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經過了至少三次大的外來襲擊。一次是佛教,大約從唐太宗開始,李家血統上基本是鮮卑人,統一中國後,采取“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政策,因為他們沒有文化,而人又虛心。外來文化和宗教也在這個時期進入中國,這是為什麽產生燦爛唐詩的背景。外來的佛教給漢字帶來新的思維和寓意。”大千世界“,”心心相印“,”海闊天空“,”三教九流“等等詞匯都是佛教給漢字注入的新生詞。唐朝出現:儒中有佛,道(教)中有基(督教),基中有佛的現象。
然後就是西方文化的影響,“媽媽”,“爸爸”等等文字出現在漢語中,它也將漢語完全改造,這就是新文化運動,采用“馬太福音”的白話文體。當時的國粹派笑稱新文化就是“馬太福音”。
再次是日本文化的影響。本來日本是從中國唐朝學來的文化和製度,但是到了近代,它突然間迸發,一飛衝天。“經濟”,“民主”,“自由”,“公民”等等都是日本人送給中國的漢字。
最後是網絡文化的襲擊,“粉絲”,“酷”等等詞進入漢字中,這是純中國人添加的。
你突然發覺,中國人真能兼容並蓄。多麽神奇的國度,多麽偉大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