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瑣憶—小孩子眼中的文革: 革命時期的婚禮

來源: 石頭村 2021-02-28 15:32:4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574 bytes)

寫完這題目怎麽讓我想起王小波君的《革命時期的愛情》。我自然不會在這裏談愛情,不過想起了文革時期參加的婚禮。小孩子通常對婚禮這些事情是沒有那麽大的興趣,但是參加婚禮會有糖吃,這對小孩毫無疑問是很有吸引力的。不過我在文革期間很少有參加婚禮的印象, 可能有以下原因:年輕人都上山下鄉去了,下鄉知青結婚的真的不多。那一代人普遍結婚都很晚。

我記憶中曾經出席過家母銀行同事的婚禮。這對年輕人到底都是銀行的還是隻有一個是銀行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不認識。因為當時基本上這些單位都不招工的,到底他們是什麽時候進銀行的我也不知道。我小時候整天在銀行櫃台裏麵跑來跑去,看他們數錢,多數叔叔阿姨都認識。但對這對結婚的新人,我確實完全不認識。

印象中新郎新娘應該是穿著灰藍的中山裝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大概先有領導講話,然後發糖。大家要讓新娘唱歌,新娘剛開始說不會唱,後來終於開口唱了一首語錄歌: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最後的勝利。可能有人不知道什麽是語錄歌。文革前應該就有毛主席語錄的小冊子發行了,文革中,為了讓語錄廣為傳播,著名作曲家李劫夫為語錄作曲,於是就有了語錄歌這個怪胎。當然,我當時尚幼,不明所以,可是今天想起這個場景總有點忍俊不禁想笑。這樣不操辦的簡單婚禮就是當時所說的革命化婚禮。

這讓我回想起了更小的時候,奶奶帶我回鄉下老家參加我最小的叔叔的婚禮的場景。當然不是我親叔叔,而是我父親的叔伯兄弟裏最小的一個。其實這最小的弟弟當年曾經被家父辦到了城市,但後來家父母反右時雙雙遭難後,城市為了節省糧食供應,將很多人取消了城市戶口,趕到鄉下。於是這最小的弟弟及他姐都被波及趕回老家農村。這小叔叔在大饑荒年代在農村難以維生,就跑到新疆去混了好幾年,躲過了那幾年不至於餓死。但後來還是覺得不適應新疆的生活,就又回到四川老家鄉下。而我這姑姑嫁了一個木匠,所以在當時農村算得上好條件的人家。農村的婚禮就和城市裏革命化的婚禮不一樣了,顯然更傳統。我記得是擺了好多桌,並且還記得新娘子穿著一身紅妝,看起來很漂亮。但因為那時很小,記住的情節明顯不多。那好像是我最後一次回老家了,因為鄉下跳蚤,臭蟲太多,咬得我渾身上下都是疙瘩,並且還潰爛了,幾乎就沒多少好的皮膚,從此以後誰要帶我回老家我是堅決不去了。現在我家祖輩生活的地方已經無處可尋了,隨著三峽工程埋葬在滾滾長江之中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我印象中那時的新娘上身一身紅色的的確涼就搞定, 忘了穿什麽顏色的裙子或褲子。 -戲說-西關人- 給 戲說-西關人 發送悄悄話 戲說-西關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2/28/2021 postreply 20:12:35

穿紅色服裝應該算比較正式了,我看見就是灰藍製服,更加革命化。 -石頭村- 給 石頭村 發送悄悄話 石頭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3/01/2021 postreply 08:51:0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