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發達還有多遠?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旭
最近,筆者參加了一次青海省礦業企業的調研活動,老實說,這個被稱為“江河之源”的省份令我大失所望。
到達省會西寧之後,我們被安排參觀了A股上市企業西部礦業下屬的一家鉛鋅冶煉廠。雖然提前有心理準備,但是走近廠區後,地麵上一層薄薄的黑色粉塵還是提醒了我們:這是一家重汙染企業。更為震撼的是進入生產車間之後,戴著布質口罩的記者們驚奇的發現,企業員工們戴著防毒麵具在進行生產。強烈的酸味從四麵八方撲向我們,濃濃的煙霧讓我不得不靠近窗口,是的,我感到一陣陣的眩暈,而且我清楚的知道,這並不是高原反應。
在窗口,大口呼吸“新鮮”空氣的時候,我發現,窗外種著一排小樹,靠近車間窗口的葉子全部成黃色。
在隨後的交流中,我知道了那種酸味是矽氟酸散發出來的,我問了一個問題:“鉛鋅生產環節中會產生硫化物質,國家在這方麵有嚴格規定,你們是怎麽做的?”企業負責人告訴筆者:“我們在其他地方提前脫硫。”筆者再問:“哪兒?”“格爾木。”企業負責人回答。
格爾木,身處青海省腹地,礦產豐富,人煙稀少,十萬人口的地區,創造了年160億元左右的GDP,其中工業占近130億元。對於礦業企業而言,這個地方就是天堂,不僅礦藏豐富,而且各種汙染嚴重的生產環節,在這裏都OK。
雖然由於各種原因,我們沒有去格爾木參觀,但是在隨後參觀青海湖的時候,則可以管中窺豹。
沿著著名的青藏公路,一路馳騁在廣袤的高原上,陽光穿過近地雲層投射到星星點點的牛羊群身上,不得不承認,太美了。不過當你的視線下移,公路兩旁隨意拋灑的各種垃圾還是在提醒你這裏和人類社會的聯係。除了牛羊之外,公路兩邊最為常見的是當地人稱之為“土鼠”的生物,他們一群群的衝向方便麵桶、泡腳鳳爪包裝袋以及各種食餘垃圾,這裏也是他們的天堂。
接近青海湖的時候,首先看到的是黃色,導遊說,這是過度放牧造成的土地沙化。和西寧一樣,在青海湖周圍,“大美青海”的標語隨處可見。
也許許多人會說,這些所見都很正常,的確,在神州大地,這些場景並不陌生。在山東省的重工業城市淄博,重化工企業和居民區比鄰而居,企業排放的深綠色廢水旁邊的居民小區被開發商稱為XX水岸;在福建省的一些地區,被采石企業爆破的滿目瘡痍的大山,各種重型機械車輛雲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大理石,大多被這些車輛運往我們所在的城市。這樣的例子實在很多,多到我們都覺得這是正常的。
筆者初到紐約時,看到清澈見底的哈德遜河十分詫異,“為什麽這麽幹淨?”當我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詫異的人變成了當地人。在華盛頓州通往西弗吉尼亞州的告訴公路上,我注意了道路兩旁,沒有垃圾,在一些偏僻廁所的垃圾桶旁,沒有煙頭。也許,當地人認為河流清澈,不亂扔垃圾才是正常。
文章結尾之時,特意望一眼窗外北京灰蒙蒙的天空,我們和發達的距離可真不是GDP第一與第二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