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歎怎麽咲媱那麽會搞迷信,讀了我這個帖子,估計會改變想法。
世界流行的幾大宗教,教義方麵都是邏輯嚴謹,觀點分明的。當然後來增刪修改的過程中會讓宗教分裂, 但幾乎沒人去動宗教創始人的主意。比如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改革時期出現的各種新教,互相詆毀,互相迫害,甚至不惜弄個戰爭互相對著幹,但沒有誰想去動耶穌的生平記錄和傳下來的語言。伊斯蘭教也一樣,什葉派和遜尼派也互相迫害,還互相開戰,但沒人想去改變默罕默德的生平和語言。
這些人還是老實啦,沒有咱中國人那麽想象無底線。看看中國人這方麵怎麽玩的。
諸子百家那時候,道家和儒家就互相打。儒家的老祖宗孔子自己不寫書,去世以後,學生們覺得這樣不行,搞不過老子那本《道德經》。怎麽辦?那就召集大家回憶,把孔子當年說的話編出來,弄成一本書叫《論語》。
估計有人(老鍵)要嘲笑一劍無知了,儒家不是有一堆經典嗎?四書五經,以及什麽十三經。怎麽說沒經典可用?
對不起,那些東西不是原創,有些是孔子編的,但不能獨自讓儒家享有著作權。
儒家那些人很勤奮啦,學術傳播方麵搞得轟轟烈烈。
道家這方麵差點,天天在那裏“道可道非常道”地瞎忽悠,沒多少人信。粉絲市場十分堪憂。
怎麽辦? 道家那些人分析了一下市場,大眾對《論語》的接受程度明明顯比《道德經》強,因為《論語》中很多都是有畫麵的故事,而人們天生就喜歡聽故事。
有了這個發現,道家喜出望外。 你編故事,我難道不會? 於是也編故事。主角不用換,還讓孔子演,但這次是反派。
比如,孔子殺少正卯,根本不存在的事,結果被荀子和幾個其他的謠言製作者編故事給砸實了。孔子生於公元前551年,荀子生於公元前313年。那個時候,檔案技術通信技術那麽落後,荀子就能斷定200多年前孔子殺了人,並還知道殺人的具體情節。 他怎麽做到的? 穿越嗎?
儒家和道家之爭屬於學術層級。編個故事玩一玩,還是有娛樂成分。到了道教和佛教爭鬥,情況就不一樣了,烈度提升了。
佛教沒進入中國之前,中華大地充實著咲媱這樣的迷信專家,搞出若幹種道教。教義方麵東拚西湊,除了道德經,其它什麽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或者什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金木水火土也搞。從礦石中煉出汞讓人吃也搞。摸著石頭過太湖,方向和深淺都不知道。
老百姓信嗎?信呀。 他們禁不住咲媱那樣的人不停忽悠呀。咲媱說:俄羅斯大地震了,預示著某個國際級別的大人物要完蛋。 文化走廊不也是有人點讚相信嗎。
後來,佛教傳到中國。把人前世今生和將來說得入木三分。別的不管,光宗教教義的邏輯這一塊,拉道教好幾條街。於是,中華大地多數人拋棄道教昄依佛祖。
沒飯吃了,道教怎辦? 像荀子那樣編故事?不好編,需要學外語,隨便弄個人名搞進去很容易被印度人質疑。太麻煩,還是編中國人故事。
司馬遷在《史記》中不是說了嗎,老子最後留下《道德經》,騎著青牛從中華學術界消失的地點是函穀關,方向往西。
哈哈,西!太好了,西邊不就是印度嗎?釋迦牟尼不就在那裏出生並創造了佛教嗎?
印度那裏曆史記錄不嚴格,釋迦牟尼到底出生在哪一年誤差太大了(前623/563/480年—前543/483/400年)。這樣給了我們編故事的很多自由,老子生於公元前551年是定的,有了印度曆史的巨大誤差,你編老子是釋迦牟尼的什麽人都行。
別的角色不重要,編一個老子到印度後開了學校,釋迦牟尼在那裏學習就好了。
佛教怎麽來的? 老子教給釋迦牟尼的。 釋迦牟尼是老子的門徒。
就像中國人說相聲,你牛了半天,我隻要說一句我是你爸爸,就完勝你了。
這個故事除了給佛教一拳,還有兩個副產品:
1. 解決了中國人對老子的牽掛, 當年老子騎青牛這麽一走,音信全無,老鄉心裏不得勁呀。這下好,原來老子在印度過得不錯,放心了。
2. 長了民族自尊心,哈哈,原來這美妙的佛教理論是咱中國人發明的,嗯,怪不得它說東西那麽透徹!放心了,咱還是世界文明中心。
道教也自感厲害呀。就像基督教和猶太教的關係。是的,基督教《新約》確實厲害,但你都是基於我猶太教《舊約》之上的。再厲害,你也不能脫離我。
佛教搞出那麽多新概念,什麽涅槃呀,般若呀,等等等等,還不是出自我們那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隻不過外國人不懂中文,理解不了其中的博大精深。找走廊陶陶三同學學習一下,就不用搞那麽多繁瑣概念了。啥, 咲媱? 咲媱不靈, 這東西還是需要像陶陶這樣的來搞。
這場口戰,道教把佛教打癟了。
佛教中自然有人不服氣啦。其實他們可以想辦法到印度搞曆史考古,直接證明根本沒有什麽中國人在印度當客座教授並教過釋迦牟尼。或者直接證實一下釋迦牟尼的出生年代。前623/563/480年,這麽大的誤差範圍,你把誤差降到50年之內,就把謠言戳破了。
但他們覺得這個太麻煩。而且你弄到確切證據,中國人也不一定信。幹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會編故事,我難道不會?
於是另一個故事出現了:
老子其實是從印度來的,是釋迦牟尼的學生。 而且還因學習成績不好,被釋老師趕出了學校。老子沒地方去,就跑到中國這裏討生活。業餘時間,就把釋老師那裏學到的一點知識翻譯成中文。書名《道德經》。
《道德經》發表當天,就有人打電話請他答疑。說: 你這個“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有邏輯漏洞呀,什麽東西生出來的“一”?
答疑? 老子不會呀。他頂多算個助教,教授在印度呢。為了逃避尷尬,老子偷了頭青牛由函穀關向西回印度了。
一劍不是在這裏跟你胡扯哈,想知道更多的,你網上查查《老子化胡經》這本書和有關內容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