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家裏的規矩是隻講中文,講錯了常得到糾正,解釋為什麽, 是不是會好一些。 隻是父母會比較累。

來源: 苗青青 2011-08-09 09:00:57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019 bytes)

讚同飄妹說的,先培養孩子的應該是喜愛,和樂趣。

我的孩子比較喜歡讀書,從小給她買各種童話,還要天天晚上講故事,她自然就記住了,甚至還沒上學就根據記憶連猜帶蒙地記住了一些字。那都是因為她愛書裏麵的故事,翻過太多遍, 自然心裏記住了。

她很幸運,在國內讀到五年級才出來,所以文字基本都認識。 出來還寫過幾年中文日記。後來功課忙,英文學多了,就放下中文了。她出來沒上過中文學校,沒有合適的。但有時我們會玩兒成語接龍遊戲,讓孩子熟悉大人所熟悉的成語。主要是鼓勵他買和讀感興趣的中文書。

在這裏她曾經讀過我同事家買的一整套金庸的書,隻是因為喜歡讀。這個能一定程度上幫她鞏固中文,雖然她寫中文作文肯定不如英文的好。

和孩子討論問題會幫助她學會使用中文。我是請女兒給我介紹她每學期英文課上讀書的內容,和她自己讀的英文小說內容,或者看電影的內容。介紹不完全時我會問她還有個什麽細節好像遺漏了,請她增加敘述。有時我也給她一個鼓勵和挑戰。

比如有一次我跟她說,你給媽媽描述一下你讀的The Lord of Flies 這本書的內容。 你知道嗎,能把一個電影或者小說介紹的清清楚楚又吸引人是一種不小的本事呢。我知道你很愛聽張阿姨講看電影故事。想過為什麽嗎,因為她當過記者,總能把故事講的讓人很愛聽, 這是記者的功夫。你也可以講得好聽,多練就行!

每次回國都帶她去書店,自己挑選中文書。也有中國的朋友送她中文書,比如“小婦人”,是朋友送她的,很多年是她最愛。還有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也是送她的,最近讀了特別喜歡,那本書講的是農村的故事,可她說她很喜歡這個作家的書。看來,如果孩子年長些, 很多事情她雖然沒經曆過,但從作家的描述裏,她也能懂得。

讀書真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同年齡的理解能力很不一樣,不能計劃,隻能變成他們的興趣,然後堅持,慢慢來。

也許男孩子是通過動手和操作來了解世界的,那樣的話,花時間讀中文書可能就得特別計劃了。

天下父母操心的事是免不了的,回中國去住兩年也是一個選擇,給孩子創造一個環境,很快他就會融入別的孩子,中文長進上來。

我們主日學有兩個初中回去念國際學校的孩子,現在中文進步很快。 他們的父母正好回去工作兩年,可以帶他們回去,正好給孩子這個機會。也是好辦法。

再不行,找個私人老師專門來教中文,也值得。

瞧俺真是太羅嗦了。。。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