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臨刑前的九日女王簡·格雷
英國曆史上最悲催的女王簡·格雷
第一次參觀倫敦國家美術館時,有一幅畫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個麵容姣好的女孩,一襲白色衣裙,好端端地被蒙住了眼睛,兩手摸索著,尋找麵前要她命的木樁……。當時隻覺得淒美異常,還以為是什麽文學人物的素材作品,而沒有再去深究。直到最近讀到英國十六世紀都鐸王王朝史時才知道,原來這個小女孩兒就是那個隻當了九天女王,年僅十六歲,就被無情斬首的簡·格雷。
讀完這段曆史,無比同情這個被命運捉弄的女孩!有很多人都在問,難道她真的就那麽無辜,她真的沒有野心,真的完全被動,沒有篡奪王位的動機和行為嗎?她在這九天時間裏,都做了什麽,被加冕了嗎?可否履行過女王的職責?她才十六歲,難道就不能被赦免嗎?回答這個問題真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說清楚的,我也是帶著這樣的疑問走進這段曆史,想知道簡·格林是怎樣一個女孩兒,怎樣就被推入到這樣一個萬劫不複的萬丈深淵!
熟悉英國曆史的都知道經過玫瑰戰爭血腥的皇權之爭,到了1485年,亨利七世娶了約克家族愛德華四世的女兒伊麗莎白,蘭卡斯特與約克兩大家族的恩恩怨怨才算是宣告結束,白玫瑰紅玫瑰合二為一,成了紅白玫瑰,都鐸王朝建立。
到了亨利八世,國內矛盾基本緩和,雖然仍然和法國摩擦不斷,但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基本上算是國泰民安吧。自從1509年他娶了比他大六歲的西班牙公主,阿拉貢的凱瑟琳,十年間他們一共生了六個孩子,卻隻活了瑪麗一個女兒。快到三十歲還沒有兒子這件事讓他苦惱萬分。這事要是放在中國,無論如何不會是問題!皇帝隨便弄個三宮六院,隻要他自己沒問題,不愁生不出兒子來。可是英國是一夫一妻製,國王可以在外麵隨便找女人,情婦有多少,國法也管不著,但是有一點,不管和外麵的女人生了多少孩子,都隻能算私生子而沒有王位繼承權。
由此亨利八世隻剩下離婚再娶這條路了。可這條路走的是相當的艱難,看過《都鐸王朝》這部美劇的人肯定都還記得,在此就不贅述了,有興趣可以自己查。總之羅馬教會堅決不允許他們離婚,致使他最終與之決裂,脫離了天主教,成立的自己的國教,(看來英國脫歐還是有曆史淵源的)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亨利八世於是一發不可收拾,一口氣結了六次婚,從中得了三個孩子,一個兒子和兩個女兒。他們是瑪麗公主,伊麗莎白公主和愛德華王子。簡·格雷的命運就在這時和他們交織在了一起。因為他們都是亨利七世的後代。亨利八世的三個孩子是孫子,孫女,簡·格雷是亨利七世女兒的外孫女,也就是說是他的曾外孫女。
亨利七世(左)亨利八世(右)
亨利八世在1544年修改的遺囑上是這麽寫的,(以前多次改動,這就不提了)愛德華王子是第一繼位者,如果將來沒有子嗣,順位就是:瑪麗公主,伊麗莎白公主,如果她們也沒有孩子,就輪到亨利八世的妹妹瑪麗都鐸,和她的外孫女簡·格雷的男性後代,不知為何中間跨過了她的女兒佛朗西斯,跨過了他那個嫁給了蘇格蘭國王的姐姐以及她的後代。
