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一定會“死”嗎?

每次興致勃勃跟母上大人講我最近又開了個新業務,寫了篇新文章,幹了件新事,像小朋友想得到小紅花的那種炫耀,卻總被電話那頭一盆冷水澆醒:

 

“折騰啥呀,安穩點過日子不行哦?”

 

就好像做錯了什麽事兒似的。
 

通常情況下,我引以為常,不會對此太過介懷。隻是在這些年潛移默化的養成裏,我甚至會為了匹配主流期待的需要而變得規矩許多。

 

等到回過神來,在一個已經被稱作“中老年”的時段裏,才意識到——“天哪,為什麽要壓抑自己的天性,去熱一把啊!”
 
因為對這些看起來不靠譜的種種,我們到底還是會錯了意,把本該放在重要位置上的“熱度”剝離,卻隻對這“三分鍾”耿耿於懷。
 
你會突然間對“生活在別處”的心情格外向往,在網上重金買下整套lonely planet,在書架上蔚為壯觀地碼成一排,午夜夢回的時候都在想象,接下來要去哪裏呢?
 
你會在無數個通宵工作的間隙裏對著台燈發呆,想著如果當初不那麽堅持自己的執念,是不是會好過很多?於是打開各種求職網站按照自己當下的心境去找尋其他心儀的職位,意圖在360行裏找一個不再是我從事了三十年的行當重新起航。
 
這些都是日常的“三分鍾”啊,可是你真正理解了嗎?因為有這些場景的存在,我們才真正意義上有了“不一樣的煙火”。
 
即便你後來一次都沒有過“生活在別處”,即便關了瀏覽器後你還是無奈地選擇繼續刷夜加班著,但隻有這樣的場景,才令你的生活有了那麽一丁點可被期待的理由。
 
無論是曾有過的一千萬種逃離的設想,還是忍無可忍的工作窘態,我們都不可免俗地在那一瞬間獲得了別致的快感,縱使這種心境或許難以再次被取得。
 
其實我們都知道,要跳出既定的生活軌跡那麽難,要有新的人生那麽難。無論大小,即便有另外一種選擇,也未必會是我們想象中的最好。
 
是咯,這個世界哪有完美無瑕的人生?
 
人生那麽多可愛的選擇,哪怕隻是掐指一想,也不要那麽著急去扼殺呀。
 
我曾經以為試錯的目的,是為了有一天能夠不錯,能夠對,能夠成為人生贏家。回神想想才明白從來就搞錯了重點,做個人生贏家對我太難,做個人生幻想家或許還能靠點譜。
 
在這個處處假正經的世界裏,何妨一折騰呢?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