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知識擁有的公平

來源: 慕容青草 2016-04-01 17:04:0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846 bytes)

對社會公平的追求是影響人類文明發展的重要的基本力量,而與社會公平密切相關的是社會平等的概念,這是兩個不盡相同卻密切相關而且彼此相互作用的概念。任何平等都是以特定的標準為參照的。有時表麵上的平等不一定公平,比如在一些場合要求男女平等地承擔重體力勞作就是對於女士的不公平;有時表麵上公平的卻產生著實際上的不平等,而實際的不平等在一定條件下又會影響後續的公平。以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為例,很多技藝知識被視為家族的秘密而不外傳;現代社會雖然很多一般性的科學知識都已經社會化了,各企業或各國家都如同過去傳統的中國家族一樣地將一些知識作為自己保密的內容。從社會局部層次來說,隻要這些知識的獲得是不是偷來的,而是家族先人正當學來和總結積累的或企業及國家自身研發的,那就沒有什麽不公平的;但是這種公平的結果也確實產生著實際狀態上的不平等,而且這些對於知識擁有的不平等也確實會對現實世界的各種生存競爭產生實際的影響。

這個世界上沒有絕對的平等,盡管社會平等的嚴重失調會導致各種需要被扭轉的不公平的社會現象,不同程度的社會平等的局部失調卻是一種無法消除的常態。上麵提到的關於傳統技藝或現代科技的知識的保密雖然一定是社會上某些形式的不平等或不公平的根源,卻屬於是現實的人類世界不得不接納的正常的不平等。

而對於普羅大眾來說,在生活中對於另一類知識的接觸和運用要遠多於對於任何一門如上所述的具體技能或科學的知識,那就是原本屬於哲學範疇的關於包括人性及社會文化風俗特點的知識在內的生活哲理。對於這一類知識的實際擁有水平卻不但直接關係到每個人在社會中的日常生活,影響著謀職升遷,商場政壇和職場競爭,以及一般的人際交往,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社會整體的政治經濟生態。所以對於這一類知識擁有的不平等一定是人生競技中的一個重要的不平等的來源。

雖然任何一個文化環境中都有一些大家共享的常識性的生活哲理,但一方麵這些共享的生活哲理通常遠遠不能滿足生活實際的多樣性,另一方麵隨著文明的發展,一些舊時的哲理在新時期的有效性也會有所變化。更重要的是原本應該是為社會大眾提供哲理指導的主流專業哲學界常常是大大地落後於社會的發展而無法為世人提供有關生活中各方麵的邏輯的係統的理論指導。因此,不論是個人領悟的,還是他人傳授的,每個人對於沒有成為社會性正統理論的生活哲理的掌握的多少就成為了影響個人的人生道路的一種特殊的財產。由於這些知識會給人生的競爭帶來很多便利,常被作為所謂的聰明人的一種標誌;人們還常樂於把他們心目中的成功人士所說的一些體現著生活哲理的隻言片語作為人生的指南。由於這一類的知識不象專業技能那樣打著特殊的專業標簽,而隻是外在地表現為某些人的為人處事與他人不同而已,因此對於這一類知識的擁有的不平等通常是在多數人不知不覺之中便對局部的競爭或社會的公平產生了影響。當一部分所謂的聰明人掌握了或看透了人性或社會動力的某些特性並將之運用在生活實踐上為自己謀利,而其他人卻在茫然不知之中被他人占到便宜或失去的人生競爭的先機時,新的社會不平等可能便由此而生。

但是,雖然個人對於人生的(直接或間接)領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人們應付生活的挑戰,卻由於它們的零碎片麵而同時也容易對人們產生各種誤導。比如,“活在當下”是人們常喜歡用來勸慰他人和自己在生活中不要背著沉重的曆史包袱也不要過於為將來而擔憂,但是我在紐約的地鐵上也曾看到過大西洋城的賭場用“活在當下”這句話來作為吸引賭客的廣告。另外,人們對於很多私下裏被當作生活哲理的理論常感到羞於公開表達,這是因為它們的片麵性可能會帶著濃重的對於社會來說是負麵的印記因而使人難於在眾人麵前啟齒。但是,世界的存在本身是全麵的相互關聯的和統一的,不論正麵的還是負麵的所謂的人生哲理都是在一定程度上對於完整的道理的表現,雖然如老子所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當我們對於真正全麵的道理展開來認識之後會發現它不會是人們羞於啟齒的被以為是專門為齷齪之心服務的。而係統深入地探索人生的哲理,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彌補因主流專業哲學理論的遠落後於時所造成的人們對於生活邏輯的共享的嚴重不足,而知識的共享可以減少知識擁有的不平等從而幫助大眾更加公平地和平相處分享資源。。。。。。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