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寫了一篇有關吃,好吃但是和健康無關的博客,題目是“油炸饅頭蘸白糖”,說的是我在小時候特別喜歡,現在也特別喜歡的油炸饅頭蘸著白糖抹著芝麻醬吃的事情。有不少朋友給我留言,有人說牛哥老了,懷舊多了,哈哈,這個是實話。我不是現在老了,我一直都向著老的方向慢慢地前進從來都沒有停止過。還有人說:“吃不了倆月就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聽起來挺嚇人的。哈哈,就這個話題,我就以我有學醫的背景的相關知識嘮叨兩句。
首先,我們人類不論血糖,血壓,血脂,膽固醇都不是恒定的而是一個變量。不僅僅是這些,我們的速度,力量,柔韌性,耐力等體能也都是變量。就像心跳一樣,你多跑兩步,心跳就加快,就像呼吸一樣,你多蹦躂幾次,呼吸就急促。因為你運動多了,身體就需要更多的血液和更多的氧氣。但是,這種心跳和呼吸的變化,是每天都有的是時刻都有的,我們早已經習以為常了,所以,對於心跳的變化和呼吸的變化,我們基本上就忽略了。
血壓也是一個變量。隨著情緒,運動,溫度,環境的變化而變化。隻不過我們想要知道我們自己的血壓變化,還需要用血壓計去量,沒有像感知心跳和呼吸那麽方便。我們去醫院量血壓,也是那一個瞬時的指標,並不能完全代表你的平均血壓和你的常規血壓。
同理,血脂,血糖,膽固醇也都是一樣的。都是變量。空腹的血糖和吃飽飯之後的血糖是完全不一樣的。空腹前的血脂和膽固醇和吃飽飯之後的膽固醇也是不一樣的。但是,人體有控製所有這些指標的功能。不論是心跳,呼吸,血糖,血壓,血脂,膽固醇或者其他指標。人體的這個巨大複雜的機器,都最終能夠將這些指標恒定在一個對自己身體感覺舒服的相對的範圍。(當然,病人例外了)
我們也知道,我們吃飯吃進去的糖,澱粉,蛋白質,脂肪等等,並不會直接就長到我們的身體裏麵的。也並不是像中醫所說的那樣吃什麽就補什麽?(比如眼睛不好就吃魚眼睛,腦子不好就吃豬腦子,嗓子不好就吃蟬蛻,頭發白了就吃血餘等等這些根本不靠譜的事情)我們吃進去的大米白麵土豆涼皮兒,會被澱粉酶分解,我們吃進去的雞蛋豬腳羊排大蝦,會被蛋白酶分解,而我們喝進去的橄欖油花生油豆油和豬油,會被脂肪酶分解。這個過程異常複雜,但是這個過程非常科學。吃進去的所有食物被分解之後,除了那些多餘的廢料,其它基本上都會被身體有效地利用。(尤其是在我們人類年輕的時候)
那位朋友所擔心的事情:“吃不了倆月就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怎麽說呢?還真有這個可能。但是,我也認識很多吃素的人,他們也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所以,我覺得,很多情況下,不在於你吃什麽,而在於你吃東西時候的身體機能,重要的一點就是,你的心態。
心理對身體的影響,心理對健康的影響,是非常厲害的,很多時候,比你吃什麽對身體的影響還大。
我覺得,不管一個人喜歡什麽,不管一個人吃什麽,都需要開心,需要享受。如果喝一杯咖啡,吃一塊兒糖,吃一個漢堡,喝一杯奶茶都要考慮血糖血脂血壓膽固醇的變化,那活的也太累了。
有些人不但考慮進食的品種,還要考慮進食的量。比如是吃一塊巧克力還是吃半塊巧克力?我就覺得,你就是一次吃五塊巧克力,而這五塊巧克力全部都長成肉的話,你能長幾個盎司的肉呀?
生活是需要我們享受的,而不是讓我們擔憂的。
瀟瀟灑灑自由自在地活著,快快樂樂地生活著,才不辜負你這命運多舛的一生,哈哈哈。
《版權享受所有,翻印擔憂不究》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