地布金沙。優缽羅華、缽曇摩華、拘牟頭華、芬陀利華,雜色光茂,彌覆水上。若彼眾生,過浴此水,欲至足者,欲至膝者,欲至腰腋,欲至頸者,或欲灌身,或欲冷者、溫者、急流者、緩流者,其水一一隨眾生意,開神悅體,淨若無形。寶沙映澈,無深不照。微瀾徐回,轉相灌注。波揚無量微妙音聲,或聞佛法僧聲、波羅蜜聲、止息寂靜聲、無生無滅聲、十力無畏聲,或聞無性無作無我聲、大慈大悲喜舍聲、甘露灌頂受位聲。得聞如是種種聲已,其心清淨,無諸分別,正直平等,成熟善根。隨其所聞,與法相應。其願聞者,輒獨聞之,所不欲聞,了無所聞。永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十方世界諸往生者,皆於七寶池蓮華中,自然化生。悉受清虛之身,無極之體。不聞三途惡惱苦難之名,尚無假設,何況實苦。但有自然快樂之音。是故彼國,名為極樂」。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