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Rinascero,rinascerai》
根據我事先閱讀的相關資料以及已打疫苗同事、朋友、和校友們的無私分享,我對注射新冠疫苗後的副作用反應有基本了解。因此,打完第一針和第二針輝瑞疫苗後我都注意觀察和認真記錄相關反應,並且在美國疾病控製和預防中心(CDC)網站上有關疫苗安全性(V-Safe)項目登記注冊和記錄分享了我注射疫苗後的反應(vsafe.cdc.gov)。
CDC的V-Safe項目要求疫苗注射後的7天是每天回答它的survey(很方便,在手機上5分鍾左右即可完成);然後,每周一次,連續5周;再然後是每3個月一次,每6個月一次,和每12個月一次。CDC的V-Safe項目的目的是為了幫助CDC和其它相關機構更好地了解新冠疫苗的作用和安全性,使更多的人受益。
1. 第一針注射時間:1/25/2021,下午1點32分
(1)當天晚上大約8點40分左右(疫苗注射後大約7小時),注射部位有稍許酸脹,抬胳膊時注射部位微痛,用手壓注射部位時疼痛感更加明顯,壓痛區域範圍大約有手掌心那麽大。除了注射部位的輕微反應,沒有任何全身不適。
(2)第二天早晨6點半左右醒來(疫苗注射後大約17小時),注射部位的狀況與前一個晚上相似,沒有任何全身不適反應;總體感覺比我每年注射流感疫苗後的反應還要輕鬆。
(3)第三天,注射部位的輕微酸痛逐漸消失。
2. 第二針注射時間:2/22/2021,上午10點07分
(1)當天傍晚6點左右(第二針疫苗注射後大約8小時),注射部位稍許酸脹,但比打第一針後的酸脹程度輕微。
(2)當天晩上8點20分左右,喉部稍有不適;大約10點左右,喉嚨微痛。
(3)第二天早晨6點半左右醒來,注射部位依然稍有酸脹,但比前晚減輕,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喉部依然微痛,但沒有加重;增加的新症狀是手掌心發熱,口幹舌燥。於是,我用口腔溫度計測量體溫,98.2華氏度(大約36.8攝氏度),正常。喝了一瓶500毫升礦泉水之後,口幹舌燥和手掌心發熱症狀皆消失,看來與注射疫苗無關:-)))。
(4)第二天上午到了10點零7分(第二針疫苗24小時),喉部微痛已消失,沒有其它不適,感覺很好。
(5)就在我暗自慶幸沒有嚴重不良反應時,第二天上午大約11點左右我開始感覺全身發冷;先生握我的手也說我的手冰涼。我趕緊查我們城天氣預報,風和日麗,冬陽如春,當時氣溫華氏70度(攝氏21度);我立即意識到我的寒冷症狀與注射疫苗有關,好在不嚴重,沒有冷到寒顫發抖(注:我們組一位打莫德納疫苗的同事打完第二針後的次日有寒顫發燒)。除了感覺冷以外,無其它症狀,食欲依然棒棒的,與先生一起享受了美味的清蒸鱈魚午餐。一頓熱騰騰的午餐後,大約下午1點半左右,我的發寒症狀消失。先生開玩笑說:“剛才寒冷會不會是因為你太餓了,低血糖造成的?”我立即微笑著回答:“你看我是一個會讓自己挨餓的人嗎?”早餐豐盛又有營養,11點時我沒感覺餓,所以,我認為11點左右開始的發寒是注射疫苗後的反應,所幸的是持續時間不長。
(6)第二天傍晚,注射部位的輕許酸脹感消失(比第一次注射後的相關症狀消失得快),也沒有其它任何不適,全血複活:-)))。
到目前第三天,我的輝瑞新冠疫苗第二針注射已接近48小時,so far so good;注射後的反應與我每年打流感疫苗後的反應相似,甚至更輕微。從我與在我之前打疫苗的十幾位同事的相關交流中了解到,隻有兩位同事疫苗注射後反應較為強烈。其中一位注射的是輝瑞疫苗,另一位注射的是莫德納疫苗,兩人皆有全身肌肉酸痛和發燒;服用退燒止痛藥後皆被控製和恢複正常。除了注射部位有稍許酸脹,大多數同事沒有其它不良反應。
照片1: 我們醫院鼓勵已注射新冠疫苗的職工到CDC網站有關疫苗安全性(V-Safe)項目登記注冊和記錄分享注射疫苗後的反應(vsafe.cdc.gov),為的是幫助CDC和其它相關機構更好地了解疫苗的作用和安全性,使更多的人受益。這完全是一個自願參加、非強製性的項目。
【後語】:以下是兩位網友閱讀了我的上一篇《被3次推延的新冠疫苗第二針(外一篇)》之後與我有關疫苗注射的討論,very enlightening。謝謝這兩位網友的交流。
網友一: Keep us updated, if any side effect. 我第一針也是打的輝瑞疫苗,第二針等通知,21-42天之內打。
