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誰] 、[我為何在此] - 我的一些思考心得

來源: 笨企鵝 2012-12-22 09:06: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734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笨企鵝 ] 在 2012-12-23 07:07:20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我是誰] [我為何在此]

嗯,大概從去年開始,我也是想的這兩個問題,閱讀了好多英文資料,不知不覺中,好像開悟了。就是首先自自然然的接受了佛家的一個人有前生來世的靈魂輪回。更重要的,在這之上,理解了大愛。能夠給與愛,得到安詳,由此收獲喜樂。但這僅僅是靈性人生的開始,所以才叫開悟。如果能讓自己的能量振動頻率到與大道和諧,能感悟超出三元的時間和空間,才是以後的挑戰。(這句話是閱讀了很多材料後的總結,也許不好理解, 先不展開說了)。

FEAR 是因為某種緣故,通過PARENTING,一代一代接力傳達。至於這種緣故是什麽,我也不展開說了,因為那又是一個非常深,而且超乎常理的FACTS。更重要的,到是如何HEALING 我們自己,也就是心靈的療傷。

哲學的定義,宗教的定義,當你不把他們的範疇僅僅限製在地球這個星球上,而是從宇宙DIVINE的高度去考慮,您會有突破的。


我總體的思考心得: 人類心靈的進化上,老子和耶穌/上帝一致。地球之書記載: "創世主向眾人明晰,理念性信仰與靈性信仰的重大差別在於:前者是由神學教會的權威來維護的,而後者完全基於個人的體驗。"


靈性信仰意味著努力、奮鬥、衝突、堅持信仰、決心、愛、忠誠和進步。而理念性信仰權威神學一定程度上要求順從。在尋覓更加遙遠的靈性實相之海岸的過程中,這些海岸被不斷前進的人類心靈和不斷進化的人類靈魂所發現;與充滿未知真理的遠海上勇敢的信仰之旅相連的,是精神上的鬥爭與心理上的不確定感。那些本能地回避這些的充滿畏懼而又心猿意馬的靈魂,對於他們而言,教會宗教則是一個安全的避難所,同時也是一條平易的坦途。" (這一段是摘抄)


我對老子的道德經是這樣想的,老子開篇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秒;常有欲,以觀其?”. 也就是說,前人給鋪好得路或道理,不一定是持久的路或道理。用已經存在得名字命名,不會是持久的名。隻有個人付出艱辛的努力,親身體驗,才是終極的神聖。天地開創之前,宇宙萬物本無名。上聖出現了,開創了萬物,取名於有名。所以,"故常無欲",我們有意減少一些物質欲望,"以觀其妙",身心就能輕鬆一些,就可以品味自律的快樂和痛苦間的微妙;但"常有欲", 要有意識保持淨化心靈的長久欲望,以便體驗上聖的教誨和啟迪,追求真善美的靈性境界

所有跟帖: 

還真得:思考心得! 謝謝! -SINEAD4273- 給 SINEAD4273 發送悄悄話 SINEAD4273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2/2012 postreply 09:45:38

鵝斑竹好!真高興在這裏看到老班長。 -成長- 給 成長 發送悄悄話 成長 的博客首頁 (2727 bytes) () 12/23/2012 postreply 06:47:06

成長好!好久不見:)謝謝你的反饋... -笨企鵝- 給 笨企鵝 發送悄悄話 笨企鵝 的博客首頁 (347 bytes) () 12/24/2012 postreply 07:03:16

企鵝朋友好,資深網友來了,感謝! 節日快樂! 願神賜多多的悟性聰明給你,使你按你心所渴求 -苗青青- 給 苗青青 發送悄悄話 苗青青 的博客首頁 (695 bytes) () 12/24/2012 postreply 21:51:34

聖靈引領的生命是因著信才有的經曆,使我們體驗到他是一位活著的神,是改變生命的神。 -加州花坊- 給 加州花坊 發送悄悄話 加州花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23/2012 postreply 08:24:4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