驛動的心

本來隻是給國內親友寫點東西,不想屢屢被封,既然已寫了,找個地方與同好同賞。
個人資料
正文

兒時瑣憶—小孩子眼中的文革: 革命時期的婚禮

(2021-02-26 09:23:12) 下一個

寫完這題目讓我想起王小波君的《革命時期的愛情》。這裏自然不會談愛情,不過是想起了文革時期參加的婚禮。小孩子通常對婚禮這些事情其實是沒有那麽大的興趣,但是參加婚禮會有糖吃,這對小孩毫無疑問是很有吸引力的。不過我在文革期間很少有參加婚禮的記憶,可能有以下原因:年輕人都上山下鄉去了,而下鄉知青結婚的真的不多。那一代人絕大多數都是後來回城後才結的婚,普遍結婚都很晚。

我記憶中唯一一次是曾經出席過家母銀行同事的婚禮。這對年輕人到底都是銀行的還是隻有一個是銀行我就不知道了,反正我不認識。因為當時基本上這些單位都不招工的,到底他們是什麽時候進銀行的我也不知道。我小時候整天在銀行櫃台裏麵跑來跑去,看叔叔阿姨在櫃台數錢,銀行的多數叔叔阿姨都認識。但這對結婚的新人,我確實完全不認識。

印象中新郎新娘應該是穿著灰藍的中山裝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大概先有領導講話,然後發糖。大家要讓新娘唱歌,新娘剛開始推脫說不會唱,但後來終於架不住大家的要求,開口唱了一首語錄歌:下定決心,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爭取最後的勝利。可能有人不知道什麽是語錄歌。文革前應該就有毛主席語錄的小冊子發行了,文革中,為了讓語錄廣為傳播,著名作曲家李劫夫為語錄作曲,於是就有了語錄歌這個怪胎。當然,我當時尚幼,不明所以,可是今天想起這個場景總有點忍俊不禁想笑,在婚禮的場合唱這樣一首語錄歌有點令人浮想聯翩。這樣不操辦的簡單婚禮就是當時所說的革命化婚禮。

這讓我回想起了更小的時候,奶奶帶我回鄉下老家參加我最小的叔叔的婚禮的場景。當然不是我親叔叔,而是我父親的叔伯兄弟裏最小的一個。其實這最小的弟弟當年曾經被家父辦到了城市,但後來家父母反右時雙雙遭難後,城市為了節省糧食供應,將很多人取消了城市戶口,趕到鄉下。於是這最小的弟弟及他姐都被波及趕回老家農村。這小叔叔在大饑荒年代在農村難以維生,就跑到新疆去混了好幾年,躲過了那幾年不至於餓死。但後來還是覺得不適應新疆的生活,就又回到四川老家鄉下。而我這姑姑嫁了一個木匠,所以在當時農村算得上好條件的人家。農村的婚禮就和城市裏革命化的婚禮不一樣了,顯然更傳統。擺了好多桌,並且還記得新娘子穿著一身紅妝,看起來很漂亮。但因為那時太小,記住的細節明顯不多。那好像是我最後一次回老家了,因為鄉下跳蚤,臭蟲太多,咬得我渾身上下都是疙瘩,並且還導致皮膚潰爛,幾乎全身就沒多少好的皮膚,從此以後誰要帶我回老家我是堅決不去了。現在我家祖輩生活的地方已經無處可尋了,隨著三峽工程埋葬在滾滾長江之中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