我的回複:好的,我會與大家分享。我們醫院以往一直強調輝瑞疫苗間隔21天,並且通告如果不能確定能在第21天打第二針,那麽就重新預約打第一針的時間;當時,我就覺得從疫苗免疫學角度來說,如此嚴格的要求沒有必要。這次寒流打亂了那樣的規定,看來我們醫院嚴格21天的規定是從注射新冠疫苗的管理角度出發。21-42天之內的間隔很make sense。
網友二:今天陪孩子去診所看感冒,跟醫生護士聊天,說我們這裏的一線醫護還在等疫苗。而且輝瑞疫苗買少了,隻有最危險的醫護才能用上,一般非密集接觸covid的醫護隻能打AstraZenaca。50歲以下普通人更不要想,年底吧。
我的回複:我沒有意識到新冠疫苗的供應和分配會如此不均衡。我的一位在西北部一個醫學院工作的校友說醫學院也早已提供他們的家屬(沒有年齡限製)打了疫苗;而我們醫院也給每位員工提供一位額外的疫苗名額,但那人必須是75歲或以上,不過,那人沒有必要是家屬或親戚,可以是朋友。
“50歲以下普通人更不要想,年底吧”,那真是令人失望,我以為大約到今年夏天隻要想打疫苗的人都能打上。祝安好並希望你們那裏的疫苗供應大幅度地改善。
我的又一個回複:昨天下午我因為有兩個會議在時間上有衝突,沒有參加我們係裏每周一的疫情報告會;剛讀到此會的相關資料,其中一段反映了你們那裏的疫苗供應狀況是正常的。我們醫院目前已經有超過65%的職工注射了疫苗,而我早在去年12月下旬就收到通知打疫苗,因多種原因,拖拉到現在才打;並且我們醫院每位職工還有一個家屬親友額外名額;我誤以為疫苗供應應該不成問題,看來事實並非如此,是我誤解和過於樂觀了。
昨天我未能參加的雲會議中有這麽一段有關新冠疫苗注射的update:
“In vaccinations, nationwide just over 75 million doses have been distributed through yesterday, and 63M shots have been given. The dose usage rate is 84%. At least 43.6M (13%) of Americans have been given one shot and 18.9M (5.7%) have received both. An average of 1.4M shots are being given each day. If the country maintains its current pace of administering first doses, about half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would be at least partially vaccinated around late August, and nearly all around late January next year assuming supply pledges are met and vaccines are eventually available to children.
Statewide, 11.3% of Texans have received at least one shot and 4.8% have received both. 4.6M shots have been given in total, which is 83% of the doses distributed in the state.
Locally, as of yesterday 561,116 doses had been administered by TMC institutions; 235,461 people have received 2 doses. ”
網友二的回複:記得看過一篇文章講的是市場緊缺物質如何分配的問題,要考慮感染密度嚴重程度和概率,社會公平,生產運輸儲存條件,對方的財政支付能力等等,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運籌學模型。
不管怎麽樣,我們這裏的感染程度比較低,讓疫情更嚴重的地方先打是應該的。當然主要是政客偏保守,去年剛爆發時候不敢大手筆買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