1547年1月28日亨利八世駕崩,年僅十歲(其實還不到十歲)的愛德華王子繼位,成了愛德華六世。愛德華是亨利八世與他的第三個妻子簡·西蒙所生,她在1537年10月12日產下兒子,兩周後就去世了。亨利八世好不容易得個兒子自然是嗬護備至,萬般疼愛。溫室裏長大的孩子不知道權利場的殘酷,人心險惡,他父親的那種殺伐決斷,知人善任都還來不及傳授,國家權力的重任就已經落在了這個十歲孩子孱弱的肩榜上。雖然亨利八世去世前為兒子準備了一個以他兩個舅舅為主的攝政委員會,在他未成年期間幫助他執政。但是弱主誤國也許有一定道理,愛德華六世在位的六年間權貴之間鬥爭從未間斷,先後輔政他的兩個舅舅,愛德華·西蒙(薩默塞特公爵)和托馬斯·西蒙(蘇德利男爵),都被他們的對手諾森伯蘭公爵打敗,以控叛國罪斬首。愛德華六世十四歲開始親政,諾森伯蘭公爵是首席大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讓所有人都認為他是實際掌權者,是能左右國王的人。
到了1553的初夏,才十五歲的愛德華六世身體越來越差,可能他自己也覺得時日不久於世,提出修改遺囑。關於這一點眾說不一,有些人認為這是諾森伯蘭公爵的授意。因為也確實太巧了,幾乎是在差不多的時間,他和佛朗西絲,簡的母親一起策劃讓兩家結為親家,讓諾森伯蘭公爵的四子吉爾福特·達德利爵士娶了簡·格雷,並於1553年5月25日舉行了婚禮。1553年的6月21日,愛德華六世親自監督複製,把遺囑以信函的形式發布,並且讓樞密院全體成員,還有大主教,法官和議員全部簽名同意。他把以前遺囑中”Lady Jane heries masles” 加了兩個字,改成“Lady Jane and her heries masles” (用現在的詞語就是“Lady Jane and her heirs male ”)意思是說,簡的男性後代可繼承王位,改成簡自己和她的男性後代可以繼位。
就是改動的這兩個字徹底改變了簡·格雷的命運。
愛德華六世和簡·格雷小姐
下麵說說簡·格雷吧,簡·格雷小姐也是1537年出生,和愛德華六世同年。有人說,從她一出生,她的媽媽佛朗西絲(薩福特公爵夫人),就打了主意要把她嫁給愛德華王子。所以簡·格雷小姐從小也是按著最嚴格的教育培養的。據說簡·格雷個子不高,瘦小,沙栗色的頭發,性情溫和,眼睛明亮。她聰明過人,小小年紀就已經熟讀拉丁,希臘,意大利文,十四歲就能和她的老師談論柏拉圖。
愛德華王子雖然和她同歲,按照輩分,簡·格雷小姐是他的表侄女。他們小時候常在一起玩,感情很好,如果不出意外,如果天遂人意,兩人成婚也未必不可能。佛朗西絲(薩福特公爵夫人)處心積慮,未雨綢繆,一路為女兒鋪磚修路。
簡·格雷的爸爸媽媽:薩福特公爵和夫人佛朗西絲
當1547年1月,亨利八世家駕崩,愛德華登基正式加冕為國王後六個月,亨利八世的遺孀(最後一個妻子)凱瑟琳·帕爾就和愛德華六世的舅舅托馬斯·西蒙結婚了。(這在我們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國王的遺孀也能再嫁?但英國人不管這個。)在那段時間,佛朗西絲特意把女兒簡·格雷送到他們家,和伊麗莎白公主一起在凱瑟琳·帕爾的監護下生活,直到一年後凱瑟琳去世。隨後西蒙家族落敗,諾森伯蘭公爵崛起,佛朗西絲立刻把目光轉移到了更有權勢的人。
