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沒有emotional connection, 那麽人類社會不過是個冷冰冰的機器,按照既定規則運行。人類社會真到了這

一天,那就不如去當AI算了。

情感是那個Why, 理性是what and how. 你說說,如果沒有why, 隻有what and how, 那會是什麽樣的世界?

文學/藝術是我們人類表達那個Why的途徑。我要再換個角度說,文學體現的是一種emotional truth, 也是一種truth.

當然這對作者要求很高,確實很容易就成了虛浮的文字/拚湊的情節。我覺得這跟作者本身的閱曆/境界關係太大了。

當然話說回來了,文學小說也有不同類型,有的像cupcake, 通過蝸牛的觸角來觸摸世界 比如不少女作家是這款,我個人覺得名氣很大的Jane Austen就這款。也有的像wedding cake, 有很多layers/textures/themes 交織在一起。

不管是cup cake, 還是wedding cake, 要寫好都非常不容易

沒明白跟華文圈有啥關係,哪個語言都有作者們在嚐試。要我說,“嚐試”就比“躺平”要更值得尊重

所有跟帖: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