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一下,其實我和馮兄沒什麽可爭的。我根本不關心亞裔在高校的錄取率:我的小孩已經大學畢業了,我很自私,在這個話題上既沒有屁股,也沒有腦袋。
我隻是借這個話題闡述一下我的政治理念。
----
任何一個運動,都有一個起始的訴求,和實際的執行。這兩點我們要區分開:絕大部分運動的訴求都是“好”的,執行則不一定。
我們批評一個運動,大概率不是在批評它的起始訴求。
比如 BLM,訴求是為黑人爭取到應有的權益。這當然是個好訴求,沒話說。但如果在這麵大旗下麵鼓勵打砸搶,那執行就會引起質疑。
比如 Antifa, 訴求是反法西斯,沒什麽比這個更偉光正了。實際操作?我隻能哈哈了。
最極端的例子吧,納粹黨,National Socialist German Worker's Party, 起始訴求是讓德國工人過上好日子。我們現在說納粹是邪惡的,是說這個黨派後來的行為,而不是說我們反對德國工人過上好日子。
同理,我反對目前美國的 DEI 運動方式,不是反對多元 (Diversity)和包容(Inclusion),而是質疑它的執行方式。
馮兄和多瑙犯的錯誤,都是在維護和解釋 DEI 的訴求。
----
DEI 裏麵,我支持 D - Diversity, I - Inclusion. E 我支持 Equality,不支持 Equity。
DEI 的執行方式有什麽問題?昨天我說 “獎勵弱者,懲罰強者”。我的表達能力真差:其實應該說的是,為了達到 Equity/結果平等,DEI 的根本思路是:獎勵失敗,懲罰成功。獎勵落後,懲罰先進。
很多激進左派對以色列的仇恨 vs 對HAMAS的支持,對基督教的仇恨 vs 對伊斯蘭極端者的支持,對合法商人利益的仇恨 vs 對打砸搶的窮人的支持,都是來自同一個思路。
其實還是馬克思的那條理論:任何發展的不平衡,一定是來自於階級鬥爭:強勢一方肯定是對弱勢一方進行了階級壓迫。
個人努力與否?製度優劣比較?文明先進落後?那都是一派胡言。隻能是階級壓迫。
---
其實最惹我上火的,還要再進一步,這個和文革很像:DEI 不僅試圖懲罰成功,還試圖批判“導致成功的路徑”。這對一個社會的不少正麵傳統,可能起到很大的破壞作用。
比如在有些 DEI ‘課程’裏,他們會教導你:你如果能‘守時’,那是因為你衣食無憂(不用work 2or3 jobs),是 white priviledge. 如果你要求別人也‘守時’,那就是 white supremacy.
同理,“Perfectionism", "Individualism", "Objectivity", "Sense of Urgency" 之類的,都是 white supremacy,是要打到在地,再踏上一萬隻腳的。
你不要以為我在聳人聽聞:也就是這兩年右派膽子大了一點,才敢於開始反擊。兩年前在公司裏,DEI 的這些東西是不容質疑的,討論都沒得份兒。
顫音說的一點兒沒錯:我覺得有個環境能允許討論就好,而不是debate被和諧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