至於說到修改遺囑,不管是愛德華六世有意為之,還是諾森伯蘭授意,有一點很明確,那就是身為英國新教的首領,愛德華六世不願意把英格蘭交給虔誠的天主教徒瑪麗,雖然他的姐姐瑪麗是他的第一位繼承人。因為他知道一旦瑪麗繼位,英國就將全麵轉向天主教,那他父親付出那麽大的代價換來的英國國教便會付之東流,更重要的是,那必將又是一番血腥的殺戮和國家的動蕩。當然這也是諾森伯蘭公爵和樞密院,大法官等高層都不願意看到的後果,這也絕對不符合他們自己的利益。
由此說來,也不是完全因為愛德華六世偏心,而應該說是當時的國家形勢和政教的需要把簡·格雷推上了曆史舞台。隻是說,諾森伯蘭公爵和佛朗西絲,推波助瀾,一起趁機把個人的私心夾帶打包塞了進去,硬讓他們的孩子成了婚,各取所需。
影響和決定簡·格雷小姐命運的薩默塞特公爵和諾森伯蘭公爵
1553年7月6日,愛德華六世駕崩,但是諾森伯蘭公爵秘不發喪,一方麵趕緊把簡·格雷小姐接到倫敦塔,(要說明一下,倫敦塔既是皇家宮廷,國王所居住的宮殿,同時其中一部分也作為監獄使用,專門關押貴族,重要的犯人。)另一方麵,諾森伯蘭公爵立刻派出他的長子,約翰·達德利(華威伯爵)帶人出發把住在倫敦外的瑪麗公主控製起來。7月10日,諾森伯蘭公爵宣布簡·格雷為女王,雖然這時她已經嫁給吉爾福德·達德利爵士, 但不會再稱呼她為達德利夫人了。據記載,當時簡·格雷就暈過去了。
另一方麵,瑪麗有內線通報,她一得知愛德華六世去世,就立刻躲了起來,並同時向樞密院發出信函,宣稱自己繼位的合法性。瑪麗是亨利八世的長女,明媒正娶的西班牙公主的女兒,全英格蘭無人不曉。在加上,天主教在英國深入人心,雖然年輕人受新教影響,在社會上層也視新教為之正宗,但在民間,老百姓從小都接受的是天主教,突然被亨利八世強迫該信新教,自然有著潛在的被壓製下去的不滿。此刻,當瑪麗振臂一揮,宣稱自己合法繼位,連她自己可能都沒想到,竟然是一呼百應。在幾天的時間裏就集兵幾千人。
而這邊呢,英格蘭宮廷自己是沒有軍隊的,不像中國,皇帝都有個禦林軍,他們沒有,要打仗,國王手下的貴族有各個效忠他們的軍隊聽指揮。老謀深算的諾森伯蘭公爵此刻完全沒想到被封殺這麽多年的瑪麗居然有這麽大的號召力!他毫無準備,一時調兵遣將都成了難題。他本想派簡·格雷的父親,亨利·格雷領兵去對付瑪麗,但簡·格雷不同意,她堅決要求父親留在身邊。這時諾森伯蘭公爵環顧一周,竟沒有一人能去帶兵打仗,隻好自己親自掛帥上陣了。就是這個錯誤決定導致了整個曆史的扭轉。
本來諾森伯蘭公爵是個大權獨攬,說一不二的統帥,他一離開,樞密院群龍無首,簡·格雷雖然被被宣布為女王,可她一個從來沒有涉政經驗的16歲女孩子如何能擔當?但是如果這時候她的父親亨利·格雷(薩福特公爵)能擔起責任,懂得危機處理,或許也能抵擋一陣。但是他從來就是一個“窩囊廢”,連亨利八世都從來不用他,盡管他還是國王的侄女婿。而現在的政局是瞬息萬變,瑪麗的隊伍數以萬計的增長,而這邊還沒想好對策。在這關鍵的時刻,英格蘭皇家海軍反水了,他們公開的轉向了瑪麗,支持瑪麗為英格蘭女王。他們遠離宮廷,完全不知道哪鑽出個黃毛丫頭,簡·格雷,但瑪麗時年37歲,成年人,是人人皆知的亨利八世的長女。於是宮廷這邊,樞密院以及諸大臣也越來越多的人隨機轉過身支持瑪麗,短短幾天,到了7月19日曆史大逆轉,簡·格雷和她丈夫,父親一起被抓了起來,管進了監獄。
瑪麗在倫敦市民的歡呼聲中到達倫敦,走上了倫敦塔橋。
油畫:簡·格雷小姐和她的丈夫吉爾福特·達德利爵士
那簡·格雷,一個柔弱的小女孩,隻要把她的支持者滅掉,留下她也應該是人畜無害吧?瑪麗畢竟和她的媽媽佛朗西絲是表姐妹,兩人隻相差一歲,關係也一直不錯,瑪麗還真不忍心下這個毒手。但是她和新教不共戴天,於是她把簡·格雷招到殿上,表示如果簡·格雷願意皈依天主教就可饒她不死。但是簡·格雷一口回絕了。
這場王權繼位風暴的結果就是:
1. 諾森伯蘭公爵和他的長子華威伯爵被叛死刑,其他四個兒子也全部被關押。但是在1553年8月22日執行死刑時,諾森伯蘭公爵突然表示願意皈依天主教,並請求瑪麗女王寬恕他的兒子們。他說,他的兒子們隻是聽從父命,並沒有什麽自己的主張。後來,除了和簡·格雷結婚的四子吉爾福德·達德利爵士被處死以外,其他前前後後都釋放了。
有個小花絮,羅伯特·達德利就是諾森伯蘭的第三子,後來和伊麗莎白一世結成終生好友。這是後話,可參見伊利莎白一世的傳記。
2。1553年11月13日由倫敦市長托馬斯·懷特主持的審判團對 簡·格雷和她的丈夫,吉爾福德·達德利爵士進行了審判。他們認為見·格雷不完全是被逼迫,在這短短的九天裏,他們發現了有簡·格雷親自簽署的信函,寫有Jane The Queen(女王 簡)的字樣,說明她自己也是接受並認可了。由此被控叛國罪成立,他的丈夫與她同罪,判斬首。
兩個小花絮,一個是簡·格雷確認還沒有來得及加冕,據說一時沒有找到願意為她主持加冕儀式的大主教;二,當時諾森伯蘭公爵曾提了一句,建議簡·格雷任命他的兒子吉爾福德·達德利為國王,不料這個十六歲的弱小女子驕傲地說NO!隻同意頒給了他克拉倫斯公爵的稱號。
同時被判罪的還有坎特伯雷大主教托馬斯·克蘭麥,判以火刑,在經過了幾輪審判之後,1556年被燒死。(在都鐸王朝這部電視劇中,他是我最討厭的人。相貌猥瑣,心狠手辣,為了取悅亨利八世不知害了多少人!)據記載,在他被關押期間,在瑪麗女王的壓力下他曾有一度動搖,書寫改變主張,但並沒有因此救下他的命。據說在行刑時,他把自己一時軟弱寫下字的手先放進火裏,籍以表明他的悔恨。看到這,不由地原諒了他,不怎麽恨他了。
1554年1月,有個叫托馬斯·懷亞特的年輕人,(他爸爸是都鐸王朝期間最著名的詩人,也是把十四行詩介紹到英國的第一人)反對瑪麗女王與西班牙菲利普國王聯姻,認為瑪麗女王這是在出賣國家利益。從而集結了一夥人鬧事。這場反叛很快就被平定,但由於簡·格雷的父親和她的兩個叔叔都參與其中,讓瑪麗女王極為不爽,加速了她要處死簡·格雷的決心。1554年的2月12日早上,她的丈夫吉爾福德·達德利先她被處死,一個小時以後就發生了那幅畫上的一幕。
十二天之後,1554年2月23日,她的父親,薩福克公爵被斬。她的母親,佛朗西絲(薩福克公爵夫人)被瑪麗女王赦免,並允許她與其他的女兒一起生活。1555年,她又另嫁他人婦,一直到1559年去世。享年42歲。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